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TAFE会计办学项目本土化实践探索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是一种全球领先的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被国内不少院校引进,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实践实训、师资力量以及生源等因素,影响了实际效能。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会计(中澳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实训模式、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资源建设和多元化学习支撑等方面,探讨了澳大利亚TAFE会计办学项目的本土化问题。
  关键词:中澳合作会计办学项目;澳大利亚TAFE;本土化;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倪彦星,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33-0076-05
  TAFE 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的简写,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一种模式,目前已成为一种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1]作为全球领先的职业教育模式,TAFE以其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教育观念,为世界各国培养出了高文化、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正日益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话题。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在这样的趋势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办学优势,着手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2006 年开始,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举办会计(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以下简称“中澳会计项目”),截至目前共招收11 届学生,向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会计人才。从第三方调查来看,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本文针对TAFE模式下中澳会计项目办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提出了本土化实践操作模式,以期为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參考和借鉴。
  一、TAFE 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一)会计准则
  TAFE是一种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体系,由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和培训部、澳大利亚国家培训质量委员会、澳大利亚行业技能委员会、筹划指导委员会、注册培训机构咨询组织(RTO Reference Groups)等[3]根据行业发展状况来制定并定期更新培训包。这对于澳洲本土的会计学员而言,能够实现与澳洲实际会计岗位的对接。而当前国内的会计正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由于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因此,会计环境大相径庭。[4]这对于参加TAFE海外项目的我国会计学生而言,根据毕业学生大多数在本国就业或升学的现状,就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恰当地融入本土化会计元素,开发出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践实训基地
  在澳洲本土,TAFE院校有着丰富的实践实训基地和场所。(1)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主体是实践教学,准确地说,就是职业岗位训练。在TAFE学院内,实训基地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室有单设的,但大多与实训基地相辅相成,建筑普遍较高大,易于形成工程实际环境,墙上或车间其他地方设有工具、实物展示。(2)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学生选择企业实训几乎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企业选择学生则是以员工实际岗位培训和顶岗为目的,二者具有强烈的一致性。[5]而对于TAFE在海外的项目而言,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几乎没有澳方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
  (三)师资力量
  TAFE模式重视培养建设“教学+实践”双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入职条件为:(1)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文凭或者专业技能资格证书;(2)具有澳大利亚教师认证体系中的四级资格证书;(3)具有3~5 年的行业工作经历。[6]与此相比,中澳合作项目的中方专职队伍则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入职门槛缺乏职业教育特性;而兼职队伍则缺乏相关教学技能的培训,且专兼职队伍未能做到比较好的融合。
  (四)生源
  生源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的基础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英语能力方面,中澳会计项目的主要教学语言、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均为英语,而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弱,这对于今后语言阶段和专业阶段的教学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2)学生学习习惯相对不佳。这给教师及管理人员都带来了挑战。(3)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相对欠缺。这就使得对于澳方会计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不能比较好地迁移到国内会计工作场景中来。
  二、TAFE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的本土化操作
  针对合作办学中的问题,中澳会计项目积极探索本土化研究,构建“同步双质、中外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TAFE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当地经济发展较好地融合起来,着力降低澳方会计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不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实行“分层教学、弹性学制”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生能力的个性化培养,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借鉴TAFE实训经验,搭建良好的实践实训环境,以弥补TAFE海外项目在实践实训方面的空缺,使学生在“做中学”。同时,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提供支撑。促进澳方TAFE教学资源的本土化,促进所学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相一致。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体系,确保教学过程有章可循。具体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一)切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构建“同步双质、中外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同步双质。