多民族地区医疗纠纷处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多民族地区医疗纠纷心得
  随着我国西部大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新疆各族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普及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更加强烈的今天,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
  本地区医疗纠纷产生原因
  医源性医疗纠纷:1医疗专业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满足患者需求;2部分医务人员不讲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德观,不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意识不强。
  非医源性医疗纠纷即由社会及患者的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1多民族地区语言沟通障碍,风俗习惯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医疗纠纷。2医务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医疗文件的法律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故而对原始医疗、护理文件记录不详细或随意涂改。3服务态度不到位:有些医务人员缺乏主人翁思想,服务态度生、冷、硬、顶、推、拖,与患者缺乏沟通;告知义务不到位。4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期望值太高。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妥善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所以防范处理措施也涉及许多方面。为了更好地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需要从如下几点做起。
  ⑴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各级各类人员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是保障医疗安全预防事故的基本保证。医院要坚持医学继续教育,抓好在职学习,特别是加强年轻医务人员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做到严格训练、严格考核、严格奖惩。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加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价值,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⑵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能,规章制度是保证。必须针对客观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如:建立监督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听取意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并及时了解医德医风的现状,做到边查边改。接受社会监督,不仅要在医院内部建立监督体系,监督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还要面向社会,提高医疗行为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促使大家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精心搞好医疗护理工作。
  ⑶加强医院自身建设,切实减少医源纠纷: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医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树立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强化医务人员业务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要切实改善服务态度,融洽医患关系,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为其提供礼貌、热忱、便捷、优质、高效、费用合理的医疗服务;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坚持依法治院,以德育人,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医务人员,做到自律不手软,维权不护短。
  ⑷充分发挥医疗调节委员会的作用:医疗调节委员会应配备有一定比例的民族干部参与调解,并选派医疗、法律专业人员参加,组成相应的协调处理机构,建立长效机制,负责对各种医疗纠纷的调查、调解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场公正,居中调解,不偏不倚,架起医患纠纷双方的桥梁,消除分歧,达成和解。
  ⑸加大“医闹”打击力度,坚决制止“医闹”事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医闹”现象。要认真区分医疗纠纷处理与干扰破坏医院正常秩序、围攻殴打医务人员行为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对那些借机滋事,冲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毁损公私财物,破坏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敲诈勒索钱财的“医闹”分子要严厉打击,决不姑息纵容,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组织或参与“医闹”的要从严惩处。
  ⑹增强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和文明用语,精简和规范就医环节,保障便民服务设施齐全,方便群众就医。认真履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告知义务,知情同意规范、及时、到位。有效解决预约诊疗、健康教育、用药咨询、诊后随访不到位的问题,坚决纠正“生、冷、硬、顶、推”现象。
  ⑺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社会媒体应坚持正面引导为主,正确对待医疗纠纷及医患矛盾的舆论监督。舆论是自发产生的,带有非理性的成分,它在表达公众意志的同时,也集中了各种短见和偏见。医院应加强与社会媒体的经常性接触,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做好向媒体和社会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医院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⑻狠抓薄弱环节:医疗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需要各科室广大医务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过程。无论哪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狠抓薄弱环节是预防和有效控制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措施。据有关资料表明,发生在外科的医疗纠纷所占的比例较大,医院领导应引起重视。经常深入科室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抓好这几个方面薄弱环节,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总之,在要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纠纷,必须坚持按照“防处并举,以防为主”的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原则,尤其要避免由医疗纠纷转变成为社会群体性事件,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及时解决和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的恶化和扩大,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疗纠纷逐渐减少,医疗纠纷的处理日臻成熟规范,医疗纠纷在社会上的不良影响逐年下降。
  参考文献
  1苏娜.浅谈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56-58.
  2陈力丹.谈谈当前舆论的特点和引导方式.新闻界,2009,2.
其他文献
根据间断有限元法的数据结构特点,基于METIS网格分区技术,设计并行计算策略,在非结构网格上实现了并行高阶间断有限元法。控制方程的数值通量项使用Local Lax-Friedrichs(LLF)
目的:验证OX40L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浆中的变化,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炎症指标OX40L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稳
摘 要 目的:探讨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进行抗感染、平喘、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天给予氨溴索90mg,分2次静脉输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缓解所需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创口引流的最佳管理模式.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且留置引流管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普通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并发
摘 要 目的:了解2006~2008年呼吸系统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呼吸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使用频度、不同用药途径、不同产地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医院平喘类、祛痰类和其他类呼吸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镇咳类呼吸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呼吸系统药物用药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2006~2
医疗纠纷是指在医患双方之间因病人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医方发生的争执[1].目前,医院的管理正逐步进入以病人满意度、信任度和医院知名度、美誉度为中
期刊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两种给药间隔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效果,探讨米非司酮的最佳给药间隔时间.方法:将妊娠10~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2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干预组,建立大鼠颈外静脉与颈内动脉间移植模型,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