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3抗体对EB病毒特异性T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CD3抗体(UCH-T1)与EB病毒特异性效应细胞共同孵育,检测靶细胞的51Cr释放率,以观察其阻断EB病毒特异性T细胞及其克隆细胞对EB病毒转化类淋巴母细胞株(LCL s)和NK细胞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CD3抗体能有效地阻断EB病毒特异性T细胞及其克隆细胞对自身EBV-LCLs的识别和杀伤,而可明显地提高对K562的杀伤作用。此结果提供了今后应用CD3抗体激活杀伤细胞(CD3AK)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酶联免疫浓缩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concentration assay简称ELICA),是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免疫浓缩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参照国外有关文献,利用国内现有材料制造膜抗体。用ELICA对轮状病毒性腹泻进行快速诊断。对比研究表明,ELICA与ELISA,SDS-PAGE以及RIHA有较好的一致性。ELICA有明显的优点,全过程仅需15分钟,
HI160和HI166均系CEM细胞系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获得的单抗,其亚类分别为IgG2b和IgG1。组织分布结果表明,两个单抗主要与幼稚血细胞、激活T细胞、各种白血病细胞系和增殖活跃组织反应。特异性分析结果提示HI160和HI166所识别的靶抗原为CD71,但为CD71的不同表位。HI166识别与OKT9相同的表位,HI160识别CD71分子上
期刊
期刊
为探索双特异抗体对克隆化LAK细胞细胞毒性的调控,本研究用化学连接法制备了可同时识别CD3抗原和BGC823胃癌细胞表面抗原的双特异抗体T3(抗CD3)—BB4.3(抗BGC823细胞表面抗原)。 T3—BB4.3有桥联作用,可显著增加CD3阳性细胞和BGC823细胞的结合率,而未连接的T3和BB4.3混合物则不影响以上细胞的结合,51Cr释放法测试结果表明,T3—BB4.3可显著增强克隆化LAK
期刊
期刊
胸腺基质细胞(TSC)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特异依赖IL-6生长的7TD1细胞株测定IL-6的生物活性方法,检测了本室自建的4株小鼠胸腺基质细胞株(MTSC)分泌IL-6的能力。4株MTSC均能自发分泌IL-6,但各株间分泌的水平不同,介于26~258U/ml之间,分泌的IL-6能被抗IL-6 McAb特异中和。分泌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的MTSC产生IL-6的
用双向免疫扩散法(Doubleimmunodiffusion DID)测定因敏感性低,无法鉴定的36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以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 IB)及RNA免疫沉降法(Immunoprecipitation IP)检测,同时分析了抗RNP、Sm、SSB、Ki、Jo-1、Scl-70、SSA标准血清. IB及IP两法,可对抗ENA抗体相对应抗原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使抗原的蛋白
采用常规制备人胎脑胶质细胞(Human fefal gliacyte HFGC)的胰酶(0.2%)—EDTA (0.02%)消化方法对HFGC进行原代培养,分不同时相收获上清,并对其上清进行IL-6活性检测,结果表明:d1~d3(第1~3天)、d1~d7、d4~d7、d8~d124组上清IL-6含量分别为46.68u/ml、30.80u/ml、8.85u/ml、6.70u/ml,各组均显示明显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