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道主义教育思想融入课堂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道主义教育思想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教育要面向人,尊重儿童人格,解放儿童个性。合作教育学派的理论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之上,强调儿童个性培养,倡导师生合作教学,致力于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
   作为合作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阿莫纳什维利,他反对苏联一贯以来的权利主义教育,他认为这种过分强调教师权威、不尊重儿童独立人格的强迫式教育方式,实际上是教育者的一种利己主义行为,无利于儿童的潜能发展,对儿童的个性是一种摧毁。基于人道主义教育原则,阿莫纳什维利在自己的教育实验班中用一种平等关爱的态度与孩子们学习、交流,成为孩子们信任的老师和朋友,建立了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成功做到了将人道主义教育思想融入课堂与学校生活。
   一、人道主义教育思想的起点:热爱和理解儿童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对儿童的热爱和理解应是教师的首要原则。他把热爱儿童作为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这种爱应该是平等、无差别的,不管儿童是听话的、调皮的、勤奋的、贪玩的,教师的爱应该是一样的。但他也意识到,作为一个教师光有热爱儿童的情感还不够,重点在于“教师要掌握体现这种爱的艺术”,即“教育和教学过程的艺术”[1]。
   如何才能体现这种爱的艺术?在书中,阿莫纳什维利用音乐来比喻学校生活,每一个学日好比是一部交响乐,教师就是指挥家,要学会运用语言、手势、动作等来演奏,要把课程安排当成交响乐乐章来设计,把认识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艺术过程。他将这种爱的艺术贯彻到他的教学之中,会为了一句“孩子们,你们好”的招呼,反复练习,寻找最合适的语气;会根据课程内容来调整说话的态度、声调和语速,在进行语言练习时“说得很慢,声调拖得很长,声音很轻”[2],在进行图形学习时,声调则变得愉快。除了运用语言的指挥棒外,教师在课堂上的动作手势也是“演奏乐章”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注意自己的站姿,用手势来引导课堂进度。音乐的语言、手势和动作使得阿莫纳什维利的课堂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孩子们在愉悦欢快的环境中学习,爱的艺术充满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谱写了一个个学日的乐谱。
   除了热爱儿童外,阿莫纳什维利还提出要理解儿童,这种理解指的是教师能够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从儿童的认识出发,去理解儿童的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他重视儿童的童年,认为真正的童年应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从一个质的状态到另一个更高水平的质的状态的过渡的人生”[3],这是儿童发展所需要的,但儿童自身无意识也无能力完成这一过程,这就需要成人的帮助。
   如何让儿童在童年更好地成长?阿莫纳什维利认为,首先教师要重视儿童成长感的培养,通过一些活动让儿童体悟自己的成长过程,获得良好的成长体验。比如可以让儿童回忆自己“在小孩子的时候”发生的好笑的事情,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可以带领儿童观察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让儿童在关怀更年幼孩子们的过程中,体会年长者的义务等。其次,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注重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也就是使儿童的生活在课上得到继续。真正的课堂不能让儿童抛弃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不能让儿童只关注知识学习,而是应该突出儿童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主要之点并加以深化。最后,教师要学会倾听,要每天学会抽出时间聆听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这种倾听与分享不但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好地平静下来。在倾听的同时,也要结合孩子们的经验对他们进行品德和知识教育。
   二、课堂上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与儿童共同教学
