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能治肺炎的“眼药”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霉素是一种发明和应用都比较早的抗生素,但外用居多,特别是常在眼膏中使用。以致现在患者一般听到红霉素,都以为红霉素只有外用软膏一种治疗药物,其实不然。
  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和青霉素相似,主要是對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梭形芽孢杆菌等,均有强大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布氏杆菌、部分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及对青霉素过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此外,红霉素对弯杆菌、某些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也有良好作用。
  红霉素用处多
  显然,红霉素不只能外用,也不只能当眼膏用,比如其胶囊剂型——红霉素肠溶胶囊,便能治疗下列疾病:
  1.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呼吸道感染。
  2.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下呼吸道(编者注:指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织)感染。
  3.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4.百日咳病菌。
  5.白喉。
  6.微小棒状杆菌引起的红癣病。
  7.肠道内阿米巴。
  8.李斯特菌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症。
  9.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的轻度、中度感染。
  10.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口服红霉素可以作为治疗初期梅毒的一种选择药物,但必须先进行脑脊液检查;子宫内梅毒不建议使用红霉素治疗。
  11.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新生儿结膜炎、幼儿肺炎、怀孕期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当四环素禁忌或不能耐受时,红霉素可用于治疗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成人泌尿、子宫颈内、直肠的感染。
  12.肺炎军团菌引起的军团病。
  13.功能性消化不良。
  注意事项也不少
  1.该品在酸中不稳定,能被胃酸破坏,故需同时服用抑酸剂碳酸氢钠,如服用肠溶片则可避免。
  2.乳糖酸红霉素应先以注射用水溶解,切不可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无机盐溶液溶解,因无机离子可引起沉淀。待溶解后则可用等渗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稀释供静滴,浓度不宜大于0.1%,以防血栓性静脉炎产生。
  3.与碱化尿液药物碳酸氢钠同用时,该品在泌尿系统的抗菌活性随pH值的升高而增强。
  4.该品与林可霉素和β-内酰胺类药物之间有拮抗作用,应避免联用。
  5.乳糖酸红霉素与氨茶碱、辅酶A、细胞色素C、万古霉素、磺胺嘧啶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钠、头孢噻吩钠及碳酸氢钠等混用可产生浑浊、沉淀或降效,故不宜同时静滴。
  6.红霉素可抑制华法林和卡马西平在肝内代谢,增强两药的作用或毒性。与这两种药物合用时应注意观察。
  7.红霉素可抑制茶碱代谢清除,提高其血浓度,这常发生在合用若干天以后。应注意监测。
  8.为大环内酯类代表性抗菌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性。
  不宜饭后立即服
  红霉素为常用的抗生素,它抗菌谱较广,特别是对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和非典性肺炎等,是首选药。
  红霉素最普遍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致胃溃疡和胃出血,故医嘱“饭后服用”。一些人误解“饭后服用”的意思是一放下饭碗就服红霉素。殊不知,饱餐后立即吃药,胃内食靡(编者注:指咀嚼后等待胃来消化的食物)很多,药物不能快速通过胃而进入小肠。红霉素片口服入胃后,先崩解,再溶解,要进入小肠才能吸收。人体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小肠,因小肠绒毛区域面积大、血流量丰富、且药物在小肠内溶解度好等。服药与吃饭的时间先后很有讲究,因为饮食状况、酸碱度、胃内容物的性质,都能影响药效发挥。
  口服红霉素片剂有红霉素碱糖衣片、琥乙红霉素和无味红霉素3种。红霉素口服在饭后服,但并非饭后立即服,切忌空腹服用,因空腹服用药物直接与胃黏膜接触,易致胃溃疡和胃出血。饭后服时药物可被食物稀释,从而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刺激。饭后服一般应在饭后1~2小时再服,因这时胃已大部分排空,但仍有少量食物,如此红霉素被部分稀释,既缓和了对胃黏膜的刺激,又能使红霉素较快进入小肠而被吸收。
  现代药理学认为,饱餐后即服红霉素有如下危害:
  (1)饱餐后食物降低胃的排空速率,延长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增加红霉素在胃中的分解而导致失效;
  (2)饱餐后食物妨碍红霉素的正常吸收,因食物对红霉素分子有吸附、螯合作用,这也减少了红霉素的吸收;
  (3)食物中的蛋白质与红霉素共存时,可氧化成二硫化物,从而降低红霉素疗效。
  能放大氨茶碱毒性
