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11日,台湾一份新的媒体——《旺报》诞生。有人起初以为这是旺旺集团的企业报或内刊,而当看到创刊仪式上嘉宾云集,连战、吴伯雄、江丙坤等台湾重要政治人物亲临致贺,特别是看到马英九题写的“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10个大字时,才明白《旺报》非但不是内刊,而是一份专门报道大陆的大众媒体。
《旺报》的老板即为去年“高价吞下”台湾《中国时报》的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彼时人们惊讶或怀疑于一个休闲食品企业的掌门人涉足传媒,究竟带有几分玩票色彩。而如今《旺报》的成立似乎意味着,蔡衍明试图将自己的传媒帝国的版图扩张、再扩张。
旺旺集团去年的营收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42%。在金融危机中取得不俗业绩,令人瞩目。蔡衍明身上充满传奇色彩,他的食品主业的大本营在内地(总部在上海),传媒则根植台湾,台湾传媒因此称之为“红色资本家”,大有中信泰富前主席荣智健的味道——主业在香港,“红帽子”在北京。不过,他与荣智健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即蔡衍明的“红”有股“后发制人”的味道。
蔡衍明腰间至少插有三把斧头,一把用以经营企业,一把用以玩转传媒,另一把用以做个好父亲。
街头智慧与资本棋局
美国《福布斯》杂志今年7月初公布了“台湾前40大富豪”,总资产为550亿美元,比一年前的770亿美元缩水3成。国泰金控的蔡宏图兄弟虽再度居首(51亿美元),但资产相比上一年大幅缩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旺旺掌门人蔡衍明,个人资产却从上一年的26亿美元劲增至今年的36亿美元,成为台湾富豪榜上的“探花”,其“米果大王”称号更是声名远扬。
1957年,蔡衍明出生于台湾。这一年,中国内地一位刚过不惑之年、名叫荣毅仁的商人在公私合营运动中率先接受改造,把家族企业交给了国家,自己成为了上海市副市长,这一举动被时任副总理的陈毅给予了“红色资本家”的称号。同样在1957年,于内地婴儿潮中诞生、日后在商界均有一番作为者还有黄宏生、张茵、李东生、陈景河、赵本山等人。
最近有本美国畅销书叫《异类》,大体是说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绝非偶然,若非比尔
《旺报》的老板即为去年“高价吞下”台湾《中国时报》的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彼时人们惊讶或怀疑于一个休闲食品企业的掌门人涉足传媒,究竟带有几分玩票色彩。而如今《旺报》的成立似乎意味着,蔡衍明试图将自己的传媒帝国的版图扩张、再扩张。

旺旺集团去年的营收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42%。在金融危机中取得不俗业绩,令人瞩目。蔡衍明身上充满传奇色彩,他的食品主业的大本营在内地(总部在上海),传媒则根植台湾,台湾传媒因此称之为“红色资本家”,大有中信泰富前主席荣智健的味道——主业在香港,“红帽子”在北京。不过,他与荣智健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即蔡衍明的“红”有股“后发制人”的味道。
蔡衍明腰间至少插有三把斧头,一把用以经营企业,一把用以玩转传媒,另一把用以做个好父亲。
街头智慧与资本棋局
美国《福布斯》杂志今年7月初公布了“台湾前40大富豪”,总资产为550亿美元,比一年前的770亿美元缩水3成。国泰金控的蔡宏图兄弟虽再度居首(51亿美元),但资产相比上一年大幅缩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旺旺掌门人蔡衍明,个人资产却从上一年的26亿美元劲增至今年的36亿美元,成为台湾富豪榜上的“探花”,其“米果大王”称号更是声名远扬。
1957年,蔡衍明出生于台湾。这一年,中国内地一位刚过不惑之年、名叫荣毅仁的商人在公私合营运动中率先接受改造,把家族企业交给了国家,自己成为了上海市副市长,这一举动被时任副总理的陈毅给予了“红色资本家”的称号。同样在1957年,于内地婴儿潮中诞生、日后在商界均有一番作为者还有黄宏生、张茵、李东生、陈景河、赵本山等人。
最近有本美国畅销书叫《异类》,大体是说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绝非偶然,若非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