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必须做好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问题。建设工程的监理可以概括为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为此,本文就其具有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提高建设工程的监理水平。
关键词:建设监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实施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以及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建设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投资、安全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在新时期下,建设工程的监理可以概括为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所谓三控制即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以及进度和安全控制,两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一协调就是技术协调和组织协调。下面,就这些内容分别进行讨论。
1 监理三控制
1.1 质量控制
(1)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质量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监理规定程序报送开工申请书及相关施工技术文件,经监理批准后才能开工。施工建设单位必须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同时保证监理的正确意见被采纳吸收,以实现事前控制。监理工程师认真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公审,对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进行审查。
(2)控制进场材料和施工机构设备质量
做好现场工程原材料、构配件的检测验收,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机构设备进行监控,检查施工机构设备的型号、数量和招标函所列的型号、数量是否吻合,其分批进场的时间能否保证正常施工进度,机构设备必须安检后取得合格证才可使用。
(3)做好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实施状况监控,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转是否良好,是否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班组方案交底,工序间是否进行交接验收。如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对土建专业的钢筋、预埋件、安装各专业(水、电、空调、消防电梯)预留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防止遗漏。对于各工序的产出品和重要的部位,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的向监理工程师递交“质量验收通知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于施工中的质量缺陷,監理工程师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4)现场旁站监理、工地巡视和工地现场办公连环把关
我们做到现场旁站责任到人、工地巡视形成制度、工地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问题, 运用这种连环把关, 实行工程质量全面监控。我们对隐蔽工程、台涵背回填、混凝土施工、板梁预制都做到了分兵把守、责任到人, 实行了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旁站监理, 有详细、真实的现场记录, 同时坚持驻地、副驻地和专业监理工程师每天上路巡视的制度, 发现的问题, 及时发出指令进行整改, 并发出质量通报、质量快讯; 坚持了每月召开工程质量进度会议, 对各标段质量问题进行讲评, 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 同时还经常性地召开工地现场协调会。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消除质量隐患, 对重要及隐蔽部位都建有专项档案, 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 坚决推倒重来, 确保工程创优。
在竣工验收阶段对项目分项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工程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即检查各项内容是否有疏漏,保证工程的完整性。
1.2 投资控制
(1)根据承包合同和项目总概算,确定投资控制项目,并将施工阶段的投资总额按合同段、按施工阶段、按专业分解,拟定投资控制计划,编制资金施工计划,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预测,提出防范措施。
(2)按合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严格管理各项工程款的支付,定期将投资计划和实际支付作比较,制定严格的索赔管理细则作为合同的补充条件;按照业主的专业委托,审查施工预算、决算。
如某工程,建筑面积3.2万m2,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桩基、围护、地下室、上部结构及建筑总体结算进行了严格审价,施工单位上报总额为63,390,805元,审定总额为58,997,251元,其中建筑总体上报额为24,722,413元,审定额为22,685,286元,核减额为8.24%。实事求是是严格审核的结果,既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也未让施工单位吃亏,真正体现了建设监理的作用。
1.3 进度控制
为使各合同段的施工过程有条不紊, 有章可循, 驻地办采取的主要进度控制措施是:
(1)实行网络计划管理, 科学合理地划分总体、年度、季度、月度施工任务我们要求承包人制定详细的施工网络图, 驻地办随时用网络图检查工程进度, 通过施工网络图的检查, 不但了解了各个工序施工时间延长或缩短的具体时间, 而且直观反映了关键线路有无改变, 从而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和应抓住的主要环节, 以便要求承包人修改施工计划, 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
(2)坚持依据工期目标编制总体、年、季、月、旬度计划, 实行目标管理我们及时下达总体、年、季、月、旬度施工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提出具体的要求, 各级监理人员根据计划任务, 督促检查承包人的人、机、料的配备情况及计划执行情况, 每次进行检查落实、配合指挥部进行季度评奖, 对质量好、进度快的承包人进行奖励, 对进度滞后的承包人分别召开现场工地会议, 层层分解旬度计划, 落实每日工作安排, 并签订责任目标, 对未完成责任目标的进行处罚, 及时做到奖惩兑现, 准确有效把握住施工运行动态,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进度的如期完成。
(3)及时调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各承包人素质参差不齐, 机械、人力的变化, 技术管理水平不一, 给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带来困难。因此, 驻地办各级监理人员加强主动监理, 及时获得施工进度的有关信息,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关键线路上的工程是否可能受到影响, 经常召开碰头会, 以便及时解决计划进度受阻的有关问题, 并根据实际完成的进度, 随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订, 同时, 进行对比分析, 督促承包人加强施工措施, 调整计划, 以确保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2 监理两管理