项目澳方和中方会计人才培养同步进行,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澳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中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项目引进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模式和测试评估标准等澳方优势教学资源,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与澳方“同步”,达到澳方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中方国情课程、本土特色课程和3个模块的单设实训课程及校内综合实训课程,做到合作项目教学与本土专业教学“同步”,达到中方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另外,对引进的澳方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即根据澳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保留澳方主要教学内容,同时,渗入具有中方本土职业元素的教学内容,编写“商业数学与统计(双语)”“财务管理(双语)”“基础会计(双语)”和“管理会计(双语)”等本土化教程,教师通过“比较型”教学、“互动式”教学和“三阶段”实习实践,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同步双质”。   2.中外就业。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既掌握澳方会计行为准则,又掌握本土会计行为准则,毕业后既能在国内又能在国外、既能在中方企业又能在外资企业就业,并且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如图2所示为“同步双质、中外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施“分层教学、弹性学制”的教学模式
  1.实施分层教学。采用“语言+专业阶段”分层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报到注册之后,必须参加澳方规定的语言水平分班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之编入不同层次的语言教学班级(Level II、Level III和Level IV)。每个层次各一学期,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将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再进行取舍。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将学习逐步推进。考虑到学生水平提升的不同速度,语言阶段的学生每学期均有一次跳级的机会,如从Level II可跳级到Level III。在语言阶段,学生需通过澳方ISLPR( International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测试或者雅思考试(5.5以上),才可进入专业阶段学习,专业阶段分为Stage I、Stage II二个层次,每个层次各一学期。
  2.实施弹性学制。专业学制为三年,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不同,学历学习年限可在学制基础上提前一年或延长三年。学生在语言阶段成绩突出者可跳级,但专业阶段不能跳级。如1.5年完成澳方专业课程学习和考试,学生可获得澳方文凭,获得者可申请到澳方攻读本科,也可实习或参加工作,而在澳方读本科的成绩可顶替中方部分未修读课程学分,在三年学制结束后才能拿中方文凭。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能够按照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学业。
  (三)开发契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训模式
  1.开设校内单设实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置契合实际财会工作岗位的实训内容,现有的实训模块包括出纳实训、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和会计综合业务实训。实训在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采取“真账+模拟账”的实训资料开展。专业课教师负责实训会计理论的指导,企业专家负责实训实践环节的指导。在实训中,学生学习了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登记总账、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日记账、明细账与总账核对、结账、根据试算平衡表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损益类账户发生额编制利润表以及装订会计凭证等项目。此外,联合校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投资与理财等专业,模拟企业真实业务开展企业业务综合实训。
  2.建立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与校外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紧密型实训基地,将实训基地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将课堂内、课堂外、校内、校外教学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同时,與校外一线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训及专业课程建设,实行带徒工程制度。通过聘请校外一线师傅开展实训指导、培训讲座等方式,提升学生财务素养。
  (四)积极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1.制定多阶段培训体系。(1)入职前培训。入职教师除需要具备国内高职教师所需教师岗位素质及理论、专业素养外,还需要具备澳方TAFE教师所需的TAE IV级证书。入职前培训使教师明了中方、澳方对于任职教师的基本需求,教师还需初步学会教案的撰写、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等。(2)职中培训。在这一阶段,主要开展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的培训,其中,包括课程调节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教学鉴定能力和教学评估能力。[7]教师需要参加澳方教师职业发展培训(PD)以提升对澳方TAFE教育理念的认识,明了TAFE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需要参加企业挂职锻炼提升职业素养;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访问学者工程和国培省培项目等,提升教科研能力水平。
  此外,应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优势,让兼职教师与专业建设进行深度融合,使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堂教学、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介绍以及学生行业视野拓展等工作。同时,开展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教学工作总结及培训会等,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技能。
  2.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评测体系。对国内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以及外教,制定科学合理的中澳双方评测体系,出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教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中方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实行督导听课制、期中学生教学反馈评价会;澳方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对教师听课、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
  (五)按照教学流程形成流畅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
