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顶”与“雕像顶”之争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顶形式关系到纪念碑整体风格的统一。在纪念碑的方案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碑顶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建筑学家和雕塑家的意见分歧较大,并一度形成了“建筑顶”与“雕像顶”之争。
  在纪念碑正式开工后,纪念碑的形式已经确定以文字为主题而不使用雕像。但雕塑家们一直没有放弃以雕像为主的愿望,转而建议碑体以碑文为主题,而碑顶以人物雕像为主,以取得生动的轮廓线,并为此做了多种草样进行比较。建筑学家们则主张用“建筑顶”,理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本身是一座碑,要用来承载文字“以文铭功”,应该以碑的形式为主,群像在40米的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
  由于碑頂形式迟迟定不下来,纪念碑的整体设计方案始终未能完整确定,在1952年8月至1954年11月两年多的时间内,纪念碑工程进度十分缓慢。
  这个问题一直到1954年11月才作出最终决定,纪念碑碑顶不用“雕像顶”。理由是雕像与毛泽东题字难分主次,不相匹配,易混淆纪念碑主题。用“建筑顶”形式,则可以突出碑身上的题字,使纪念碑的主题更为明确,且符合中国碑碣传统。
  (春华摘自《六百年间天安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9年10月版,贾英廷著)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1日,“济南第一团”荣誉军旗在荣誉军旗方阵中通过天安门广场  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荣誉军旗方阵中,有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的两面军旗,它们在向人们诉说着济南战役的故事。当年,“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像剪刀的两刃,从两翼剪向济南府。本文讲述的是“济南第一团”从右翼打进济南背后的故事。摸透了蒋介石心思的王耀武,却
陈云极为重视党内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对此要坚持正确的立场。  有的同志担心互相批评会伤害面子。对此,陈云在延安时期就尖锐指出,面子问题本质上是立场问题,是私心作祟,是将个人利益置于党的利益之上,对党的事业是不利的。他说,“论事不论脸,这里有个立场问题”,“如果强调讲面子,在讨论问题时,就会不客观,看问题就有个人的角度,有利于他,有利于他的面子,就赞成你的意见;对于他的面子不好看的,便不赞成。
今年夏天的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就要开幕啦!其中一个分营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海大)开办。海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校,其中,海洋环境学院是我国物理海洋和海洋气象的研究重镇及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让我们先于科学营营员们的步伐,提前走进这所学院,感受她的魅力。  历经风雨的学院  海大海洋环境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第一批海洋研究者为后来的海关及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打下了牢不
前不久,考研的同学们在忐忑中等来了分数,有人欢喜有人忧。  表弟和表妹都参加了考试,可分数都不够录取线。表妹哭得一塌糊涂,表弟却没有那么伤心。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表妹考的分更高一些,想着应该比表弟要高兴一些,可她哭得很伤心,应该是女孩子不坚强吧。  我的印象中,表弟也不是一个乐天派。但看他好像没事一样,我便问他考研没考好,为啥不伤心?表弟笑着告诉我,他差了40多分,没啥好伤心的,他准备明年再考一下。
1933年2月16日下午,剧作家萧伯纳由香港抵达上海进行访问。时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主席的宋庆龄到吴淞口上船迎接,双方约定第二天参加活动。2月17日凌晨,宋庆龄又上船迎接萧伯纳,一起乘汽轮从杨树浦码头上岸前往自己的寓所。  当天中午,宋庆龄设家宴为萧伯纳洗尘。大家希望鲁迅能来参加会面,于是蔡元培匆匆写一短信,派车去接鲁迅。此外,受邀参加午宴的还有杨杏佛、林语堂、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和伊罗生等民权保障同盟
2010年11月,在珠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巴基斯坦空军派出3架JF-17“雷电”战斗机首度参展,其中1架进行静态展示,2架进行飞行表演。在航展期间,巴基斯坦空军为中外观众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成为本届航展的一大亮点。  JF-17“雷电”战斗机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一种全天候多用途轻型战斗机。2003年8月25日首飞成功后,中方正式命名为FC-1“枭龙”,巴方命名为JF-17“雷
1971年3月28日下午5时,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开幕。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比赛。  4月23日上午,我接到外交部亞洲司颜万荣打来的电话。电话称,周恩来总理看了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在日活动的《情况简报》中关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4月28日在东京举行告别酒会,对四类人能否邀请的问题,指示如下:  第一类,对于不同意我们批判斯坦尼(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体系)的人,这是思想认识问题,他们跟不上
谁说得病是一种遭遇?我说是一种幸遇。  这次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调血糖,听说隔壁住着九十高龄的音乐家李重光先生,我就决定去拜访了。  吃过早饭,我轻轻敲响了他病房的门。单间,很干净,无异味儿。听我说是来拜访老爷子的,护工大姐很热情地招呼我进屋。李老也缓缓地从阳台处走来,把满脸的微笑和满身的阳光一起带给我,像见到老熟人似的上前握住我的手。  我说:“李老师,我是您隔壁的病友,来找您说说话,可以吗?”他
初恋是一朵叫情窦的花,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如四月粉红的花瓣,如夏日溪水中的涟漪,短暂地绽放,永恒的唯美,一生一次。  中学时我的同桌喜欢一个隔壁班的男生,课间的时候她经常拽着我假装去上厕所,就为了经过隔壁班的窗口,看男生一眼。男生喜欢打篮球,同桌就去操场上跑步。男生是那种腼腆型的男孩,长长的睫毛,眼睛很大,额头上有细碎的刘海,经常穿一件白衬衣,笑的时候脸颊边有两个浅浅的酒窝,阳光中带着羞涩,很招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这是清代诗人蒋士铨所写的一首令人泪目的母爱诗《岁暮到家》,全诗充满暖暖的爱意,一个慈爱的母亲,她的整颗心都是被爱占据的,世间让她最为高兴的事,莫过于闯荡世界的孩子从远方及时地归来。她正在为他缝制御寒的棉衣,那一个个针脚密密麻麻的,生怕缝隙大了寒风会进去,他寄回的家书字迹墨痕还犹如新的一样。母亲看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