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下文对岩土工程的描述与辨识这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为我国工程勘察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推动我国岩土勘察工作能够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岩土工程 描述 辨识
中图分类号:TU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7-0246-01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描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记录和表述岩土工程特性辨识的信息,是工程技术人员在理解和交流岩土工程时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于岩体工程的描述和辨识,相关的施工部门一定要高度的重视起来。
一、描述阶段分析
1、描述第一阶段
通常,单个勘探点对岩土层情况揭露的具体说明,即为第一阶段描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根据感知性鉴别和目测来确定出描述的具体对象,不同的勘察點在同一个勘察现场中,描述对象的鉴别说明和划分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勘察技术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即为第一阶段的描述,同时,岩土工程描述的第一个层次也是通过此表示出来的。
2、描述的第二个阶段
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勘察资料以后,概括性的去认识土体,即为第二阶段的描述内容,也是通过整合、评判和总结勘察技术资料的二手资料。作为描述勘察成果性,它的具体对象为在相应的范围中,将岩土体不同勘探点的总体有效的揭示出来,在甄别不同工程特性参数之后的量化性认识即为表述的主要内容。在描述这个阶段的过程中,鉴别依据的描述并非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所在,作为深化第二层次的辨识性信息,有关岩土工程综合性说明和实质特性即为其描述的主要内容。
二、不同阶段岩土工程描述的差异分析
因为有一定差异存在于描述对象中,使得本勘探点垂直方向变化存在着第一阶段的空间范围,所以只能够用野外分层来定义其确定的描述对象。因此,应该存在着明确、具体的表述方式,但是描述的对象在第二阶段中,已经不再是按照单一的因素对岩土层位划分进行控制,而是同勘察的服务目标能够有效的联系起来,在工程的意义上探求一定范围内岩土的同一性或者整体性,向利用量化性分析归纳确定的岩土单元方向发展。在将内容表达出来的同时,将岩土的空间形态特征和和其水平方向的差异特征也要详细的表述出来,例如,岩土单元的稳定性、厚度、屋顶部的倾角、分布的范围等。
三、不同阶段的描述内容
可以通过下表细致的表明上述岩土工程描述要素和针对性内容,其中辨识性的信息在各类工程中指的是颜色、状态、构造和成分等对土体工程特性会带来影响的一些基本要素。
在严格执行的描述内容中,应该包括粘性土和粉土描述摇震反应、干强度和光泽反应。将感知鉴别要素和目测要素设立在描述中,这样无标准的经验性鉴别就不会存在于其中,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对测试结果和鉴别项目描述进行使用,一定要同客观的、实际的内容相符合,不然描述的工作就不存在真实的意义。在具体的现场工作中,很难采用一定的问题进行晾干或者实施制备加工。所以,现阶段,一些勘察的结果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在描述强度内容的时候,不是非针对性客观的描述,只是对规范要求予以应付的程式性的表达,当碰到粘性土的时候,就对其干强度高进行描述和辨识,一旦存在粉土,就对干强度低或者中进行描述。
同时,摇震反应也是应该同加工土样后进行测试鉴别的,在进行摇震反应测试中,天然状态下的粉土含水量一旦不能够很好的予以适应,因此还需要制备出土样。一旦还是对土样没有进行加工之后的原体辨识,这样描述工作就没有现实意义可循,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密实程度,一些粉土的富含水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就不可能会存在着相同的摇震反应。
相同,韧性和光泽反应出相应潮湿状态下土体样本的具体情况,对于干燥状态的土样在天然的状态下一旦没有给予处理,对于这两项鉴别的要素就无法进行测试,所以,就不会按照现场的情况针对鉴别结果而实施相应的描述。在具体的工作中,和这几种要素有针对性描述会经常有所接触,研究其根源,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现实中,现场利用感知和目测,对各类图形进行鉴别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与实际条件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描述和鉴别。例如,针对干燥情况下的一些土体,实施干强度鉴别测试描述的阐明,此外,同别的感性鉴别和目测有效的结合起来,对粘性土和粉土鉴别目标的实现更为有利。这样,规范当中的那三项鉴别要素就不用实施描述说明和鉴别了。相同,土体一旦存在潮湿,可以同含水的特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在辨识和描述的过程中,选用针对性强的要素,这时就可以忽略不适用天然形态的鉴别方法,此外,对于这样的描述也不应该予以实施。