   人道主义思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在教学之中,师生之间也应该是平等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阿莫纳什维利采用了师生合作教学的方式,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阿莫纳什维利重视教学过程中儿童的参与和反馈,他认为“经常问孩子们,我们的课上得怎么样,让他们给我提出建议,他们希望在课上怎样工作,这是不坏的”[4],因此他定下“以儿童为师,上与儿童共同工作的快乐的课”的目标。儿童的感受与反馈成为阿莫纳什维利不断改进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的重要方法,在阿莫纳什维利这里,儿童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还成了教学过程的创造者和改进者。
   另一方面,阿莫纳什维利还会通过不断地“犯错”让儿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一次数学课上,阿莫纳什维利故意用自信、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这挺简单!2 8
其他文献
夏日炎炎的早晨,我和妈妈一起来到赣西边陲莲花县荷花博乐园驻足赏花。  望着连片的荷花,景色真美呀!水池里一朵朵淡粉色的荷花好似一朵朵水晶。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朵朵荷花折射出一道道绚丽的光彩。粉粉的花蕊外裹着一层层花瓣,那包裹起来的花蕊好像一个个沉睡的小娃娃。瞧!可爱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露出了笑脸,还有的只露出花骨朵,它们可真是千姿百态啊!从远处看,荷花也非常美丽,就像那翡翠上镶了几颗粉红色的
《全球化语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是由郭英剑主编的一部有关英美文学教学的论文集。该论文集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改革和发展,第二部分是英美文学教学的对策、实践和人才培养,第三部分从文学理论、文学教育的角度讲英美文学教学,第四部分从文学课程、文本阅读的角度讲英美文学教学,第五部分是关于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第六部分论述批判性思维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六个部分相辅相成,涵盖了
【摘 要】 小学习作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而“写什么”是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习作教学的主体,是习作教学的灵魂。一篇好的习作应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彰显学生的个性,生发学生的智慧。鉴于此,关注学生习作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用多种习作形式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心声呢?我认为开放课堂习作内容,让课堂充满活力,把习作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放飞学生的
爱美的菊花,  烫了头发。  卷卷的头发,  蓬蓬的,  软软的,  漂亮极了。  蝴蝶小妹来了,  看见菊花烫了鬈发,  也去烫了一个。  瞧!  卷卷的触角,  像极了菊花的头发。
在我房间的书桌上,放着一只可爱的小熊存钱罐,它的质地是塑料的。  小熊天蓝色的身子上有几块红点,头上有两只圆耳朵,眉毛弯弯的,还戴着一副白色的框架眼镜,看上去可有学问了!小熊存钱罐的身子胖乎乎的,像个大肉丸一样,四条又粗又短的腿像四根矮柱子,又圆又短的小尾巴紧紧地贴在屁股上,可爱极了。  我和姐姐经常把省下来的零用钱放进小熊的肚子里。日积月累,不到半年时间,小熊存钱罐就已经被我们塞满了。每当我需要
我们的周围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的人喜欢鲜艳的玫瑰,有的人喜欢青翠的苍松,但我最喜欢的是肉嘟嘟、粉嫩嫩的多肉植物。  我家的阳台上有个三层的木质花架,上面密密麻麻地种满了可爱的小多肉,它们可都是我的好朋友呢,现在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吧!  你看这一棵,叶子肥肥厚厚的,边沿围着一圈红色的锯齿,看上去就像一只只小熊的脚掌,它的名字叫“熊童子”。你再看这一棵,它的叶子长长的,上面布满了灰白色的小绒毛
今天是清明節,太阳公公已经等我们跟它出去玩了,但是我觉得今天还是会下雨,因为民间谚语说: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我看了下天,天边是亮的,应该会下雨。不过好不容易有个小长假,趁着还没变天,我们一家人决定到阆中古城游玩。  我们坐着绿皮火车来到古城。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泥巴墙、青瓦,别有一番韵味。银杏树的叶子刚刚发芽,小小的叶片在风里像一双双摇摆的小手,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在古镇感觉时间都变慢了
一列火车缓缓从锡城驶来,这是一列只有四节车厢的火车,它的名字叫“四季”。我们搭上这列火车,在不同的车厢体验着不同的感受。  “春车厢”让我们感觉很温暖,在这里能听到百鸟争鸣、泉水叮咚的声音,能看到桃花笑春风、春水碧于天的景象。  当我们还沉浸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世界里时,“夏车厢”已经迫不及待地奔向我们。在这里可以聆听知了小妹悦耳的歌声,可以观赏荷花仙子曼妙的舞姿??  不知不觉,“秋车厢”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