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使用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随机选取64位急性脑梗死患者伴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奇偶法分为两组,即32名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康护护理,另32名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下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护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更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康护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5.114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发生率高且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经常伴随的各种并发症如肢体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是患者脑部血管阻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缺血性坏死[1]。但在早期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其预后身体康复,还能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基于此,本院对于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护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0月随机选取64名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护理对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32名患者为观察组,另32名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2名,女10名,年龄43-68岁,平均(60.23±6.78)岁。对照组男18名,女14名,年龄41-67岁,平均(58.43±7.98)岁。对比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以保证病人呼吸通畅。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方式有:(1)术后患者卧床休养期间,定时更换病人体位,并注意保护受压部位,保障该部位血流通畅,进而预防褥疮。与此同时,对病人肢体进行按摩护理,以提升其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此外,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伸展运动、坐起锻炼,对于无法自行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帮助其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以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2)术后3日之后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借助相关器械进行下床慢走、行走、独立坐起等锻炼,但注意锻炼强度、锻炼时间要循序渐进增加,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3)术后7日之后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先进行良肢锻炼,再进行患肢锻炼。但患者锻炼期间护理人员要全程协助、指导,以免病人意外跌倒摔伤。(4)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病情的影响下,其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严重打击,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康复护理的顺利開展,还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为此,主动和病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掌握病人心理变化,进而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5)环境护理:保证病房内环境整洁,并清理掉病房内障碍物,或者妥善放置各物品,以免患者康复锻炼时意外摔倒,而影响肢体功能康复。
  1.3观察指标
  护理4周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上肢功能(满分70分)、下肢功能(满分80分)等评分,用Fugl-Meyer运动积分分析,得分越高代表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得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分析,计算资料用±表示,并用t值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是中老年人,若不给予有效治疗,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危及病人的生活质量。但在早期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其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进而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2]。
  既往,临床上常给予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该护理模式比较被动,会忽视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护理[3]。所以,目前常使用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施护,包括术后不同时间肢体锻炼、心理护理等措施,其中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病人负面情绪,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有利于其肢体功能康复。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能让患者正确、规范进行肢体锻炼,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进一步改善[4]。环境护理能让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环境内进行锻炼,避免患者康复锻炼时意外摔伤,影响其肢体功能康复。据本次试验数据显示,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等改善情况明显,均比实施常规护理取得的效果要更好。说明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尤为重要,能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
  综上叙述,对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曲丽娜.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1):175-177.
  [2]覃艳杰.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2019,000(010):341.
  [3]王玉霞,樊静.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9,043(010):1661-1663.
  [4]赵丙杰.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8(02):6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科肿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妇科实习护士8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成两组,一组设为参照组,一组设为研究组,分别在肿瘤护理带教中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模式以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并对不同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P<0.05),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践考核成绩均较高,与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直肠癌患者6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31例)、研究组(31例),参照组实施院内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院前HAMA评分、HAMD评分及ESCA量表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研组HAMA、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德国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比两组干預后的效果。结果:经分析,较之常规组,干预组的心功能分级优(P<0.05);相比于常规组,干预组的心律失常、护理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循证护理,患者的症状改善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治疗的58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手术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CCU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我院收治的CCU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至11月间,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37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其余37例设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标准化护理程序,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泌尿外科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患者采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干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共计54例,收治患者的诊疗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2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品管圈质量管理干预模式组)与②组(泌尿外科普通护理管理干预组),各27例,试探讨分析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护理工作质量的具体比较情况。结果:①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03月至2020年09月期间选取80位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位,对两组病人使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可知,研究组病人的总有效率(92.50%)比对照组(67.50%)高,研究组病人的遵医行为指标比对照组好,P<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对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安宁疗护与中医护理模式结合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接受晚期肺癌治疗的患者,共计6例,收治患者诊疗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1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安宁疗护联合中医护理模式干预组)与②组(晚期肺癌普通护理干预组),各3例,试探讨分析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疼痛请以及具体的护理效果比较情况。结果:①组患者在采用该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利用随机数据法抽取我院手术室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行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家庭預防护理及保健对小儿哮喘产生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19.10~2020.10纳入的120例小儿哮喘患儿分作参考组和试验组(n=60),普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试验组予以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试验组肺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参考组,P80分为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60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