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关羽的当代影视形象思考

来源 :艺术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剧作者对历史人物关羽的影视形象的创作是有迹可循的,他们均以过往的史书、戏曲、小说中的关羽形象为蓝本,在保留关羽的部分形象特点的同时,在其造型、语言上施以不同程度的“现代化转型”,从而生成当代审美背景下的一个新的影视艺术形象.其中,对关羽的影视形象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戏曲中的形象次之.由此可将此类形象大致划分为三种:演义关羽、戏说关羽、“去神化”关羽.这样的差别缘于创作和传播媒介的改变,以及受众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的改变.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教育体系和背景下,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之所以如此重要,如此广受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追捧,就是因为核心素养教学方式和
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在过去的十年中迎来了快速发展,其下设的各个二级学科也在新的学科归属下开展了自身的理论探索.就艺术批评而言,由于学科建制较晚、学科建设尚未成
国家大剧院的主旋律舞剧《天路》在复排时进行了全方位的质量把控,其中包括标准制定与信息分析、剧本的完善与优化、演员的选用与管理、细节的斟酌与创新、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20世纪60年代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全球性环保运动迅速兴起,美国掀起了一阵研究梭罗生态思想的热潮,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梭罗试图通过自身在瓦尔登湖的居住体验直接在人和自然之间搭建沟通和对话的桥梁,从而重新审视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在环境破坏和生态问题相当严重的当下,重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对于深刻理解梭罗的生态思想、探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以及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