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7例SE患儿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SS)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蛋白、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
【机 构】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妇幼健康科研项目(F2017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7例SE患儿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SS)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蛋白、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CAR-T细胞临床试验治疗恶性淋巴瘤病人延续护理问题及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CAR-T细胞临床试验治疗的8例恶性淋巴瘤病人及8名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收集资料,提炼主题。结果:CAR-T细胞临床试验治疗恶性淋巴瘤病人延续护理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病人自我管理问题;②病人及家属存在多种负性心理体验;③家属在照顾过程中的问题;④随访过程中的问题。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包括:①希望医院提供更丰富的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相关信息及症状管理知识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化疗期间的症状群,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化疗期间排名前6的症状分别是疲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疼痛以及睡眠不安;探索性因子结果得出4个症状群,即疲乏-疼痛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不良反应症状群以及心理症状群,累计可解释76.25%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文化程度、疾病分期、化疗次数、是否有医保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为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
目的:构建适合重症监护室(ICU)病人早期康复运动的安全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半结构访谈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构建初始量表,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对初始量表的指标进行增减、修改、评价和内容效度检测,形成预评估量表。选取南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8名护士使用该量表对98例病人早期运动进行安全评估,测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最终量表由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比值是0.970;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能解释67.266%的变异量,因根据6个公因子将条目分类后无法合理命名,继
目的:探究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干预,比较两组训练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24周后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强于对照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中能有效提高病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共病病人护理依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微营养评定法简表对150例老年糖尿病共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糖尿病共病病人护理依赖得分为(55.02±9.45)分,发生率为70.0%。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糖尿病共病病人护理依赖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营养状况、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数量和抑郁状况。结论:老年糖尿病共病病人护理依赖处于较高水平,医务人员应以高龄、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抑郁老年糖尿病共病病人为重点人群,做好监测和干预,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