  氨茶碱能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药物,但若使用不当,常易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而红霉素、环丙沙星、H2-受体拮抗剂(药名后2字为替丁者,如西米替丁、雷尼地丁、法莫地丁、罗沙地丁、多美地丁等属这类药)等,能延缓氨茶碱在肝脏中的清除,延长氨茶碱半衰期,使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出现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震颤、抽搐,乃至心律失常。而且,这几种药物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经常使用,相遇的机会较多。造成氨茶碱毒副反应的原因与个体用药差异有关。氨茶碱清除速度女性慢于男性,老年人慢于青壮年人;肥胖、肝病、心衰、慢阻肺、低氧血症、酸中毒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均能影响氨茶碱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按常规剂量长期应用时,可引起中毒。
  因此,氨茶碱与上述药物合用时,一定要适当减少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反应,正确掌握常用剂量,用药量必须考虑个体差异,如充分考虑年龄、性别、病理、生理及药物影响因素。同时,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注意交叉过敏反应。凡对其他茶碱药物过敏者,应列为禁忌。
其他文献
一些老年人发现自己有勃起问题时,最先想到的是“我老了,不中用了”,于是就此远离性生活,冷落老伴,而不是积极寻求治疗。  中老年ED多为器质性的  ED(勃起功能障碍)是唯一与年龄有关的性功能障碍。50岁以后,E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从病因上讲,ED可分为:器质性——由血管、神经、内分泌或海绵体的异常或病变引起;心理性——没有器质性损伤而由勃起机制的中枢抑制引起;混合性——由器质性和心理性因素混合引起
很多人怕冷,甚至在夏天会出现手脚冰冷,在空调房里别人是短袖短裤甚是自在,他却又长衣长裤,还有披肩。万病皆损于阳气。要想健康长寿,先要把人的阳气补足。而现在不少人由于生活、心理压力等过度消耗阳气,阳气一少,身体就没有足够的温度温煦四肢,人自然也就畏寒怕冷、手脚冰凉了。补阳气,让身体重新热起来,解决由心阳虚导致的手脚冰凉的问题。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吃3片醋泡生姜。  买上半斤姜,切成片,放在瓶中,
早在公元12世纪以前,蒙医药学就进入萌芽和积累经验的时期,当时的蒙古族劳动人民就以当时的社会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候特点发明运用了独特的医疗方法。  1.放血疗法 在一定的部位,将浅部脉道(静脉)切开或穿破,进行放血,借以引出病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放血疗法多适用于由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疾病,如伤热扩散、骚热、疫热、疖肿、疮疡、痛风、结核病等热症。放血法分术前准备、正式放血两
惊蛰与春分都是立春后的重要节气,此时段虽春意渐浓,但气温变化大,对人体易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惊蛰和春分前后,人们一定要注意养生保健,以防疾病发生。  ——惊蛰篇——  今年3月6日为惊蛰,它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本义是指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从气候特点看,惊蛰后气温明显上升,是全年回升最快的节气。这时气候虽日趋暖和,但阴寒未尽,降雨量也偏多,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较强,早晚与中
我们日常佩戴的银饰品很容易发黑,这是为啥?是像很多人说的因为体内有毒素吗?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揭开真相,搞清楚银饰发黑的真正原因。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用银器鉴毒的传统,有关银器鉴毒的情节描述,无论是在小说、戏剧,还是民间传说中都经常可见,而且在一些医药类古籍中也都有明确记载。银器鉴毒确实是中国古代人民判断饮食是否有毒的重要手段。然而,能由此推断,当我们佩戴的银饰品变黑说明体内有毒素么?  “古代常用
中国传统文化“六艺”——礼、乐、射、御、数、术,就是保持大脑活力的秘诀。  礼:走出家门,多社交。老年人退休后交际圈变小,但和新老朋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让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会让老人有一些全新的体验。  如果老人性格比较孤僻、不愿意走出家门咋办?子女不妨给老人养个小宠物,比如养只小狗,每天出门遛狗,锻炼身体,和邻居聊聊天;养个鹦鹉,无聊时教鹦鹉说话;此外,做儿女的也要多给爸妈
睡眠的方式、时间和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这已经被众多研究所证实。美国著名的睡眠专家——斯坦福大学的威廉·德门特博士,就曾经作过这样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能根据记录下来的夜间睡眠起伏曲线图来预测死亡,从而延缓死亡。  不同人生阶段 睡眠需求不同  众所周知,不同年龄的人有着明显不同的睡眠时间和方式。刚出生的婴儿,几乎整天都在睡觉,哪怕是吃奶的同时也是在闭着眼睛,据统计,1周岁以内的婴幼儿睡眠在1
如果胸骨后、心前区疼痛,特别是劳累后发作,大家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症状是胸痛位于胸骨后上中段或心前区,疼痛可以放射至左肩、左臂、左颈部,多为绞痛并带有压迫感或窒息感,或为针刺痛、刀割样痛。疼痛时间一般仅3~5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重者出冷汗,呼吸困难,但休息或含硝酸甘油(编者注:最好舌下含服,嚼碎后舌下含服更好)几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