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家里的年轻人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engo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长时间没出过家门了,王帅感觉迷迷糊糊的,脑海里一片空白。他不敢抬头看太阳,走路时只盯着地面,但走一段路就会开始走神。那次,王帅难得地跟着表哥到附近的劳动公园散步。他走在天桥上,意识却不知飘到了哪里,险些踩空掉下桥去。
  让王帅恍惚不知所措的,还有外面的世界。小时候火爆的商业区变得萧条了,以前的郊外荒地却生长出了高楼大厦。“我也不明白,怎么我在家待了5年,整个世界就翻天覆地地变了?”
  当很多人还挣扎在“996”的工作制中时,有一部分人却默默按下了“退出键”。如今,贴吧“家里蹲吧”关注者达74万、“啃老族吧”有2万人;在豆瓣上,“家里蹲自救同盟”“家里蹲小联盟”等小组,活跃着2万多个成员。
  张琳从2019年毕业至今,已经在家里宅了一年多。她常常躺在床上,思考自己两次失败的考研经历,她明确地感知到,一而再、再而三的半途而废,已经消磨了全部的信心。张琳母亲看到她颓废的样子,埋怨道:“你就好像被软禁了一样,几个月都不出门。”张琳默然,她知道这就是在自我监禁,“这个家就是监狱”。
  张琳本身不是喜欢社交的人,觉得社交是一种负累。在学校的时候,她总是独来独往。家里蹲以后,很自然地,她断绝了跟朋友们的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喜欢独处的张琳也体会到无法忍受的孤独。那种孤独感令她感到窒息,变得格外渴望与其他人产生联系。
  陈睿是少数觉得“家里蹲”很舒服的那部分人,但成为“家里蹲”并非她最初所想。此前,已經工作3年的陈睿打算申请留学,但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她和家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也因此抑郁了大半年,什么计划都搁置了。
  2015年底,陈睿抑郁情况好转,但也对留学、工作等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我已经变成不会委曲求全的人了,没兴趣的事情我不会做了。”家人看到她一直蹲在家里,最后反过来劝说她可以去留学。但她决定了:家里蹲,挺好。
  现在,她有自己的生活开支算盘,之前工作时攒了一些钱,现在每天读书、看电影、遛狗,日子有序而规律。“我喜欢现在这样平淡的日常。”陈睿觉得,活了30多年,“家里蹲”让自己真正停下来,才有时间更深度地思考,不仅是方向,还有自己的弱点。“要是没钱吃饭了,我自动会出去工作的”。
  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部的相关研究样本显示:“家里蹲”们有精神病治疗史和辍学经历的比例要高于一般人。对于成为“家里蹲”的原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过调查,41%的人称他们正在寻找第一份工作;19.5%的人说自己无法工作,其中大多为外籍待产女性;25%的人称他们正在等待时机;14.5%的人被归类为“没兴趣”。
  同时,秋田大学医学部研究者表示,“家里蹲”一族并非处于完全孤立的状态,大多数人都与家人同住,与社会有着少量接触,可以从与家人相处开始逐渐走出家门。
  如今,张琳终于鼓起勇气出门。张琳告诉自己,别再像之前那样颓靡,定期去锻炼,认识新朋友,好好学习,不要宅家。她的家人也在帮忙介绍工作,其余时间,她专心备考公务员。如果有和朋友社交的机会,她也不像以前一样拒绝,反而变得兴致勃勃。
  “以前我是想把自己藏起来,但我发现,这种事儿是没有个头的。藏一年两年还可以,但时间长了,你还是要走出来去面对社会的。”王帅说。
其他文献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充分肯定了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作,称赞宁波有很多“小而精”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关键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项冠军企业是引领宁波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宁波4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依然实现逆势增长,总产值同比增长6.4%,高出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6.5个百分点。 
我们都知道,镜子中的画面是镜面反射的结果。看上去,我们的脸是对称的,但实际上,左脸和右脸差了很多。正因如此,镜子里的我们,虽然只是左右脸相反,看上去也大有不同。所有平常看惯了的瑕疵,比如眼镜歪了、高低嘴角,一个镜面翻转之后,都会被放大。  很多人都覺得,“镜子里的自己”比照片好看多了,但这很可能只是因为“看多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重复曝光效应”——我们会单纯因为熟悉某个事物而产生好感。当我
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一重要指示为加快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推动
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将于2021年9月11日前撤回所有驻阿富汗美军,结束这场“美国最漫长的战争”。撤军行动于5月1日起展开。  拜登设定的撤军最后期限正值美国“9·11”事件发生20周年。  2001年10月,当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下令入侵阿富汗时,或许他不会想到,20年后美国会以这样一种方式从阿富汗离开。没有胜利宣言,只有一份勉强算得上的和平协议,为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划上一个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