  借鉴TAFE模式,按照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教学顺序,建设高职中澳合作办学项目教师教学规程,形成符合AQTF和高职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师教学规范体系,如表1所示。做到课程原始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和中澳合作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管理。
  (六)开展本土化教学资源建设
  开展本土化教学资源建设,引进澳方会计专业课程12门,开发本土化会计核心专业课程6门,使学生既具有国际化视野,又能立足当地经济发展,从而顺利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同时,对澳方会计类专业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型”教学、“互动式”教学,融入本土化会计职业元素,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编写本土化专业教材及相关资料,编写思路为:(1)国际化,借鉴TAFE先进教学理念;(2)实用性,内容取舍契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3)项目化任务型,内容编排上以项目化教学为引领,安排典型岗位工作任务;(4)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其财务岗位工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可持续性发展能力;(5)立体化,除了纸质教材,还配备微课视频、课件等辅助资料。本土化课程以国际化会计准则框架下的会计核算能力、信息披露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能力、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法律意识为框架进行融入,如图3所示。   (七)提供多元化学习支撑
  1.实施语言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在语言学习阶段,融入会计专业词汇学习以及会计相关文章的阅读,通过适当融入专业阶段的内容,使学生对专业形成感性的认识,加强专业的认同感,从而能够比较好地适应专业阶段的学习。在专业阶段,建立专业班学生语言课程辅导制度,帮助学生继续提升语言能力,以适应专业阶段课程的语言需求。
  2.实施个性化培养。(1)个性化培育。探索“小微对接”,通过“特长生” “带徒工程” “技能大赛”等微型教学和实践项目与小微企业对接,实现特色化和个性化培育。近三年,共培养21名“特长生”和21名“带徒工程”学生。(2)个性化辅导。针对每班学习有困难的3~5名学生,开展“一对多” “一对一”的课外辅导。这种分层教学方式极大地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有效地解决了平时课堂上的遗留问题,对学生掌握知识并提高综合素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开展“导师制”活动。中澳办学项目的11位中方专任教师,分别指导11名学生导师,让这些“导师”再分别帮助指导3名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每年共有66名学生受益,占总数的32%。导师和学生在指导帮助中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TAFE教育模式是全球极具特色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中澳会计项目,借鉴TAFE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在实际操作中的典型问题,积极进行本土化探索。針对学生在学习以及知识、技能内化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层教学、弹性学制、语言与专业学习相融合以及个性化培育方案等;不断加强面向中外合作项目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契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同步双质、中外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实训模式,以期为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国和,闫辉.澳大利亚TAFE 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9):78-81.
  [2] 黄纯文,王先耀.基于TAFE 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研究——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职业教育研究,2016(3):76-80.
  [3] 黄日强.澳大利亚TAFE 培训包及其重要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6-59.
  [4] 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2003(2):2-7.
  [5] 王纪安,吕一中,李滨孙.管窥澳大利亚TAFE 的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3(17):59-61.
  [6] 余伟琼.澳洲TAFE 师资改革发展对我国高职师资建设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4(2):173-175.
  [7] 王联晓,朱正浩,邱素芬.借鉴TAFE 经验探索高职师资培训新模式[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8(17):22-24.
  [责任编辑 盛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理念在农村师范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终身学习的客观需求,是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但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受到学员年龄偏大、继续教育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困扰,开展存在困难。这就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剪除束缚,促进其积极主动参与继续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本体障碍;自主学习;反思  作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和来历 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ticking。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
摘 要: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教育问题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与重点。深入分析当前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构社区老年教育体制与机制、提供社区老年教育多元学习内容、加强社区老年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加大社区老年教育的资金投入、构建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平台、建立社区老年教育评价机制等对策,使社区老年教育成为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人口老龄化;终身
就在过去的那个学期,我们学校卓越师资班的一个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有没有前途?在这个同学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由中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将来都会由机器人完成,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前途。有了这个背景,当我看到职教新思维平台上发布了题为“职业教育正在美丽地走向消亡?”的对话视频时,感觉很有意思,也特别想知道访谈中的诸位学者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徐平利教授在对话中表达的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