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作为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方法,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科教学中。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只重视幼儿识多少字,而忽视了识字兴趣的培养,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会让幼儿在识字过程中承受到过多的负担和压力,对识字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引导幼儿识字的关键在于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法,将快乐引进课堂,引进识字教学中,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激起识字的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随机认字法
陈鹤琴先生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其中包含了儿童主体性的思想,何为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指学前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儿童的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各方面的体现。
儿童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在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幼儿积极性的同时进行随机识字,是在幼儿没有任何压力下识字的良好方法。例如:秋游活动中,领幼儿去文化公园,刚刚下车,孩子们高兴地喊:“文化公园到了。”我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文化公园呢?”有的小朋友说:“妈妈带我来过。”我说:“我没有来过这儿,我却知道这是文化公园,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说:“老师听别人说过。”有的说:“老师在电视上看过。”我说:“我看见园门上有四个字,就是‘文化公园’。”小朋友的眼睛都转向这四个字,并伸出小手,异口同声地说:“文化公园。”这样,在发挥主体性、积极性的同时,幼儿掌握了汉字。在这次秋游活动中,孩子们既玩得尽兴,又学习了汉字“文化公园”、“太空飞船”等汉字。 在幼儿园六科教学法中,可以随机进行识字教学。小班常识课认识幼儿园,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各部门。在上这节课时,我先领小朋友认识教室,知道教室是小朋友活动的地方。教幼儿看门上的班牌是“小班三”,知道自己是小班三的小朋友。再介绍办公室是老师办公的地方,并出示“办公室”三个字,教幼儿认识“厨房、盥洗室、厕所”等,这样,在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随机进行认字活动。在初步确认生字后,每天到各部门逐渐接触,进行汉字的再认,久而久之,幼儿便掌握了这些常用字。
二、在教学活动中识字
2.1.利用实物图片识字。在幼儿基本掌握了字的读音之后,可采用字宝宝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拿着字宝宝去找和它相对应的图片或实物,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给幼儿一个操作和巩固练习的机会,从而加深幼儿对所学目的字的印象。
2.2.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识字。中国的文字很深远,从汉字的起源来说,原始绘画是文字的主要来源,后来有许多字都是根据字的表意来制作字的形体的。例如:“山”、“田”、“火”、“目”等字,它本身就是其物体外形绘画的演变,我们在教幼儿认识时可以和绘画联系起来,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字的来源和所反映的实物。
2.3.利用形体语言在情境中识字。幼儿识字的过程也是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的过程,如“听”、“看”、“摸”、“笑”等,讓幼儿借助形体的感受与相对应的字结合起来,在情境中通过幼儿亲身的形体感受和有趣的游戏练习来认识要学的字宝宝。
三、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活动。”游戏是《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幼儿对汉字的记忆,培养观察力、思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贯穿了识字过程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了汉字的确认,并加以复习巩固。例如:在学习汉字“猫、狗、兔”等名词时,我用模仿动物叫声或形象的动作,同时出示字卡,使幼儿在模仿的同时认识汉字。在生字确认之后,为了复习巩固,我创编了游戏《叫醒字宝宝》,即把字宝宝用小花被盖上,让小朋友去叫醒它,然后掀开小花被看谁没起床。如果是“飞”字,小朋友就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做飞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学小鸟飞,有的学蝴蝶飞。有一次叫醒的字宝宝是“爷爷”两个字,小朋友就学爷爷的样子,有的小朋友弯腰驼背的样子,戴着眼镜,眼睛离书很远,手在上面指指点点。游戏时,幼儿都很感兴趣,都想看看是哪个字宝宝在睡觉,增强了游戏的神秘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幼儿的记忆力,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我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季节创编了游戏,为了进行生字的确认,我选用了幼儿喜欢的动物小白兔,结合秋天这个季节特点去拔萝卜。我做了很多立体的萝卜,上面贴有字宝宝,摆放在地上,组成一片萝卜地,请小朋友扮演小白兔,说儿歌,按老师的要求去地里“拔萝卜”,并采用竞赛的形式,四人一组,增强了趣味性,使幼儿在玩玩做做中找到相应的汉字,进行生字的再认。
四、利用幼儿自然记忆较强的认知特点,在进餐的环境中认识菜谱中的常见汉字
活动开始时,我们每天把菜谱写在白纸上,在老师给幼儿分菜时,让幼儿看看盘中的菜,再看看菜谱,并通过品尝菜的味道来记住菜谱,进行识字活动。这样反复多次后,再实施第二步。我们利用孩子好奇心强,在进餐前就想知道今天吃什么菜的心理,让幼儿先看菜谱,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当幼儿看到某些已经吃过的菜的名字时,就会立即读出菜名。当幼儿说不出时,我再利用该菜的味道、形状、颜色等特征,提醒幼儿回忆或直接出示盆中的菜,帮助幼儿记忆。这样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自然记忆,轻松的认识了一些菜名中的汉字。