2.1 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延期与索赔、业主和承包商的违约及延误、工程变更、转让与分包、保险、争端与仲裁及召开各种工地会议,督促业主及承包商妥善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事项和法定承诺。合同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如处理不当,就可能直接涉及业主和承包商的切身利益, 形成商务纠纷。驻地办在合同管理方面主要做到“三坚持”。
(1)坚持独立而公正地对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作出判断, 并对其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通过实事求是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创造性的发挥合同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 协调处理好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确保施工合同条款的全面履行。
(2)坚持督促承包人严格履行施工合同我们根据合同, 认真检查承包人的人、机、料的配备情况, 对人、机、料配备不满足合同要求的承包人限期整改并督促落实, 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3)坚持合同管理程序化驻地办制定工程变更、工程延期、费用索赔、争端与仲裁、违约、分包、转让与指定分包、保险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要求驻地办各级监理人员及承包人严格按程序办理各项事宜。
2.2 信息管理
(1)为了促进信息管理、驻地办主要做到“五及时”: 及时传递工作文件、工作通知单和工作联系单, 做到及时签收、及时呈阅、及时下达、及时转发或呈报。全体监理人员大会或专业工程师级会议将上级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到全体监理人员。
(2)及时收集工程进度数据, 及时汇编旬度、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 通过月度报表、及时上报。
(3)及时整理测量、试验、检验资料, 并分类归档。
(4)及时撰写宣传报道。通过“五及时”, 促进了工程信息管理, 提高了监理工作效率, 适应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3 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3.1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图纸会审和交底也是做好技术协调的重要工作。
3.2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
3.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4 结语
总之,建设监理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实施,能有效的把握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安全,并加强合同和信息监管,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使建设监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的轨道,保证了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黄小明,陈雪玲,邓秋雯.浅谈监理工作中的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04期
[2] 曾文权.浅谈如何做好工程监理工作[J].广东科技.2007年第S2期
关键词:建设监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实施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以及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建设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投资、安全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在新时期下,建设工程的监理可以概括为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所谓三控制即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以及进度和安全控制,两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一协调就是技术协调和组织协调。下面,就这些内容分别进行讨论。
1 监理三控制
1.1 质量控制
(1)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质量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监理规定程序报送开工申请书及相关施工技术文件,经监理批准后才能开工。施工建设单位必须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同时保证监理的正确意见被采纳吸收,以实现事前控制。监理工程师认真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公审,对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进行审查。
(2)控制进场材料和施工机构设备质量
做好现场工程原材料、构配件的检测验收,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机构设备进行监控,检查施工机构设备的型号、数量和招标函所列的型号、数量是否吻合,其分批进场的时间能否保证正常施工进度,机构设备必须安检后取得合格证才可使用。
(3)做好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实施状况监控,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转是否良好,是否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班组方案交底,工序间是否进行交接验收。如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对土建专业的钢筋、预埋件、安装各专业(水、电、空调、消防电梯)预留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防止遗漏。对于各工序的产出品和重要的部位,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的向监理工程师递交“质量验收通知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于施工中的质量缺陷,監理工程师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4)现场旁站监理、工地巡视和工地现场办公连环把关
我们做到现场旁站责任到人、工地巡视形成制度、工地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问题, 运用这种连环把关, 实行工程质量全面监控。我们对隐蔽工程、台涵背回填、混凝土施工、板梁预制都做到了分兵把守、责任到人, 实行了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旁站监理, 有详细、真实的现场记录, 同时坚持驻地、副驻地和专业监理工程师每天上路巡视的制度, 发现的问题, 及时发出指令进行整改, 并发出质量通报、质量快讯; 坚持了每月召开工程质量进度会议, 对各标段质量问题进行讲评, 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 同时还经常性地召开工地现场协调会。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消除质量隐患, 对重要及隐蔽部位都建有专项档案, 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 坚决推倒重来, 确保工程创优。
