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定县杨柳村人群土源性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来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了解贵州省普定县杨柳村村民土源性蠕虫感染现况,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该村常住人口进行肠道寄生蠕虫的调查。共调查了924人,总感染率为57%(527/924)。其中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45%、1.62%和28.25%。5岁以下幼儿感染率最高,60岁以上成人感染率最低。杨柳村人群土源性蠕虫感染率及蛔虫、鞭虫感染率均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急需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以控制寄生虫病流行。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对脑囊虫病的疗效,将确诊为脑囊虫病者分为2组,第1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总量310mg/kg,分7d、每日3次口服,共5个疗程,每疗程间歇3个月;第2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
2010年9月中下旬在四川省峨眉县峨眉山(29.5°N,103.3°E)西南麓进行了挥网采集,获得蠓类2亚科10属11种,其中有2个新种:峨眉裸蠓(Atrichopogon emeiensis Deng,Liao et Yu sp.no
为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感染抵抗型DBA/2小鼠的脾巨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Giemsa薄血膜染色,光学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感染率,观察巨噬细胞
本文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鳃上的1种锚首虫科、锚首虫亚科、锚首虫属的鲈锚钩吸虫Ancyrocephalus percae Eegens,1966.所获标本与Eegen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其在血吸虫病防治和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步深入。本文就GIS在血吸虫病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本文以核基因组的功能蛋白丙酮酸∶NADP^+氧化还原酶(pyruvate∶NADP^+ oxidoreductase,PNO)编码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对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隐孢子虫虫株进行扩增测序,用ClustalX 1.
为评价日本血吸虫感染者血清中特异性IgG4的诊断和疗效价值,本研究以SEA为抗原,胶体金.抗人IgG4单抗结合物为检测标记物,以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急性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
福建的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种类丰富,存在许多虫媒病的自然疫源地或流行区。在进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同时,应密切关注虫媒传染病及其传播媒介,加强监测和检疫,以保障海峡西岸经
为了解疟疾媒介对DDT和溴氰菊酯抗药性,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以区分剂量判定抗性级别,以半数致死量确定抗性程度。结果显示湖北京山、安陆、孝昌
在数据中心网络(DCN)中,为了实现BCube拓扑与基于环的应用的对接,利用互连网络与组合数学的知识,研究了在BCube中嵌入环(ring)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异维环组和递归化的算法。该算法找到了BCube(n,k)(n为偶数且k≥1)(简记为B(even,k≥1))中的Hamilton圈,能保证嵌入图的膨胀率是1;而且在BCube中的switch发生故障时,相对其他环嵌入算法,嵌入的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