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老师所追求的。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教学改革,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作思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课堂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老师追求的。所谓有效教学就是要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教学改革,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看法。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澜教授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可见,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应该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要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比如可以采用听音乐、猜谜语、读图画、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直奔课文等教学方法,每一节课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学习冲动,让他们感受语文课堂是如此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注重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曾有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由此看来,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始终拥有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越高。可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注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历史遗留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消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很显然这已违背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注重有效处理反馈信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从反馈信息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然而,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要通过正确引导,灵活调节,因人而异等回收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诱发内因,优化学生内部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条件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自我构建文学形象,其体会才是真实、生动的。因此,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广泛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发挥。所以,要培养学习能力,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六、注重运用现代媒体
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处于轻松状态,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漫游,或曲径通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发挥语文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通过深化语文教学研究,提出具有符合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并不断完善和创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课堂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老师追求的。所谓有效教学就是要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教学改革,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看法。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澜教授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可见,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应该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要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比如可以采用听音乐、猜谜语、读图画、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直奔课文等教学方法,每一节课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学习冲动,让他们感受语文课堂是如此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注重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曾有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由此看来,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始终拥有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越高。可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注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历史遗留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消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很显然这已违背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注重有效处理反馈信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从反馈信息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然而,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要通过正确引导,灵活调节,因人而异等回收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诱发内因,优化学生内部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条件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自我构建文学形象,其体会才是真实、生动的。因此,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广泛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发挥。所以,要培养学习能力,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六、注重运用现代媒体
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处于轻松状态,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漫游,或曲径通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发挥语文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通过深化语文教学研究,提出具有符合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并不断完善和创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