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下肢畸形手术顺序选择的初步经验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18例下肢多关节严重畸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手术治疗的初步经验,所有病人均有双侧人工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除两例同时行一侧髋、膝关节置换术外,其余病人均只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36.3个月,采用文献中现有的评分方法,发现所有病人的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作者认为,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畸形的过程中,疗效是肯定的,但中晚期并发症较多,最大限度地推迟手术,并减少手术关节数目,手术时应在手术顺序和术式选择上认真研究,只要髋关节尚未强直,不是影响病人生活自理的关键部位,而膝关节是影响下肢功能最重要的因素时,应先行膝关节置换术,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病人更应如此。

其他文献
作者采用镀银染色法对23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小腿肌肉的运动神经支配进行了观察,发现被选择的三组肌肉胫前肌、腓肠肌和腓骨肌运动神经支配均有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轴突和运动终板退变和再生。退变轴突局部增粗或变细,着色不均,退变终板变小,分枝不全,形状不规整,染色不均。再生包括轴突侧方分枝和终板发芽。在全部42个标本中,有13个标本TIR轴突终末支配比率增高,三组肌肉间异常运动终板差异不显著(P>0
期刊
期刊
本文是本所重组合异种骨(RBX)的系列研究之一。采用碱性磷酸酶和钙量测定,成骨量微机图像分析,对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含量不同的RBX诱导成骨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RBX诱导成骨能力与所含bBMP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5);RBX诱导成骨量是单植入同剂量bBMP时的2倍(P<0.05);还确定了实验中bBMP的活性单位。从而揭示了bBMP含量不同的RBX诱导成骨能力的差异及其下限,
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进行游离骨膜自体移植和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钻孔、移植骨膜和对照组的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和纤维组织。(2)修复组织平均数量,移植骨膜明显优于钻孔和对照组。(3)骨膜移植、钻孔和对照组修复组织来源分别为骨膜本身、髓腔和软骨下骨及与缺损毗连的软骨。初步结论:移植骨膜和软骨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