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市場的蓬勃发展为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加大了能源的消耗,这严重的激化了社会矛盾,而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对建筑能源消耗问题做出了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这是符合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真正的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目标得以落实。本文对试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一般而言,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建筑施工及设计作业当中对工程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状况做出的综合性考虑,起到对周边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作用,并且从工程的具体状况入手来挑选最为适合的建筑设计方式,从而达到建筑所处地区的地域状况、本地环境的生态特征间的有效吻合,达到有效通风、及时采光等目的,最大限度上利用自然能源,将资源的损耗力度及环境污染情况降到最低的程度,与此同时,建筑材料选用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那些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将原材料使用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1.2安全舒适性原则
安全、舒适是人们对建筑物的一项基本要求,可以说每个人在选择房屋居住时都会考虑到的因素,为此,设计师在挑选绿色建筑地址的时候通常会远离泥石流、洪涝灾害等易发生自燃灾害的地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当中严禁有危险性物品进入到施工场地。
1.3先进性原则
建筑设计的先进性是指把智能化和绿色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确保建筑设计的先进性要求。譬如,设置建筑防范体系的过程当中,利用智能化系统检测实现对建筑物内部及周边环境的具体检测,并且按照最终环境检测情况对环境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处理,从而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
2、绿色建筑设计的概述
2.1节约资源的观念贯穿绿色建筑设计的始终
节能减排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节省资源意味着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占地面积、水的利用方面都要有所节制。这需要绿色建筑设计师根据多方面实际情况,全面的思考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如何响应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号召。
2.2明确绿色建筑物功能
正如我们理解的绿色建筑最大的优势就是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所以我们在最开始设计时就应该明确它的各项功能会带来的影响。
2.3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中环境整体性
每个事物都是一个整体中的个体,绿色建筑物也包括在其中,我们在进行设计时要着重强调其整体性,尽最大努力减少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升环境整体水平。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最好采取多元化策略,避免单一的绿化方式,采用多方式全方位绿化选择,促进绿色建筑周围生态水平的提升。
3、在建设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建筑选址及现场设计
建筑选址和现场设计都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建筑整体性能和外观呈现效果都有直接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建筑工程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过程对周围坏境带来的污染或破坏。对于建筑自身质量来说,也应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和施工条件,从而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及当地气候特点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将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在建筑选址方面,应选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此外还要选择交通便利区域,为工程运输和将来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
3.2建筑布局设计
建筑整体布局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在进行布局设计时,要对建筑的资源环境进行全面考虑,从而充分利用资源环境,提升建筑性能。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的温度调节能力、观赏性条件等,减少后期人工建设。在进行设计时,应降低建筑吸收的整体热量,控制好室内居住条件,主要从四方面着手,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第一,优化建筑内部功能区域的布局,在保证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对空调、照明设施等设备的依赖。可以将室内功能相似的区域进行集中,提高室内环境的一致性,降低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的能源消耗;第二,对室外环境的周围地理环境进行详细了解,巧妙利用地形进行规划,提高对周围资源的利用;第三,根据当地风向和气候特点,设计建筑朝向和室内格局,保证建筑的通风、采光良好,可以满足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应用需要;第四,做好建筑周围的场地规划,利用周围树木和周围建筑降低建筑的热能量负荷,但同时要注意设置好楼间间距,避免影响居民采光。
3.3加强采光设计
采光是在建筑设计理念中是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设计团队需对采光设计加强重视,一方面要适当提升自然光的利用程度,使房间增加通透感;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其不要直射室内,以防造成住户晕眩等不适感受。设计团队还需对建筑物间距实施科学运算,以求充分保障各个建筑物的正常采光,为公众设计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3.4资源重复应用
针对环保,建筑设计当中需注意加强对已遭破环土地的应用,最好不使用未经开发的土地亦或自然资源,以求达到能源、资源的高效应用。针对节约水资源,绿色建筑设计当中需加强对水资源的充分应用,既需对水资源进行充分保护,以免造成浪费或污染,又需大力推广循环用水理念,主要体现为住宅建筑的水应用、雨水收集运用与中水处理三点。此外,建筑方需要构建一整套水资源循环应用系统,把节约用水及对水资源保护科学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以求促进绿色建筑的良好进步。建筑施工时,需在有效节水并保障用水质量的前提下,构建可靠、全面的循环节水系统,使废水接受生物净化处理之后满足政府的正常用水的规定。应用水资源循环系统既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多次应用,又能有效缓解我国已然形成的水资源紧缺困境,还在减少水资源污染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对水资源实现充分保护。绿色建筑设计当中,工程建筑的生态景观设计及规划需满足总体绿色建筑设计的条理性,科学构建水资源循环应用系统,将有效节约用水作为保护环境的关键准则,最大限度地应用雨水作为生态景观用水,以求建成环保效果卓越的绿色节水系统。这一系统,既提升了建筑工程环境的美化程度,又有力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总体价值。
结语:
建筑设计行业要依照国家的发展方略,提高行业内环保意识,提倡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眼光放长远,培养技术性人才,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郑茜.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152.
[2]滕达峰.浅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J].江西建材,2015,(20):15+37.
