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骨干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基础,是高职院校,特别是骨干院校深入教学的基础,也是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酒店管理专业为探讨切入点,总结高职骨干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骨干院校酒店管理校企合作
  一、高职骨干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骨干院校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校企合作发展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志同道合的企业贫乏
  酒店专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流动性大,需要大批实习生,但是酒店企业一般只是为了寻找大批实习生填补员工空缺,而且要求实习期在一年以上,岗位也多是客房服务及餐厅服务等一线职位,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换句话说,酒店缺的是劳工,而非实习生,所以酒店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策略和利益诉求上存在矛盾。
  2.学校及学生对企业的限制
  学校一般以文化培养为主,校企合作为辅,导致学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合作机制也不完善,这就限制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与规模化发展,甚至部分企业不认同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另外,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值很高,他们会对企业挑肥拣瘦,而且学生尚没有完全转变成员工的角色,责任心不强,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校选择的企业不称心而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或者根本不参与实习。
  3.社会不理解校企合作模式
  每当提及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很多家长就会不理解,他们认为学生到学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而不是“廉价的劳动力”,把学生带到酒店实习,学校不仅不负责,而且还会趁机牟利,这种观点严重扭曲了实习的目的。
  二、高职骨干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优化策略
  高职骨干院校酒店专业校企合作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1.合理选择合作酒店
  学校应根据开设专业的情况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酒店,并且对合作酒店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调查,尽量挑选企业管理模式、运营机制完善,文化氛围浓厚,校企合作深入的酒店,以保证酒店的实习能够延续学生的学习。
  2.与酒店开展多层次合作
  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那么简单,而应当将校企合作的优势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如学校可以聘请酒店高层管理人士作为顾问,参与专业课程的设置,或聘请一些资深酒店专家为客座教师,定期开展讲座。另外,学校还可以让部分教师参与到企业中去,学习一些实践经验,以便在教学时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3.实习管理规范化
  实习管理是在学生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及对企业的监管工作等的统称。首先,学校应当积极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投身到实习中去,并且依照每位学生的就业需求安置合适的岗位,在实习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保证每名实习生都有一名专业导师与一名酒店导师共同辅导。另外,酒店还要注意薪酬的合理化,不能因为是实习就不发工资或安排很少的工作。至于工资的发放,学校应当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可昧着良心赚取学生的辛苦钱,更不能与企业勾结,故意压低学生的实习工资。
  4.分阶段指导实习生
  在学生参与实习之前,学校应当制定完善的培养指导计划,并且与企业积极协商,严格按照培养计划进行实习培训,同时教师也应积极配合,及时改进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保证每个学生在短暂的实习期内都能参与多行业的实习,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小结
  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酒店行业缓解用人压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校企双方积极合作,在保证学生实习质量的基础上探讨共赢策略,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酒店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蒲姝.基于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2008,(1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