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明确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对于开展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并对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进行了界定,其次就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分别从政府主导、档案管理机构以及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升路径。
关键词:档案管理;职业素质;档案服务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能动要素和主导要素,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加强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是当前以及今后档案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和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这是保障档案管理人员政治上一致性的前提。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主要是档案专业人员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和政治品质。本质上要求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从思想上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热爱祖国,热爱单位,热爱本职事业,努力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要入脑、入心,真正从思想上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思想。从约束自我行为上,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规范,恪守工作纪律、职业道德,严守单位秘密。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能力是档案管理工作
高质高效、上档升级的重要保障。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能力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包括:深入学习和时刻宣传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熟练并灵活运用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具备更加全面、系统化的综合技术知识。只有如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驾驭和胜任当前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
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升。大部分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责任心,能够根据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但是,档案工作的职业特点也致使部分档案管理从业人员思想消极懈怠,政治信念不坚定,缺乏组织纪律性,职业情感淡薄,缺乏责任感等。
(二)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专业知识匮乏。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服务质量在低水平上重复。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对档案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系统,不明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档案立卷归档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不重视案卷质量,对移交进来的档案不严格把关,忽视档案形成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明确,不重视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工作等,从根本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知识能力存在欠缺。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知识技能存在不足,距离较高层次的管理技能和业务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逐步脱离了传统繁杂的手工操作,但是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计算机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现代档案管理能力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受到年龄、学历以及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检索以及远程服务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部分档案管理单位仍然存在着档案管理方式传统、单一,档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整体程度偏低的状况,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四)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知如何应用于实际,缺乏应用的动力,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
三、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升途径
据笔者看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应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一)从政府主导层面。(1)加强对档案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行业主管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法》、《保密法》以及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对于涉及保密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不断增强保密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档案管理安全可靠,坚决杜绝失密、泄密事件发生。(2)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档案工作管理水平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行业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推廣和普及,促使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地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档案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3)要因材施教,多渠道地进行人才培训。行业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机会。
(二)从档案管理机构层面。(1)档案管理机构应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提供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档案管理人员有时间、有条件参与学习。(2)在单位或部门内部还应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档案知识竞赛、档案管理技能比赛等,调动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积极性。(3)档案管理机构必须依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需求,全面掌握本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状况。
(三)从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层面。(1)档案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种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自己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打造思想防护的坚固盾牌,从自身做起,坚决杜绝失密、泄密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件发生。(2)档案工作者要以熟练业务为目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深入学习,熟练掌握档案工作业务,灵活运用档案管理知识。档案涉及的内容繁多,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同单位、不同业务领域的档案,其管理要求也各不相同,作为一名档案管理者需要立足本单位实际,在工作中不断加以补充及完善,不断解决档案管理发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新情况和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再不断总结和完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体系。(3)档案工作者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现代化技能,还是在业务水平等方面应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和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档案管理人员应在现有的检索技能、编辑技能、翻译技能外,还要积极学习并掌握本单位相关联业务领域知识,以便迅速、准确、有效地收集、整理、提供最新专业知识信息,不断满足本单位科研工作的基本需求,力争做到专而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和需求,从而展示出一流的档案服务水平,为广大利用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档案服务。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更加艰巨的挑战,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站在政治高度,紧跟时代步伐、紧跟新时期的新要求,以过硬政治素质、精深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全面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综合技术知识,以热爱档案事业的情怀去迎接新的挑战,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档案管理业务工作,推动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晗.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中国有色金属》.2014(14).
[2] 刘欣欣.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黑龙江史志》,
2015(04).
关键词:档案管理;职业素质;档案服务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能动要素和主导要素,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加强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是当前以及今后档案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和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这是保障档案管理人员政治上一致性的前提。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主要是档案专业人员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和政治品质。本质上要求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从思想上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热爱祖国,热爱单位,热爱本职事业,努力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要入脑、入心,真正从思想上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思想。从约束自我行为上,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规范,恪守工作纪律、职业道德,严守单位秘密。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能力是档案管理工作
高质高效、上档升级的重要保障。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能力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包括:深入学习和时刻宣传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熟练并灵活运用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具备更加全面、系统化的综合技术知识。只有如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驾驭和胜任当前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
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升。大部分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责任心,能够根据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但是,档案工作的职业特点也致使部分档案管理从业人员思想消极懈怠,政治信念不坚定,缺乏组织纪律性,职业情感淡薄,缺乏责任感等。
(二)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专业知识匮乏。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服务质量在低水平上重复。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对档案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系统,不明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档案立卷归档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不重视案卷质量,对移交进来的档案不严格把关,忽视档案形成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明确,不重视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工作等,从根本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知识能力存在欠缺。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知识技能存在不足,距离较高层次的管理技能和业务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逐步脱离了传统繁杂的手工操作,但是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计算机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现代档案管理能力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受到年龄、学历以及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检索以及远程服务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部分档案管理单位仍然存在着档案管理方式传统、单一,档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整体程度偏低的状况,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四)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知如何应用于实际,缺乏应用的动力,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
三、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升途径
据笔者看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应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一)从政府主导层面。(1)加强对档案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行业主管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法》、《保密法》以及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对于涉及保密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不断增强保密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档案管理安全可靠,坚决杜绝失密、泄密事件发生。(2)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档案工作管理水平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行业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推廣和普及,促使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地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档案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3)要因材施教,多渠道地进行人才培训。行业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机会。
(二)从档案管理机构层面。(1)档案管理机构应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提供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档案管理人员有时间、有条件参与学习。(2)在单位或部门内部还应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档案知识竞赛、档案管理技能比赛等,调动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积极性。(3)档案管理机构必须依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需求,全面掌握本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状况。
(三)从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层面。(1)档案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种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自己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打造思想防护的坚固盾牌,从自身做起,坚决杜绝失密、泄密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件发生。(2)档案工作者要以熟练业务为目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深入学习,熟练掌握档案工作业务,灵活运用档案管理知识。档案涉及的内容繁多,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同单位、不同业务领域的档案,其管理要求也各不相同,作为一名档案管理者需要立足本单位实际,在工作中不断加以补充及完善,不断解决档案管理发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新情况和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再不断总结和完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体系。(3)档案工作者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现代化技能,还是在业务水平等方面应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和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档案管理人员应在现有的检索技能、编辑技能、翻译技能外,还要积极学习并掌握本单位相关联业务领域知识,以便迅速、准确、有效地收集、整理、提供最新专业知识信息,不断满足本单位科研工作的基本需求,力争做到专而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和需求,从而展示出一流的档案服务水平,为广大利用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档案服务。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更加艰巨的挑战,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站在政治高度,紧跟时代步伐、紧跟新时期的新要求,以过硬政治素质、精深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全面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综合技术知识,以热爱档案事业的情怀去迎接新的挑战,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档案管理业务工作,推动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晗.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中国有色金属》.2014(14).
[2] 刘欣欣.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黑龙江史志》,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