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 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无从下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我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培养作文兴趣
1、即发生即写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写作文的兴趣,也就写不出好作文。即使挤牙膏挤出来,这样的作文也一定是干瘪瘪的,没有血肉的,没有丰富情感的,没有灵魂的。所以对作文的兴趣很重要。那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学生害怕作文。我曾问过我班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学生回答:“我写不出来,感觉没事可以写。”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首先就是要消除学生这种恐惧心理,再培养兴趣。我具体是这样做的:经常和全班学生谈话,谈的就是我们班上发生的事,学校发生的事,现发生就现谈,谈话的时候多关注那些不爱说话,害怕写作文的学生。然后让学生写发后的事。这样即发生即写,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东西可写。久而久之这样训练,学生也就不感到害怕了,因为他们有话可写呀。
2、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人和事千姿百态,形形色色。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我们四年级有篇课文《生命 生命》,在上这一课时,学生感悟很深。特别是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最后两句时,我和学生谈了很多。句子是:“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对这两句话进行了引导,引导学生想身边的人和事,再想想自己和同学。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我认为学生谈的很好以后,让学生写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的作文。这次作文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的感悟都感觉不是一个小学生能够感悟到的。我班田杨在作文的最后写了这样一段话: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可是,付出却是没尽头的。我要将自己有尽头的生命,投入到无尽头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朱倩熠同学在举了身边的亲人打麻将的例子后是这样写的:亲人们在麻将桌上将生命流逝,将生命虚度。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让它白白流逝,要让自己活得有意义、要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样的经常和学生联系生活谈感悟,让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中得到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学生兴趣盎然,真正的激发了写作兴趣。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小学生作文,首先面临着一个问题,不知道写什么,无写作题材,学生平时生活比较单调,再加上他们不知道观察,不会捕捉,不懂收集,有时让一些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悄悄地从他们身边溜走。当需要写的时候又“无话可说”,于是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来激发表达欲望,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如: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在元旦时开个联欢会,然后写出精彩过程和感受;三八妇女节亲自给妈妈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妈妈;植树节在房屋后种棵小树;儿童节更可大做文章等等。通过节日巧安排,在让学生节前,每个人设想活动方案,并写出计划,节日安排精心的活动;节后,根据个人的感受写一写《 的节日》。
再如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因为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的共性是喜欢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学生有了深刻体会再让学生写作,这样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作文就在心中。比如我班在去年的运动会上,和同年级的另一个班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学生亲自参与了,有了一手材料,他们按赛前、赛时、赛后情节来写,写得有声有色。
三、多读书,勤积累,读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课外的文章也行。)有意识地让他们多记住一些东西,还经常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他们多读书,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并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作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摘录下来,还可以写出自己读后感受。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每周一检查读书笔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也丰富了起来,作文中不断有新词好词出现。尤其是我班罗佳同学,她平时喜欢读书,把自己读书所得巧用到自己的作文上,她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写得好。
四、整合学科教学,拓宽写作路子
作文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是语文学科的事,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辅导课。而且要随时注意同其他学科的结合,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写作。如在上劳技课《冷拼盘》或《缝布包》时,教师在讲解示范完操作要领学生独立操作完以后,教师又及时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由于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感受特别深,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指导,学生写起来特别顺手。
美术、体育、自然、音乐等学科,都可以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如做完了一个体育游戏就可让学生写一写;做完了“鸡蛋浮起来了”,“烧不掉的手帕”实验之后同样可指导学生趁兴写一写。
总之,教师要善于观察、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利用其他学科的素材,服务于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描绘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感受学习的快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始终相信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 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无从下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我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培养作文兴趣
1、即发生即写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写作文的兴趣,也就写不出好作文。即使挤牙膏挤出来,这样的作文也一定是干瘪瘪的,没有血肉的,没有丰富情感的,没有灵魂的。所以对作文的兴趣很重要。那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学生害怕作文。我曾问过我班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学生回答:“我写不出来,感觉没事可以写。”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首先就是要消除学生这种恐惧心理,再培养兴趣。我具体是这样做的:经常和全班学生谈话,谈的就是我们班上发生的事,学校发生的事,现发生就现谈,谈话的时候多关注那些不爱说话,害怕写作文的学生。然后让学生写发后的事。这样即发生即写,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东西可写。久而久之这样训练,学生也就不感到害怕了,因为他们有话可写呀。
2、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人和事千姿百态,形形色色。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我们四年级有篇课文《生命 生命》,在上这一课时,学生感悟很深。特别是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最后两句时,我和学生谈了很多。句子是:“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对这两句话进行了引导,引导学生想身边的人和事,再想想自己和同学。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我认为学生谈的很好以后,让学生写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的作文。这次作文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的感悟都感觉不是一个小学生能够感悟到的。我班田杨在作文的最后写了这样一段话: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可是,付出却是没尽头的。我要将自己有尽头的生命,投入到无尽头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朱倩熠同学在举了身边的亲人打麻将的例子后是这样写的:亲人们在麻将桌上将生命流逝,将生命虚度。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让它白白流逝,要让自己活得有意义、要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样的经常和学生联系生活谈感悟,让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中得到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学生兴趣盎然,真正的激发了写作兴趣。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小学生作文,首先面临着一个问题,不知道写什么,无写作题材,学生平时生活比较单调,再加上他们不知道观察,不会捕捉,不懂收集,有时让一些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悄悄地从他们身边溜走。当需要写的时候又“无话可说”,于是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来激发表达欲望,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如: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在元旦时开个联欢会,然后写出精彩过程和感受;三八妇女节亲自给妈妈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妈妈;植树节在房屋后种棵小树;儿童节更可大做文章等等。通过节日巧安排,在让学生节前,每个人设想活动方案,并写出计划,节日安排精心的活动;节后,根据个人的感受写一写《 的节日》。
再如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因为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的共性是喜欢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学生有了深刻体会再让学生写作,这样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作文就在心中。比如我班在去年的运动会上,和同年级的另一个班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学生亲自参与了,有了一手材料,他们按赛前、赛时、赛后情节来写,写得有声有色。
三、多读书,勤积累,读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课外的文章也行。)有意识地让他们多记住一些东西,还经常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他们多读书,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并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作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摘录下来,还可以写出自己读后感受。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每周一检查读书笔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也丰富了起来,作文中不断有新词好词出现。尤其是我班罗佳同学,她平时喜欢读书,把自己读书所得巧用到自己的作文上,她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写得好。
四、整合学科教学,拓宽写作路子
作文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是语文学科的事,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辅导课。而且要随时注意同其他学科的结合,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写作。如在上劳技课《冷拼盘》或《缝布包》时,教师在讲解示范完操作要领学生独立操作完以后,教师又及时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由于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感受特别深,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指导,学生写起来特别顺手。
美术、体育、自然、音乐等学科,都可以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如做完了一个体育游戏就可让学生写一写;做完了“鸡蛋浮起来了”,“烧不掉的手帕”实验之后同样可指导学生趁兴写一写。
总之,教师要善于观察、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利用其他学科的素材,服务于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描绘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感受学习的快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始终相信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