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改变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临床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 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采用 CA-530凝血仪测定抗凝血酶 -III抗原及活性 ( AT-III∶ Ag, AT-III∶ C) 、蛋白 C抗原及活性 ( PC∶ Ag, PC∶ A) 、凝血酶原时间 (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APTT);ELISA法测定 D-二聚体 ( D-dimer);SLT SPECTRA酶标仪以 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 A( FPA) 、凝血酶原片段 1+ 2( F1+ 2);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 t-PA∶ A)
其他文献
患者女,17岁,因面部寻常痤疮外用 2% 氯甲醑 (成分氯霉素、甲硝唑、 75% 乙醇 ), 每日 4次;口服西咪替丁 0.2, 每日 3次 . 患者外用氯甲醑 3次后感面部瘙痒,刺痛,未引起注意
患者女,30岁,已婚,有非婚性生活史 . 半年前阴部出现米粒大赘生物,且逐渐增大,行走磨损并出血,近日阴部赘生物增多 . 皮肤科情况,尿道至外阴可见 10cm× 6cm菜花样或椭圆
报告1例类脂蛋白沉积症.14岁男性,头面、四肢、腰部反复发生红斑、水疱、疤痕,伴声音嘶哑12年.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真皮乳头层血管壁和汗腺周围有透明蛋白样物质沉积,PAS染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