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jhvherjknv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美育;心灵;意境;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6—0100—01
  一、塑造美的心灵
  1. 通过正面的、真善美的形象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现在的初中生,有的世界观尚未形成,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用美的形象感染他们,用美的情感熏陶他们,就可以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中,塑造他们美的心灵。语文教材中精选的古今中外的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珍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心灵美的光辉形象,我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共鸣。
  2. 通过反面的、假恶丑的形象,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在文学作品中,除了正面人物外,即使反面人物身上,也同样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菲利普夫妇,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总结归纳出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的性格特征,然后,让学生把他们身上这些丑恶的东西与现实中一些人物身上美好的东西进行对比,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从而陶冶了他们的性情,使他们成为心灵美的人。最后,再让学生对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从本质上作深刻的认识,并且提示他们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直接揭示小说的主题,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而让学生们认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而更加认识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欣赏美的意境
  教材中深远的诗、词、曲、散文等文学作品,作者根据生活形象创造了许多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这些美的意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于古代的一些诗词,为了让学生真正欣赏到美的意境,我引导学生经过想象描述、改写短文的过程来学习这些诗词。如在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怡然自乐的农家生活情景,体会作者当時的喜悦心情,然后把这些意境复述出来,描绘给大家听,最后再把这首词整理成一篇小短文。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们在写作文时,既能抓住景物进行描绘,又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以致用,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三、学习美的语言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很多美的语言,同样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们学习一些美的语言,从而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一些美的语言描绘出了祖国的美丽景象,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写雪后的小山一节,同学们通过找这一节中作者所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体会到作者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济南舒适、温暖的天气和山水的秀美,领悟到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通过这一美的语言的学习,同学们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同样,美的语言还能塑造好多美的形象,学生们通过学习这些美的语言来体会作者所塑造的美的形象。如在学习《七根火柴》一文时,学生们自己动手找出表现无名战士优秀品质的关键词语,有的同学找到:“……双手捧起这几根火柴,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一个“擎”字,同学们自然领悟到了无名战士献出火柴的郑重态度,为关心集体而珍视这七根火柴,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分析,同学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四、领略美的形式
  在美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塑造美的心灵、欣赏美的意境、学习美的语言几方面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领略美的形式。文章精巧的结构,精彩的悬念,给人以引入入胜的感觉。如《驿路梨花》一文,情节回环曲折,波澜起伏,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同学们通过找出文中的三次悬念,在悬念叠生的过程中,处处都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影响,学生们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深刻的思想教育。另外,一篇文章,有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同样,好的结尾,能使人留香满口,余味无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作者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如学了《丑小鸭》一文以后,为了让学生学习作者那种含蓄、耐人寻味的结尾方法,我在班上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为《我们的校园》,其中有位同学的结尾在我的指导下是这样写的:“我看着这灿烂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校园,心里暖融融的,心头涌起了甜情蜜意,觉得自己仿佛不是在地上,而是在画中……我们的校园生活不正是如此吗?”总之,同学们通过领略文章美的形式,不仅对提高作文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编辑:刘於诚
其他文献
研究了具有年龄结构的n种群竞争系统的最优收获问题,利用压缩不动点原理证明该系统的解是存在唯一的,并且得到最优控制所满足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医院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建筑模型BIM技术,主要介绍了绿色医院建筑运维平台开发的相关技术和BIM应用点,
【关键词】 化学教学;实验;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111—01  “创新将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创新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也将成为一切有志于成就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探究与创新,一直是我心中所向往的能力,希望化学实验教学能成为打开学生创新能力大门的金钥匙。  
3月1日,澳大利亚从幼儿园到十年级的首批国家课程标准在网上公布,向公众征询意见。首批公布的学习领域包括英语、历史、科学和数学,至此,澳大利亚首次以国家统一课程的形式规定每年级将学习的核心内容。  英语课程规定,从小学一年级起,必须教学生字母与发音的关系,这一技能在以往的课堂中长期被忽视;同时,文学作品将回到小学课堂,学生将学习语法并运用语法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由三条线组成,即语言、文
【关键词】 原则;模式;高效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74—01  “合作交流”作为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组织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用有效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激励中获得自信,在快乐中学会合作,在进步中不断成长。只有这样
在我心中有一双温柔的手——母亲的手,那是一双饱经沧桑、无需润饰也依然完美的手。自记事起,已步入中年的母亲,她的双手就有些粗糙、黝黑了。尤其到了冬天,霜风无情,在手背
2005年金秋9月,北京市宣武区首期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带薪脱产培训班正式启动了。作为青年骨干教师,我很荣幸成为了第一批学员。直至今天,各位领导语重心长的教诲和叮咛,依然萦绕耳畔,各位名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术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到的观点见解,以及幽默、平和、睿智、谦逊的人格魅力,陪伴着我成长。    一、努力学习,汲取养分    1.专家讲座,更新理念  在为期半年的培训中,宣武区教委从实
结合北京第六次城市绿化普查中的实践,阐述了在RS和GIS的支持下,通过航空遥感影像使用和实地调查相结合进行城市绿地调查的技术与方法,并探讨了基于GIS平台建立园林绿地数据库的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