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Excel的函数程序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可以使教师在统计学生成绩的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快速准确地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Excel 教学管理 成绩 函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228-01
作为班主任,要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每月都要对学生进行日常操行评定考核工作,统计学生在值日卫生、寝室内务、文明礼仪、日常纪律、课堂表现、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考核总评,然后排序汇总,使用Excel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Excel函数程序管理学生成绩既方便又灵活,并且还有许多种方法可以举一反三。我们可以在平时将套表建立起来,到月末或期末各种成绩一出来,填入各个栏目的分数就统计出需要的成绩来。本文具体介绍了一些应用实例和相应的操作方法。
1 Excel函数的概念
Excel函数即是预先定义,执行计算、分析等处理数据任务的特殊公式。以常用的求和函数SUM为例,它的语法是“SUM(number1,number2……)”。其中“SUM”称为函数名称,一个函数只有唯一的一个名称,它决定了函数的功能和用途。函数名称后紧跟左括号,接着是用逗号分隔的称为参数的内容,最后用一个右括号表示函数结束。
2 Excel函数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2.1 成绩数据的跨表格引用
打开Excel表格,新建一个工作簿,键入“月操行考核表”,表中输入相应信息:学号、姓名、值日、寝室、礼仪、纪律、课堂总分等科目。每学期一般需要3~7月共五张基本表格。第六张表格是前五张表格的汇总,并将工作簿以“学期操行考核总评表”为文件名保存(参见图1、图2)。
具体做法是采用“成绩数据的跨表格引用”:点击打开“3月操行考核”统计表,用鼠标拖动选择“总分”的H3和H48,(假设班级45人)。然后按“=”号。这时,在“学期评定表”成绩表C3单元格内就有了一个“=”号,等待“引用”数据。再打开“3月操行考核”成绩表,选择“总分”字段的H3单元格,按“Ctrl+Enter”组合键,学生的3月份操行总评分数就立即跨表格引用到了“学期评定表”中的3月单元格里。用同样的方法,可将“4月、5月、6月、7月”分数引用到“学期评定表”相应单元格中。在这里应注意“引用”与“复制”的不同,“复制”的数据不随原始表中数据的变动而改变,而“引用”来的数据是始终与原始表关联的。我们要求学期表中的所有月份表的数据都是从前五张总表中引用过来。这样建立起来的套表,只要在前五张表中输入加减分数总和,后面的表中相应处就立即自动引入了相应的数据,并根据事先设置的公式进行计算,避免了数据的反复输入和复制。
2.2 统计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
统计学生总分及平均分是每次考试后必须要做的工作,我们利用SUM函数和AVERAGE函数。(1)在Excel中输入或打开学生成绩表,如图3。(2)在P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D3∶O3),确认后即可计算出第一名同学的总分。(3)将鼠标移至P3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鼠标变成实心十字形状,向下拖拽,就可统计出其他学生的总分,如图3。
求平均分只要在Q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D3∶O3),确认后,即可求出第一名同学的平均成绩,其它学生的平均成绩与求总分的(3)相同。
3 Excel函数的应用反思
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在现有的文字处理软件中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几乎没有什么软件能够与它匹敌。我们之前的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应用,一直局限在Excel的操作界面中,并且对于Excel的函数功能始终停留在成绩总评、排序统计、求和、求平均值,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等简单的函数应用上。因此,要打破这种局限,继续探索Excel函数功能应用的有效途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我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让Excel的函数功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实现一切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语丝.Excel函数应用教程[EB/OL].天极网论坛,2005-08-03.
[2] 钟英焕.Excel函数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微电脑世界,2005(2):174-175.
关键词:Excel 教学管理 成绩 函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228-01
作为班主任,要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每月都要对学生进行日常操行评定考核工作,统计学生在值日卫生、寝室内务、文明礼仪、日常纪律、课堂表现、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考核总评,然后排序汇总,使用Excel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Excel函数程序管理学生成绩既方便又灵活,并且还有许多种方法可以举一反三。我们可以在平时将套表建立起来,到月末或期末各种成绩一出来,填入各个栏目的分数就统计出需要的成绩来。本文具体介绍了一些应用实例和相应的操作方法。
1 Excel函数的概念
Excel函数即是预先定义,执行计算、分析等处理数据任务的特殊公式。以常用的求和函数SUM为例,它的语法是“SUM(number1,number2……)”。其中“SUM”称为函数名称,一个函数只有唯一的一个名称,它决定了函数的功能和用途。函数名称后紧跟左括号,接着是用逗号分隔的称为参数的内容,最后用一个右括号表示函数结束。
2 Excel函数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2.1 成绩数据的跨表格引用
打开Excel表格,新建一个工作簿,键入“月操行考核表”,表中输入相应信息:学号、姓名、值日、寝室、礼仪、纪律、课堂总分等科目。每学期一般需要3~7月共五张基本表格。第六张表格是前五张表格的汇总,并将工作簿以“学期操行考核总评表”为文件名保存(参见图1、图2)。
具体做法是采用“成绩数据的跨表格引用”:点击打开“3月操行考核”统计表,用鼠标拖动选择“总分”的H3和H48,(假设班级45人)。然后按“=”号。这时,在“学期评定表”成绩表C3单元格内就有了一个“=”号,等待“引用”数据。再打开“3月操行考核”成绩表,选择“总分”字段的H3单元格,按“Ctrl+Enter”组合键,学生的3月份操行总评分数就立即跨表格引用到了“学期评定表”中的3月单元格里。用同样的方法,可将“4月、5月、6月、7月”分数引用到“学期评定表”相应单元格中。在这里应注意“引用”与“复制”的不同,“复制”的数据不随原始表中数据的变动而改变,而“引用”来的数据是始终与原始表关联的。我们要求学期表中的所有月份表的数据都是从前五张总表中引用过来。这样建立起来的套表,只要在前五张表中输入加减分数总和,后面的表中相应处就立即自动引入了相应的数据,并根据事先设置的公式进行计算,避免了数据的反复输入和复制。
2.2 统计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
统计学生总分及平均分是每次考试后必须要做的工作,我们利用SUM函数和AVERAGE函数。(1)在Excel中输入或打开学生成绩表,如图3。(2)在P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D3∶O3),确认后即可计算出第一名同学的总分。(3)将鼠标移至P3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鼠标变成实心十字形状,向下拖拽,就可统计出其他学生的总分,如图3。
求平均分只要在Q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D3∶O3),确认后,即可求出第一名同学的平均成绩,其它学生的平均成绩与求总分的(3)相同。
3 Excel函数的应用反思
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在现有的文字处理软件中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几乎没有什么软件能够与它匹敌。我们之前的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应用,一直局限在Excel的操作界面中,并且对于Excel的函数功能始终停留在成绩总评、排序统计、求和、求平均值,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等简单的函数应用上。因此,要打破这种局限,继续探索Excel函数功能应用的有效途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我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让Excel的函数功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实现一切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语丝.Excel函数应用教程[EB/OL].天极网论坛,2005-08-03.
[2] 钟英焕.Excel函数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微电脑世界,2005(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