[3]陈东平.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24-25.
[4]郝向玲.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252.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一般而言,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建筑施工及设计作业当中对工程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状况做出的综合性考虑,起到对周边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作用,并且从工程的具体状况入手来挑选最为适合的建筑设计方式,从而达到建筑所处地区的地域状况、本地环境的生态特征间的有效吻合,达到有效通风、及时采光等目的,最大限度上利用自然能源,将资源的损耗力度及环境污染情况降到最低的程度,与此同时,建筑材料选用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那些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将原材料使用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1.2安全舒适性原则
安全、舒适是人们对建筑物的一项基本要求,可以说每个人在选择房屋居住时都会考虑到的因素,为此,设计师在挑选绿色建筑地址的时候通常会远离泥石流、洪涝灾害等易发生自燃灾害的地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当中严禁有危险性物品进入到施工场地。
1.3先进性原则
建筑设计的先进性是指把智能化和绿色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确保建筑设计的先进性要求。譬如,设置建筑防范体系的过程当中,利用智能化系统检测实现对建筑物内部及周边环境的具体检测,并且按照最终环境检测情况对环境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处理,从而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
2、绿色建筑设计的概述
2.1节约资源的观念贯穿绿色建筑设计的始终
节能减排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节省资源意味着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占地面积、水的利用方面都要有所节制。这需要绿色建筑设计师根据多方面实际情况,全面的思考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如何响应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号召。
2.2明确绿色建筑物功能
正如我们理解的绿色建筑最大的优势就是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所以我们在最开始设计时就应该明确它的各项功能会带来的影响。
2.3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中环境整体性
每个事物都是一个整体中的个体,绿色建筑物也包括在其中,我们在进行设计时要着重强调其整体性,尽最大努力减少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升环境整体水平。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最好采取多元化策略,避免单一的绿化方式,采用多方式全方位绿化选择,促进绿色建筑周围生态水平的提升。
3、在建设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建筑选址及现场设计
建筑选址和现场设计都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建筑整体性能和外观呈现效果都有直接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建筑工程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过程对周围坏境带来的污染或破坏。对于建筑自身质量来说,也应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和施工条件,从而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及当地气候特点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将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在建筑选址方面,应选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此外还要选择交通便利区域,为工程运输和将来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
3.2建筑布局设计
建筑整体布局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在进行布局设计时,要对建筑的资源环境进行全面考虑,从而充分利用资源环境,提升建筑性能。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的温度调节能力、观赏性条件等,减少后期人工建设。在进行设计时,应降低建筑吸收的整体热量,控制好室内居住条件,主要从四方面着手,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第一,优化建筑内部功能区域的布局,在保证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对空调、照明设施等设备的依赖。可以将室内功能相似的区域进行集中,提高室内环境的一致性,降低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的能源消耗;第二,对室外环境的周围地理环境进行详细了解,巧妙利用地形进行规划,提高对周围资源的利用;第三,根据当地风向和气候特点,设计建筑朝向和室内格局,保证建筑的通风、采光良好,可以满足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应用需要;第四,做好建筑周围的场地规划,利用周围树木和周围建筑降低建筑的热能量负荷,但同时要注意设置好楼间间距,避免影响居民采光。
3.3加强采光设计
采光是在建筑设计理念中是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设计团队需对采光设计加强重视,一方面要适当提升自然光的利用程度,使房间增加通透感;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其不要直射室内,以防造成住户晕眩等不适感受。设计团队还需对建筑物间距实施科学运算,以求充分保障各个建筑物的正常采光,为公众设计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3.4资源重复应用
针对环保,建筑设计当中需注意加强对已遭破环土地的应用,最好不使用未经开发的土地亦或自然资源,以求达到能源、资源的高效应用。针对节约水资源,绿色建筑设计当中需加强对水资源的充分应用,既需对水资源进行充分保护,以免造成浪费或污染,又需大力推广循环用水理念,主要体现为住宅建筑的水应用、雨水收集运用与中水处理三点。此外,建筑方需要构建一整套水资源循环应用系统,把节约用水及对水资源保护科学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以求促进绿色建筑的良好进步。建筑施工时,需在有效节水并保障用水质量的前提下,构建可靠、全面的循环节水系统,使废水接受生物净化处理之后满足政府的正常用水的规定。应用水资源循环系统既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多次应用,又能有效缓解我国已然形成的水资源紧缺困境,还在减少水资源污染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对水资源实现充分保护。绿色建筑设计当中,工程建筑的生态景观设计及规划需满足总体绿色建筑设计的条理性,科学构建水资源循环应用系统,将有效节约用水作为保护环境的关键准则,最大限度地应用雨水作为生态景观用水,以求建成环保效果卓越的绿色节水系统。这一系统,既提升了建筑工程环境的美化程度,又有力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总体价值。
结语:
建筑设计行业要依照国家的发展方略,提高行业内环保意识,提倡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眼光放长远,培养技术性人才,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郑茜.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152.
[2]滕达峰.浅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J].江西建材,2015,(20):15+37.
[3]陈东平.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24-25.
[4]郝向玲.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