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 打造精彩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8964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针对良好数学教育这一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学生提出基础性、前瞻性、整合性的要求,相应的,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立足核心素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打造更精彩的课堂,才能帮助学生收获更理想的数学学习效果。鉴于此,从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等多种研究方法入手,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精彩课堂;实现策略;案例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学科要建构核心素养体系,而对于我们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涵盖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模型思想、数学分析能力、空间观念、运算能力四个基本方面,当然,这四个大的方面中还涵盖很多细小的内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这四个大方面,找到数学知识点与具体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并采用相适应的方法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实现更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一、巧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概念,同时也是学生学好几何知识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能够由几何图形联想到实物形状,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能够将几何体与其对应的三视图、展开图进行转换等多方面的能力,空间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立足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抽象分析等多个方面,有意识地引导,针对性地教学,才能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步加深,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几何内容,对此非常不熟悉,而且思维想象能力也不够强,所以只靠教师讲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空间想象,帮助他们将抽象的几何概念具体化,最终达到更好的几何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三视图和平面展开图有更深入的掌握,我就制作了一个微视频,视频中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如何展开的,又是如何合上的,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旋转功能,让学生能够360°全方位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视频的引导下,学生对此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此时,通过题目循序渐进地练习,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视图和展开图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掌握,空间观念也会逐步加深。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数学是一门时时处处都需要运算的学科,可以说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确保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关键,而相比不断地做口算题卡、数学练习题这种烦躁、单调的运算能力培养方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一起来运算相应的题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实现相互监督、相互答疑解惑,能够在相对轻松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这一内容时,就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之后在大屏幕上学生展示了这样几个分数题目:1/4 3/4=? 2/7 3/7=? 1/2 2/4=? 8/9-5/9=? 3/4 5/8=?让学生一起来探究同分母相加减的算法和异分母相加减的算法,在小组计算、探究的过程中,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全神贯注地参与运算,在组间良性竞争的环境中,每位学生的运算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模型建构思想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轻松地解决一系列数学题目,而生活作为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为我们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了很多的资源和素材,同时数学又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我们更需要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模型,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学生也能够加深对模型的认识,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就引导学生建立了“植树棵树=间隔数 1”的数学模型,当学生对这一模型的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要在学校的长廊上摆放一些花,已知这条长廊从一端到另一端一共放了24盆花,而且是每隔3米放一盆,两侧都放,那么,请问这条长廊有多少米?通过生活问题的巩固,学生对这一模型有了更深刻的掌握,而且也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处在当今的教育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而这并非易事,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本文所提出的巧用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联系实际生活三个策略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运算能力、模型思想三个基本的素养,当然,不够具体和全面,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仅靠这三个策略还是远远不够的,但相信,在我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定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小學数学教学事业也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韩宏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黑龙江科学,2019(1):104-105.
   [2]高宝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小数加减法”一课数学素养的有效落实[J].学周刊,2019(5):59-60.
  编辑 王彦清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思潮对青少年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何培养小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对策   在新时期,国家对小学生的德育提出了新要求,体现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德育观,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新时期提高小学德育工
近几年来,掘港小学提出“让爱从墙上走下来”,确立了“爱的教育”办学理念,以爱亲人、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同心圆架构为爱的教育逻辑体系,以“大爱心 微行动”为德育工作路径,以“爱”为核心元素构建校园文化。为使我校爱的教育得以规范化、系统化地深入推进,让爱的教育理念成为全体师生自觉自主的行为,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扎根、开花、结果,学校以省规划课题为统领,理性推进“爱的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节好的美术公开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带着好奇和疑问,我暑假随工作室成员去了银川学习观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现场展示课、说课、后续专家点评、小组交流等系列活动。四川德阳美术名师工作室提交的课例脱颖而出,他们的陈颖老师受邀进行现场展示范课《俏花旦》,经过大会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为一等奖。美术现场课展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这节课是将戏剧和美术结合起来的,当遥远的传统文化面对八九岁的孩子时,这堂课一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在赋予时代特点的同时,也增加了古诗文的文化含量,旨在让学生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对汉语的热爱。小学中高段增加了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在三年级就开始接触文言文,这是在新课程改革前教材中所没有的。探索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法,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尝试。以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谈谈小学文言文的教法。   关键词:古文新教;小学文言文;教法 
梳理就是对知识的分类整理,是对知识深化与内化的过程。梳理是从本质上、深层次上、规律上掌握积累的知识,最终把它内化为自身的营养,上升为一种高级的、自觉的行动。   新标准教材到五年级,主要语法结构已经全部讲完,正在进行第一轮复现,每个模块分别包含不同的时态和语法交际功能,怎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本模块重要知识点,又能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五年级上
一、背景介绍   “疍家文化探究”系列课程是基于盐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文化,通过多学科、专业老师的介入,将该主题与课程标准相结合引领学生探究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设计、智能制造、珠宝设计专业融合。贯彻在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各学科与专业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提供具有真正职业体验意义的STEM教育。教师先给予指导,让学生自我探索提出问题,通过跨学科融合方式得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追求高效课堂是一个教师不断研究的过程,更是一个实现师生和谐发展的过程。笔者就高效课堂的操作层面从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达成高效课堂的基本条件   1.科学确定学习目标   针对“高效课堂”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不断进行课标学习,弄清所教学段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只有掌握了新课标的底线要求
摘 要:当今社会正面临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纷繁复杂的信息与价值多元化并存,受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相对观影响,人民群众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常常表现出难以抉择的疑虑与困惑。高中学生正处于认识人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健全的道德能力有助于其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重视对高中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道德能力;培养   一、“道德能力”的含义及意义
摘 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好的课堂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思维迅速归位,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课堂导入艺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精彩的導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展开分析,并就几种导入方
摘 要:随着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也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以学生的美术成绩为主,而是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审美思维、鉴赏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尽量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结合美术教学现状,就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闽南民俗文化;教学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