在竣工验收阶段对项目分项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工程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即检查各项内容是否有疏漏,保证工程的完整性。
1.2 投资控制
(1)根据承包合同和项目总概算,确定投资控制项目,并将施工阶段的投资总额按合同段、按施工阶段、按专业分解,拟定投资控制计划,编制资金施工计划,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预测,提出防范措施。
(2)按合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严格管理各项工程款的支付,定期将投资计划和实际支付作比较,制定严格的索赔管理细则作为合同的补充条件;按照业主的专业委托,审查施工预算、决算。
如某工程,建筑面积3.2万m2,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桩基、围护、地下室、上部结构及建筑总体结算进行了严格审价,施工单位上报总额为63,390,805元,审定总额为58,997,251元,其中建筑总体上报额为24,722,413元,审定额为22,685,286元,核减额为8.24%。实事求是是严格审核的结果,既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也未让施工单位吃亏,真正体现了建设监理的作用。
1.3 进度控制
为使各合同段的施工过程有条不紊, 有章可循, 驻地办采取的主要进度控制措施是:
(1)实行网络计划管理, 科学合理地划分总体、年度、季度、月度施工任务我们要求承包人制定详细的施工网络图, 驻地办随时用网络图检查工程进度, 通过施工网络图的检查, 不但了解了各个工序施工时间延长或缩短的具体时间, 而且直观反映了关键线路有无改变, 从而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和应抓住的主要环节, 以便要求承包人修改施工计划, 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
(2)坚持依据工期目标编制总体、年、季、月、旬度计划, 实行目标管理我们及时下达总体、年、季、月、旬度施工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提出具体的要求, 各级监理人员根据计划任务, 督促检查承包人的人、机、料的配备情况及计划执行情况, 每次进行检查落实、配合指挥部进行季度评奖, 对质量好、进度快的承包人进行奖励, 对进度滞后的承包人分别召开现场工地会议, 层层分解旬度计划, 落实每日工作安排, 并签订责任目标, 对未完成责任目标的进行处罚, 及时做到奖惩兑现, 准确有效把握住施工运行动态,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进度的如期完成。
(3)及时调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各承包人素质参差不齐, 机械、人力的变化, 技术管理水平不一, 给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带来困难。因此, 驻地办各级监理人员加强主动监理, 及时获得施工进度的有关信息,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关键线路上的工程是否可能受到影响, 经常召开碰头会, 以便及时解决计划进度受阻的有关问题, 并根据实际完成的进度, 随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订, 同时, 进行对比分析, 督促承包人加强施工措施, 调整计划, 以确保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2 监理两管理
2.1 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延期与索赔、业主和承包商的违约及延误、工程变更、转让与分包、保险、争端与仲裁及召开各种工地会议,督促业主及承包商妥善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事项和法定承诺。合同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如处理不当,就可能直接涉及业主和承包商的切身利益, 形成商务纠纷。驻地办在合同管理方面主要做到“三坚持”。
(1)坚持独立而公正地对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作出判断, 并对其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通过实事求是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创造性的发挥合同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 协调处理好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确保施工合同条款的全面履行。
(2)坚持督促承包人严格履行施工合同我们根据合同, 认真检查承包人的人、机、料的配备情况, 对人、机、料配备不满足合同要求的承包人限期整改并督促落实, 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3)坚持合同管理程序化驻地办制定工程变更、工程延期、费用索赔、争端与仲裁、违约、分包、转让与指定分包、保险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要求驻地办各级监理人员及承包人严格按程序办理各项事宜。
2.2 信息管理
(1)为了促进信息管理、驻地办主要做到“五及时”: 及时传递工作文件、工作通知单和工作联系单, 做到及时签收、及时呈阅、及时下达、及时转发或呈报。全体监理人员大会或专业工程师级会议将上级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到全体监理人员。
(2)及时收集工程进度数据, 及时汇编旬度、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 通过月度报表、及时上报。
(3)及时整理测量、试验、检验资料, 并分类归档。
(4)及时撰写宣传报道。通过“五及时”, 促进了工程信息管理, 提高了监理工作效率, 适应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3 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3.1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图纸会审和交底也是做好技术协调的重要工作。
3.2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
3.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4 结语
总之,建设监理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实施,能有效的把握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安全,并加强合同和信息监管,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使建设监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的轨道,保证了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黄小明,陈雪玲,邓秋雯.浅谈监理工作中的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04期
[2] 曾文权.浅谈如何做好工程监理工作[J].广东科技.2007年第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