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可雕也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学期我新接一个班,大名鼎鼎的武术班。没接这个班之前就对这群“猴子”早有耳闻,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学生,堪比“花果山的猴子”,个个武艺高强。作为他们的新班主任我忐忑了好久。我们班共有50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生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特别是我们班的小杰同学,更是在这群孩子中“脱颖而出”。
  一、案例呈现
  小杰同学具有不凡的灵气。但每天总是最后一个到校,衣服穿得邋里邋遢,上课时没有一刻专注过,一分钟内会变换出各种不同的姿势,堪称“魔术大师”。手中总是玩着自己的“小玩意儿”,一支笔,一块橡皮,一个笔套……他总能研究个很久。最最让我头痛的是,他总是不愿意完成他的每项作业。每次组长要收他的作业,他不是忘在家里了,就是磨磨蹭蹭地在书包里找,可是打开本子,作业题往往丢三落四,很少做全。一个月下来,我为了作业的事和他“抗争”了不下十次。经常是我好话说尽他就写几笔,你盯着他,他动一点,你稍一走神,他的笔也跟着停止;批评更是对他毫无“杀伤力”。他简直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二、成因分析
  小杰同学问题,我觉得不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因。
  1.家庭原因。小杰的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父亲平时除了上班就是自己玩,把小杰扔给了年老的奶奶。奶奶只知道溺爱他,捧他为掌上明珠,把他当作“小皇帝”,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养成小杰自私自利,贪图享受安乐,这就使本来好学的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学生自身的原因。小杰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不知道“瓜儿为什么苦后方甜”,不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加上,小杰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而沉醉于低级趣味的东西,甚至接受完全错误的东西,知错不改。这其实是家庭问题的延续。但就目前情况看,这个问题已成为现实问题,所以还是要标本兼治。
  三、解决问题
  第一步:发现闪光点。
  我发现上数学课时,虽然小杰看起来不怎么听,但他的思维还是比较活跃的,他怕做祖业并不是完全不会,主要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我觉得这样的学生要立即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怎样帮助小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决定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我决定只要他交本子,不管他做错题,还是少做题,甚至是不做,我都一概不究。我在班里宣布这个决定时,孩子们一片哗然,觉得不可思议。这一段时间,因为只要交本子,所以他没有什么压力,高兴就做几题,不高兴就交一本空白本。但每天都能按时交上作业本。一星期后,我在班里表扬了他:“……这几天,小杰同学都按时交了作业本,一天都没有缺,有时做的题还是全对,说明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关键是……大家表扬他一下。”同学们在我的带领下,都鼓起掌来。但小杰到是有点不好意思了。成就动机是心理学常用的术语。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每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被表扬。按照人类学哲学的解释,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自我确证,都希望能够成为别人眼中的“大写的自我”。
  第二步:趁热打铁。
  现在我要对小杰同学提高要求了。不仅要他交本子,而且不能少做,或是漏做。但做错了我不计较。我问小杰能不能做到。他犹豫了一下说:“能!”这段时间,我总是提醒他要及时交作业,每当他做到了,我总是笑着对他说:“嗯,做的不错,坚持就是胜利。”又过了一个星期,利用班队课的时间,我又好好的表扬了他一下。这次同学们没等我说为他鼓掌,自发地为小杰鼓起掌了,同学们为小杰高兴,小杰也很激动,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说:“我以后一定按时完成作业。”与此同时,我还经常跟他奶奶以及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给予他更多的关怀。教育是一个心灵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交流,没一个孩子都需要一颗温暖的而又充满信任的心灵的抚慰。
  第三步:这次,我又对小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按时交本子,做到不少做或漏做,还要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当我提出这个要求时,小杰学着电视中的样子,向我敬了个队礼,说:“老师,你放心,一定完成任务,请同学们督促。”这三周的时间,小杰在不断地进步,为了提高作业额真确率,他上课也认真多了,课后有时还看到他向其他同学请教。只要他有进步,我都及时表扬他,作业本上的大拇指也越来越多。是的,成功的喜悦一定是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成功时,他会想方设法地保持这种感觉,尽量不让这种感觉丢失。令人欣喜的时候,此时的孩子,是充满信心的。所以,当我提出这个更高的问题的时候,他向我敬了一个“军礼”。此时的小杰,一定是热血沸腾的。他已还原成了一个孩子本来应有的面目。
  当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小杰还出现过几次反复。这也是心理学上所允许的。因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惯性。
  因此,从小杰身上,我体会到要转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往往不是一蹶而就的,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只要我们花时间,朽木也会成为美丽的工艺品。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是的,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发挥大智慧,这种智慧一定要站在人的立场上,要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更要重视这个孩子的现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政治教师将漫画引入到政治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政治、培养政治思维的能力、把政治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应用这种方法学习政治,能使高中政治教学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漫画;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研究  教师使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时,会引导学生学会各种政治理论知识,这使学生谈到学习政治知识就觉得很头痛,对学生来说,学习政治知识就等于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那么,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笔者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确立“人本意识”、“服务意识”,并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