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体育课堂纪律的浅见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ohu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纪律作为保障课堂教学活动顺序顺利进行以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通过对现实的考察,结合相应的理论准备和研究思路,提出关于体育教师如何维持课堂纪律的较为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体育课堂纪律 原因 措施
  一、前言
  众所周知,体育课基本是在操场上進行的,由于空间比较大,课堂纪律的调控就显得比较困难。并且体育课堂干扰因素多,组织工作复杂,加上学生主要是从事各种高强度的身体练习,因此课堂中经常会发生纪律失控的现象,这是令许多体育教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教师的课堂管理不管多么有效,都会面临着纪律问题。比如体育课堂上学生之间推搡、窃窃私语、交头接耳、随意传东西等现象,都是经常出现的。怎样处理这些问题,成了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研究可以作为体育教师维持体育课堂纪律的一种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堂纪律的概念
  根据以往的研究,课堂纪律的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师的外在控制,一类是学生的内在控制。前者关注课堂的当前状况和教师的控制和干预,后者侧重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认为,课堂纪律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为了维持班级秩序、保证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它具体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由教师促成、学生参与,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旨在维护正常课堂秩序和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它不仅包括既定的一系列规范,还包括教师在课堂情境中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期望和对这些规范的运用。它具有约束性和导向性,在对学生进行约束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课堂纪律包括四个构成因素:目标、内容、条件和评价标准。课堂纪律的目标指课堂纪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课堂纪律的内容指课堂纪律所指明的具体内容,它标明对学生行为的期望和具体要求;课堂纪律的条件指课堂中学生行为所需要的前提和背景;课堂纪律的评价标准指学生的行为发生后适用的各种奖惩方式,它也是衡量学生行为的基本标准。
  三、体育课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学生违反体育课堂纪律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不听、不看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不听从教师的命令,谈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穿凉鞋上体育课,不完成体育教师规定的任务或练习等。
  学生出现以上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生对安排的教学不感兴趣;教学内容偏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教学内容偏易,学生觉得没有收获,没有兴趣。
  教师讲解的声音偏低,学生听不清导致听不懂;教师的示范动作不规范;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威信不高;教师处理问题不当,有偏袒、偏爱或打击报复等行为。
  体育教学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器材布置脏而乱;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练习相互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学生对学校、对体育教师有偏见、成见;学生好动,好表现,好炫耀自己;学生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间存在矛盾等。
  四、维持纪律的基本措施
  (一)与学生共同商讨建立必要的体育课堂常规
  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使学生能够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就要向学生宣布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要求,使学生严格遵守,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其他年级,我都会跟学生签订一个《体育课文明公约》,内容包括体育课前、课中、课后师生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及相应条约对应的分数(一年级对分数没有概念,可以用笑脸、五角星等代替)。例如“课前服装”这一条是一分,课前组长检查,符合要求的在记录本上加一分,不符合要求的扣一分。因为课堂常规是师生共同制定的,所以學生都会自觉遵守。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有效方法之一。当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表扬,或给一个满意、赞许的微笑,或给一个好的分数以评定,或委以小组长、游戏引导人、比赛小裁判等角色。
  为了维持纪律,必要时也可采取惩罚措施。惩罚是指通过让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来影响并改变自己行为的手段。如我就经常采用压腿的方式来惩罚违纪的学生。惩罚的目的是制止违纪行为或预防违纪行为的产生或重犯。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挫折型,即暂时取消违纪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如当众批评、课后留下来、罚压腿等。在运用惩罚时,体育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并非刻意针对学生。教师还应注意: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不要以学生做不到的惩罚手段来威吓学生;坚决杜绝体罚。
  (三)因材施教
  体育课中师生的活动空间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比如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在最短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名字,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制止。教师在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违纪的程度、持续时间、原因、频率、普遍性(即类似的违纪行为是否在很多环境条件下都出现)、正常性(即违纪行为是否符合同龄人的一般心理特点)和对其他人的影响。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纠正措施。体育课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体育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以及体育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为了维持纪律,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素质,以自己的水平、能力和个性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在学生中树立真正的威信。体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到教学中,教师的这种情感会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应熟悉、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并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
  (四)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
  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较长的时候。因此,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与练习队伍;安排学生与学生、组与组、班与班的间距与方向。另外,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进行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的时间,减少等待时间。当学生人人有事可做时,违纪现象自然会大大减少。
  五、结语
  体育教师在维持好班级纪律的同时还要明确,教师权威与学生民主是统一的。
  首先,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确定教育目的,安排教育内容,运用教育手段,选择教育方法时,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熟悉和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差异,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次,教师和学生要相互信任。学生要信任教师,信任教师的人格和学识;教师要信任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相信他们经过努力都会取得成功。
  最后,教师要有责任、无偏见地为每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要尽量做到爱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偏爱一些学生,忽略一些学生。
  【参考文献】
  [1]丁祥干,张俊.“外行人”看体育课[J].运动,2011(01):64-65.
  [2]李凤武,王志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四步曲[J].考试周刊,2011(34):24-25.
  [3]郝少云.激励艺术在体育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1(02):90.
  [4]储小雷.小议体育课的有效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160.
  [5]董晓.体育教学风格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254.
其他文献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5%~33%.既往认为本病预后良好,但10~20年长期随访证实,其中约1/3的患者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1].IgA肾病的病理特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不但依赖细胞增殖和分化,也依赖于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又叫编程性死亡,是生物界重要的生命现象之一.
俗话说:十次车祸九次快,一次超速留祸害。这是无数次血的教训和经验的总结。那么,超速行车为什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呢?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为内皮细胞舒血管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它作为重要的信使分子,对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神经元兴奋与抑制,分化与增
目前的教育领域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初中历史教学要不断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寻求一条新的高效教学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初中历史教学带入历史发展的轨道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历史教学发展的大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教学品质,研究教学新策略,努力将我们的历史教学推向另一个高潮。  初中历史教学在现代教育大潮中越来越追求教学方式的新颖、教学成果的高效、教学内容的丰富等,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
自1922年首次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1](coronary myocardi-al bridges,MBs,肌桥)以来,MBs备受重视并屡见报道,尤其是临床大规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之后,学者们对MBs的发生、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