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抗原(BTA)联合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经膀胱镜检查或手术后病检确诊的膀胱肿瘤(37例)及非膀胱肿
【机 构】
:
十堰市太和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44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抗原(BTA)联合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经膀胱镜检查或手术后病检确诊的膀胱肿瘤(37例)及非膀胱肿瘤(32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行尿脱落细胞学及BTA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尿BTA诊断前列腺肿瘤的灵敏度(81.08%)高于尿脱落细胞学(59.46%),但其特异度(62.50%)和阳性预测值(71.43%)均低于尿脱落细胞学的特异性(96.87%)和阳性预测值(95.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97.30%)高于单独尿BTA检查(81.08%)和单独尿脱落细胞学检查(59.46%),联合检查的阴性预测值(95.24%)及诊断符合率(81.16%)均高于单独检查(P<0.05);②BTA表达水平和灵敏度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TA联合尿脱落细胞学检测可提高对膀胱肿瘤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50例(PCa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生化指标,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术前PDW和MPV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PCa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QOL)与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和微炎症状态(MIS)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观察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桂平市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按照是否合并PEW分为PEW组和非PEW组,按照是否存在MIS分为MIS组与非MIS组;分析患者的MIS、PEW状况和QOL指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①入选305例MHD患者,其中P
目的探讨腺苷酸环化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参与小鼠急性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SB2111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与SB2111组小鼠采用脂多糖(LPS)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对照组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SB2111组另外给予经腹腔右侧注射2 mL AMPK阻断剂SB2111治疗。观察与记录三组小鼠的一般状况、病理特征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