将土体工程的特性应该在岩土工程的描述中详细的凸显出来,在进行表述的时候,不能够只是局限在属于共性定名的分类信息。现阶段,一些勘察成果中被当作记录和辨识表述的一些内容,只是将上述四种信息的描述凸显了出来,甚至对于别的描述要素没有高度的重视起来,事实上,这样的勘察结果对于工程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辨识是没有完全给予实现的。并且,在确认第一阶段辨识描述的过程中,可以将更加稳定的保证措施为第二阶段描述的工作质量提供出来。
规划的、科学的描述,能够更加有效的认识和理解岩土单元工程的基本特性,进而将科技信息的交流质量有效的提升上来。通过对岩土工程的描述进行细致的阅读,对于岩土工程的基本特性,人们就能够客观的进行认识和了解,甚至对地层的认识上能够更进一步的予以强化。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岩土勘察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岩土勘察工程项目的日趋复杂,因此,对于描述和辨识工作,相关的工程单位及工作人员一定要高度的重视起来,进而才能够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理解和交流岩土工程中的一些基本特性。文章通过上文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两个基本描述阶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量化分析和有关试验结果的前提下,进而将结论性强的辨识确定出来。
参考文献:
[1] 曹铁英.关于土的岩土工程描述与辨识[J].西部探矿工程.2011(08).
[2] 袁慧敏,王峥,孙岚.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探究[J].门窗.2014(05).
[3] 张春梅.岩土工程专业方向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 2011(02) .
[4] 钟明,曹铁英,刘天阳.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误区之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2011(01) .
[关键词]岩土工程 描述 辨识
中图分类号:TU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7-0246-01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描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记录和表述岩土工程特性辨识的信息,是工程技术人员在理解和交流岩土工程时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于岩体工程的描述和辨识,相关的施工部门一定要高度的重视起来。
一、描述阶段分析
1、描述第一阶段
通常,单个勘探点对岩土层情况揭露的具体说明,即为第一阶段描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根据感知性鉴别和目测来确定出描述的具体对象,不同的勘察點在同一个勘察现场中,描述对象的鉴别说明和划分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勘察技术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即为第一阶段的描述,同时,岩土工程描述的第一个层次也是通过此表示出来的。
2、描述的第二个阶段
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勘察资料以后,概括性的去认识土体,即为第二阶段的描述内容,也是通过整合、评判和总结勘察技术资料的二手资料。作为描述勘察成果性,它的具体对象为在相应的范围中,将岩土体不同勘探点的总体有效的揭示出来,在甄别不同工程特性参数之后的量化性认识即为表述的主要内容。在描述这个阶段的过程中,鉴别依据的描述并非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所在,作为深化第二层次的辨识性信息,有关岩土工程综合性说明和实质特性即为其描述的主要内容。
二、不同阶段岩土工程描述的差异分析
因为有一定差异存在于描述对象中,使得本勘探点垂直方向变化存在着第一阶段的空间范围,所以只能够用野外分层来定义其确定的描述对象。因此,应该存在着明确、具体的表述方式,但是描述的对象在第二阶段中,已经不再是按照单一的因素对岩土层位划分进行控制,而是同勘察的服务目标能够有效的联系起来,在工程的意义上探求一定范围内岩土的同一性或者整体性,向利用量化性分析归纳确定的岩土单元方向发展。在将内容表达出来的同时,将岩土的空间形态特征和和其水平方向的差异特征也要详细的表述出来,例如,岩土单元的稳定性、厚度、屋顶部的倾角、分布的范围等。