以上是我个人经过一些实践总结出来的快乐识字的方法,但是每个人都是有失败的经验,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会为幼儿所选图书的画面要复杂而且颜色不鲜艳、语句很长的图书,这样就不符合其年龄特征。在设计一些识字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也得不到加强,单纯以识字教学为目的,随意就造成识字“小学化”。所以幼儿识字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孩子在宽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触汉字并认识汉字,能像学习说话那样轻松自然。因此,我们觉得应该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轻松愉快的、没有任何压力的快乐识字法。
一、随机认字法
陈鹤琴先生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其中包含了儿童主体性的思想,何为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指学前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儿童的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各方面的体现。
儿童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在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幼儿积极性的同时进行随机识字,是在幼儿没有任何压力下识字的良好方法。例如:秋游活动中,领幼儿去文化公园,刚刚下车,孩子们高兴地喊:“文化公园到了。”我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文化公园呢?”有的小朋友说:“妈妈带我来过。”我说:“我没有来过这儿,我却知道这是文化公园,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说:“老师听别人说过。”有的说:“老师在电视上看过。”我说:“我看见园门上有四个字,就是‘文化公园’。”小朋友的眼睛都转向这四个字,并伸出小手,异口同声地说:“文化公园。”这样,在发挥主体性、积极性的同时,幼儿掌握了汉字。在这次秋游活动中,孩子们既玩得尽兴,又学习了汉字“文化公园”、“太空飞船”等汉字。 在幼儿园六科教学法中,可以随机进行识字教学。小班常识课认识幼儿园,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各部门。在上这节课时,我先领小朋友认识教室,知道教室是小朋友活动的地方。教幼儿看门上的班牌是“小班三”,知道自己是小班三的小朋友。再介绍办公室是老师办公的地方,并出示“办公室”三个字,教幼儿认识“厨房、盥洗室、厕所”等,这样,在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随机进行认字活动。在初步确认生字后,每天到各部门逐渐接触,进行汉字的再认,久而久之,幼儿便掌握了这些常用字。
二、在教学活动中识字
2.1.利用实物图片识字。在幼儿基本掌握了字的读音之后,可采用字宝宝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拿着字宝宝去找和它相对应的图片或实物,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给幼儿一个操作和巩固练习的机会,从而加深幼儿对所学目的字的印象。
2.2.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识字。中国的文字很深远,从汉字的起源来说,原始绘画是文字的主要来源,后来有许多字都是根据字的表意来制作字的形体的。例如:“山”、“田”、“火”、“目”等字,它本身就是其物体外形绘画的演变,我们在教幼儿认识时可以和绘画联系起来,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字的来源和所反映的实物。
2.3.利用形体语言在情境中识字。幼儿识字的过程也是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的过程,如“听”、“看”、“摸”、“笑”等,讓幼儿借助形体的感受与相对应的字结合起来,在情境中通过幼儿亲身的形体感受和有趣的游戏练习来认识要学的字宝宝。
三、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活动。”游戏是《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幼儿对汉字的记忆,培养观察力、思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贯穿了识字过程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了汉字的确认,并加以复习巩固。例如:在学习汉字“猫、狗、兔”等名词时,我用模仿动物叫声或形象的动作,同时出示字卡,使幼儿在模仿的同时认识汉字。在生字确认之后,为了复习巩固,我创编了游戏《叫醒字宝宝》,即把字宝宝用小花被盖上,让小朋友去叫醒它,然后掀开小花被看谁没起床。如果是“飞”字,小朋友就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做飞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学小鸟飞,有的学蝴蝶飞。有一次叫醒的字宝宝是“爷爷”两个字,小朋友就学爷爷的样子,有的小朋友弯腰驼背的样子,戴着眼镜,眼睛离书很远,手在上面指指点点。游戏时,幼儿都很感兴趣,都想看看是哪个字宝宝在睡觉,增强了游戏的神秘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幼儿的记忆力,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我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季节创编了游戏,为了进行生字的确认,我选用了幼儿喜欢的动物小白兔,结合秋天这个季节特点去拔萝卜。我做了很多立体的萝卜,上面贴有字宝宝,摆放在地上,组成一片萝卜地,请小朋友扮演小白兔,说儿歌,按老师的要求去地里“拔萝卜”,并采用竞赛的形式,四人一组,增强了趣味性,使幼儿在玩玩做做中找到相应的汉字,进行生字的再认。
四、利用幼儿自然记忆较强的认知特点,在进餐的环境中认识菜谱中的常见汉字
活动开始时,我们每天把菜谱写在白纸上,在老师给幼儿分菜时,让幼儿看看盘中的菜,再看看菜谱,并通过品尝菜的味道来记住菜谱,进行识字活动。这样反复多次后,再实施第二步。我们利用孩子好奇心强,在进餐前就想知道今天吃什么菜的心理,让幼儿先看菜谱,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当幼儿看到某些已经吃过的菜的名字时,就会立即读出菜名。当幼儿说不出时,我再利用该菜的味道、形状、颜色等特征,提醒幼儿回忆或直接出示盆中的菜,帮助幼儿记忆。这样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自然记忆,轻松的认识了一些菜名中的汉字。
以上是我个人经过一些实践总结出来的快乐识字的方法,但是每个人都是有失败的经验,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会为幼儿所选图书的画面要复杂而且颜色不鲜艳、语句很长的图书,这样就不符合其年龄特征。在设计一些识字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也得不到加强,单纯以识字教学为目的,随意就造成识字“小学化”。所以幼儿识字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孩子在宽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触汉字并认识汉字,能像学习说话那样轻松自然。因此,我们觉得应该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轻松愉快的、没有任何压力的快乐识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