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万国到世界:中国近代以来对外观念的演变

来源 :济宁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xh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观念经历了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万国观再到现代世界观念的演变。传统天下观以华夏中国为中心,视四方为藩夷,强调"华夷之辨"与朝贡体制。鸦片战争后天朝体制崩解,士大夫提倡经世致用,改造天下观为万国观,处理外事的观念和机制有所变化,但仍以中国为万国中心。甲午战败后民族始觉醒,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兴起,万国观随之去中心化,渐由现代世界观念取代,"文明国化"趋向日显。民国建立后"中国近代外交"开始形成。
其他文献
儒家经典《大学》思想博大精深,不同译者解读角度不同翻译结果亦不同,其译本呈现多样性特点。选取并分析庞德《大学》英译本——The Great Digest,以勒菲弗尔翻译学操纵论为
用向量表示多品种的可变因素,引入线性代数方程求解方法,可对多品种本量利模型中的保利点和保本点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发现,当供不应求时,企业要优先生产、多生产固定成本与贡
与天地相往来的中国传统“精神自由”是以主客交融的感应机制为根基、进入生命与世界的节奏中的自得、无适之态。臻于“精神自由”之境,所依靠的并非强行克制,而是通过修身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