三、不同阶段的描述内容
可以通过下表细致的表明上述岩土工程描述要素和针对性内容,其中辨识性的信息在各类工程中指的是颜色、状态、构造和成分等对土体工程特性会带来影响的一些基本要素。
在严格执行的描述内容中,应该包括粘性土和粉土描述摇震反应、干强度和光泽反应。将感知鉴别要素和目测要素设立在描述中,这样无标准的经验性鉴别就不会存在于其中,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对测试结果和鉴别项目描述进行使用,一定要同客观的、实际的内容相符合,不然描述的工作就不存在真实的意义。在具体的现场工作中,很难采用一定的问题进行晾干或者实施制备加工。所以,现阶段,一些勘察的结果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在描述强度内容的时候,不是非针对性客观的描述,只是对规范要求予以应付的程式性的表达,当碰到粘性土的时候,就对其干强度高进行描述和辨识,一旦存在粉土,就对干强度低或者中进行描述。
同时,摇震反应也是应该同加工土样后进行测试鉴别的,在进行摇震反应测试中,天然状态下的粉土含水量一旦不能够很好的予以适应,因此还需要制备出土样。一旦还是对土样没有进行加工之后的原体辨识,这样描述工作就没有现实意义可循,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密实程度,一些粉土的富含水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就不可能会存在着相同的摇震反应。
相同,韧性和光泽反应出相应潮湿状态下土体样本的具体情况,对于干燥状态的土样在天然的状态下一旦没有给予处理,对于这两项鉴别的要素就无法进行测试,所以,就不会按照现场的情况针对鉴别结果而实施相应的描述。在具体的工作中,和这几种要素有针对性描述会经常有所接触,研究其根源,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现实中,现场利用感知和目测,对各类图形进行鉴别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与实际条件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描述和鉴别。例如,针对干燥情况下的一些土体,实施干强度鉴别测试描述的阐明,此外,同别的感性鉴别和目测有效的结合起来,对粘性土和粉土鉴别目标的实现更为有利。这样,规范当中的那三项鉴别要素就不用实施描述说明和鉴别了。相同,土体一旦存在潮湿,可以同含水的特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在辨识和描述的过程中,选用针对性强的要素,这时就可以忽略不适用天然形态的鉴别方法,此外,对于这样的描述也不应该予以实施。
将土体工程的特性应该在岩土工程的描述中详细的凸显出来,在进行表述的时候,不能够只是局限在属于共性定名的分类信息。现阶段,一些勘察成果中被当作记录和辨识表述的一些内容,只是将上述四种信息的描述凸显了出来,甚至对于别的描述要素没有高度的重视起来,事实上,这样的勘察结果对于工程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辨识是没有完全给予实现的。并且,在确认第一阶段辨识描述的过程中,可以将更加稳定的保证措施为第二阶段描述的工作质量提供出来。
规划的、科学的描述,能够更加有效的认识和理解岩土单元工程的基本特性,进而将科技信息的交流质量有效的提升上来。通过对岩土工程的描述进行细致的阅读,对于岩土工程的基本特性,人们就能够客观的进行认识和了解,甚至对地层的认识上能够更进一步的予以强化。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岩土勘察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岩土勘察工程项目的日趋复杂,因此,对于描述和辨识工作,相关的工程单位及工作人员一定要高度的重视起来,进而才能够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理解和交流岩土工程中的一些基本特性。文章通过上文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两个基本描述阶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量化分析和有关试验结果的前提下,进而将结论性强的辨识确定出来。
参考文献:
[1] 曹铁英.关于土的岩土工程描述与辨识[J].西部探矿工程.2011(08).
[2] 袁慧敏,王峥,孙岚.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探究[J].门窗.2014(05).
[3] 张春梅.岩土工程专业方向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 2011(02) .
[4] 钟明,曹铁英,刘天阳.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误区之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