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吉鸿昌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鸿昌(1895—1934年),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共党员,抗日爱国将领。曾任宁夏省政府主席等职。1933年,参与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4年,组织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1934年11月被捕,后于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吉鸿昌,原名吉恒立,1932年4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首气贯长虹的诗作,就是一代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所作。
  1913年秋天,18岁的吉鸿昌抱着“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理想,到冯玉祥的部队当兵。他吃苦耐劳,智勇双全,随冯玉祥南征北战,从普通士兵递升至军长,战功赫赫。
  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战争。吉鸿昌率部参加,屡建奇功,他的部队被誉为“铁军”。1929年,甘肃的马仲英率军攻陷宁夏城(今银川市),省政府主席门致中逃往中卫。吉鸿昌奉命率主力反攻,两军激战数日,击败了马仲英部。
  战事结束不久,吉鸿昌继任宁夏省主席,他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口号,并亲任总指挥,精心规划宁夏建设。吉鸿昌率部进驻宁夏城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出榜安民,强调回汉团结,提出“本军所到之处,只问良莠,不问回汉”的正确主张,不准杀戮无辜、骚扰百姓,尊重回族群众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等。他还亲笔书写了“回汉一家”四个大字,悬挂在鼓楼上。
  吉鸿昌在宁夏主政期间,亲民爱民,省政府门庭若市,来见吉主席的百姓络绎不绝。不分回汉,不论贫富,吉鸿昌都热情接待,能解决的事当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就指示有关部门限期解决。为了让民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他主持创刊发行宁夏历史上第一张铅印报纸——《宁夏醒报》,报上辟有《读者来信》专栏,欢迎各界人士对地方行政工作加以评论,提出建议和批评,监督政府工作。宁夏各族人民都称赞他是“替老百姓办事的好主席”。那时,许多老百姓家里缺少耕牛,吉鸿昌就命令部队用军马帮百姓耕地。夏收时节,他亲自带警卫队到城郊帮助农民抢收小麦,农民十分感激,纷纷邀请吉主席到家里吃饭。吉鸿昌说:“你们的日子过得苦。我们军人吃老百姓的粮食,帮老百姓收麦子是应该的!”干完活吉鸿昌就带部队回城了,坚持不给老百姓添麻烦。
  吉鸿昌亲民爱民、廉洁奉公、平易近人的赤诚之心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给宁夏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宁夏的社会安定、地方经济和文教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0年冬,冯玉祥、阎锡山联合起来,与蒋介石展开了中原大战。冯玉祥急调吉鸿昌参战,吉鸿昌率军离开了宁夏。同年9月,冯玉祥的西北军战败。吉鸿昌为了保存实力接受蒋介石改编,就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不久,他被蒋介石派往光山、商城一带进攻鄂豫皖苏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吉鸿昌闻讯立即回国寓居天津,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不久,他整理出版了《环球视察记》,借以抒发他忧国报国的情怀。同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旧军人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1933年5月26日,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依靠苏联的武器支援并集合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等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北路前敌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地后,吉鸿昌又指挥部队收复多伦。
  1933年8月26日,吉鸿昌率领3000多人试图去商都同高树勋部会合,建立苏区,但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苏区因而无法建立。无奈之下吉鸿昌找到了方振武,准备一同进攻由国民革命军驻守的北平城。9月21日,吉鸿昌部行进到日军和国民党军交界的非武装区,日军飞机投放传单,要求吉鸿昌部队3日内离开,不然派兵剿灭。10月10日,吉鸿昌部进攻到北平附近的昌平时,被中央军伙同晋军、西北军包围,军队大部崩溃。
  为了保存抗日实力,吉鸿昌与方振武到国民党第三十二军驻地同商震谈判。不料,蒋介石却电令商震把吉鸿昌和方振武押送到北平审问。途中,吉鸿昌用计助方振武脱身。车行至北平城外,押送人员在吉鸿昌的感化下,冒险放走了他。
  1934年5月,吉鸿昌回到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选为主任委员,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他家三楼一角,设立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出版了机关报《民族战旗》。他的住宅也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因而被党内同志称为“红楼”。同年6月,吉鸿昌、南汉宸秘密与西安的杨虎城将军取得联系,并得到杨虎城的援助。吉鸿昌积极筹资购买武器,进行武装抗日反蒋的准备工作。吉鸿昌还亲自约集原西北军中具有反蒋思想的苏雨生、邢肇棠、雷中田等人来天津,由天津地下党组织集中开展秘密武装斗争训练,然后派往西北、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组织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军。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而受伤,后遭逮捕,并被引渡给北平军分会。敌人使出种种手段,对其刑讯逼供而未果。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下令,将吉鸿昌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临刑前,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做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那首充满浩然正气的就义诗。吉鸿昌声色俱厉地对国民党特务喝道:“我为抗日而死,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后也不能!共产党员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特务在吉鸿昌面前颤抖着举起枪时,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國主义!”“中国革命万岁!”
  2009年9月10日,吉鸿昌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9月1日,吉鸿昌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责任编辑:王 芳
其他文献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灯光璀璨、鲜花吐艳,4000余名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庆新中国70华诞,为史诗般的进步礼赞。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肯定新中国7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创造的巨大成就,深情号召我们在新的征程上高举团结的旗帜、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
期刊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十一前先后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大型文艺晚会、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和集体升国旗活动。国庆期间,全区各地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同一串串动人音符,奏响饱含家国情怀的壮美旋律。  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未来。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这深刻阐明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的人间奇迹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鲜明表达了我们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彰显了我们党的高远战略思维
期刊
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会议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荣誉奖牌:自治区健康示范社区、银川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四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和谐社区……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各类奖牌有30多个。这个昔日居民满意率不足20%的社区,如今已成为金凤区40多个社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实现了从传统社区向新型城市社区的华丽转身,社区服务更有温度,居民幸福更有质感。  思路一变天地宽  银新苑南社区曾是失地农民的村居,
期刊
2017年以来,贺兰县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以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目标,认真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依据全县“十三五”规划,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率先在宁夏实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项目,投入专项资金120万元,建成居安社区分馆、天鹅湖社区分馆、如意湖社区分馆、欣荣村分
期刊
2019年9月3日,全国党刊全媒体江西行联合采访团走进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和星星之火燃起的地方井冈山。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一路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西革命老区的沧桑巨变。  小脐橙铸就致富大产业  青山绿水间,赣南脐橙基地就建在这里,绿色的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蜿蜒数公里,一眼望不到边,这就是瑞金市黄柏乡最亮眼的名片——坳背岗万亩脐橙
期刊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固原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高标准开局、严要求落实、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做好前期准备,在靠前谋划上下功夫  固原市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和对宁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眼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认真谋
期刊
吴忠市把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先学先改、即知即改,推动主题教育扎实深入开展。  坚持不等不靠,突出“先”字抓基础  着眼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布好局、开好头、起好步,及时成立组织机构、深入调查研究、坚持边查边改,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一是组织机构“先立”。坚持提前谋划、有序推进,成立了全市主
期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秋日,记者沿盘山公路驱车前往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走进李士村,诗人孟浩然笔下美丽恬静的农家景象呈现在记者眼前,让人心生感慨。  近年来,李士村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同时,同步推进乡村振兴,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保障。2018年,隆德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奋进中的李士村紧抓机遇,聚力乡村振兴,培育致富产业,发展壮大
期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刊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更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刊编辑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时代使命的践行者,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对党刊编辑记者的具体要求,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