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故事书阅读与幼儿观察力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05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图画故事书,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如何进入这个世界的大门,要靠幼儿的眼睛,要靠幼儿的耳朵,要靠幼儿的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不只是单纯的知觉,它包含着理解、思考的成分。观察是理解、记忆与思维的先导,是想象、创造的源泉,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幼儿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有80%是通过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说,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来认识世界的,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世界的。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考试萌芽,但思维仍然紧紧依靠感知,比如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守恒实验中,幼儿对物体的长短、大小,对液体的容量等判断,往往是根据直接感知的形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换句话说,幼儿的思维常受感知所左右。从我们的早期教育研究中发现,观察不仅是幼儿进入图画书世界的门户或者窗口,而且有助于幼儿从图画阅读中获得乐趣。
  一、观察是幼儿打开早期阅读的窗户
  我们所接触的孩子,大部分都还不认识字,那么怎么让孩子阅读呢?这就要靠他们的眼睛来观察图画中的一切事物,来想象图画所表达的语言。通过观察,我发现我们班幼儿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就应该重点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中可以让孩子拿到书后自己先阅读,观察图画,猜测故事的主人公,初步感知人物的活动和表情,掌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的阅读主要是观察阅读,理解阅读。幼儿通过观察画面来理解、思考。教师要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初步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教师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并把画面内容用语言描述出来。幼儿在讲述图画故事后,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画面故事,逐步明白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另外,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要注意到前一页图画和后一页图画的不同与联系在哪里,帮助幼儿连贯地讲出故事。这时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能要求孩子所讲的和图下的文字一字不差,要允许幼儿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能力差的孩子,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帮助他们组织语言,并让幼儿多次复述,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
  从观察中我们还可以辨识图画中的主人公,感知人物的活动和表情,把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由于故事书是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因此其信息的有效传达非常依赖幼儿的观察力,对于观察水平较高的幼儿往往更容易理解故事,从中获得的乐趣也高些,因为优秀的图画书蕴藏着丰富的故事信息,画家设计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是完全理解故事的有效信息,这就是图画书的真正魅力。
  二、幼儿早期阅读中的观察特点
  我经常给幼儿讲故事在这过程中发现:我们成人看那么多遍都不会注意到的东西,孩子往往一眼就能发现。而我们所阅读的很多优秀图画书都充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细节描写,在我们的活动中,讲述故事的时候,常常会被幼儿的新发现所打断,这些不引人注目的细节处理其实也渗透了画家的爱心和童心。
  在所有的图画书中最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还是画面中的人物,包括人物的表情、衣服等,孩子的眼睛就像一部照相机,人物的一切瞬间就能被幼儿清楚地记录下来,并迅速地作出判断。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还发现我们班孩子认知发展的无意性和随意性,使得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跳跃的、无序化的状态,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不少孩子是从后往前翻看的,还有的孩子拿到书后翻到哪一页就从哪一页看起,这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都将影响孩子的阅读效果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在指导孩子进行阅读时,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第一要引导孩子观察图书的结构,知道每一本图书都有封面、封底,为了便于孩子理解,可把封面比作“前门”,把封底比作“后门”,中间就是一座小房子,看书时“先把前门大开,然后走进小房子里去看故事,看完了再把后门关上”。有了这样生动形象的阅读方法,孩子就不会出现乱翻书的现象了。第二要让孩子知道按顺序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翻书,在指导孩子翻阅时,教师讲一页,孩子翻一页,讲到哪儿就翻到哪儿,让孩子直接感受画面与故事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在翻阅图书时,也应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翻书的榜样。
  三、幼儿早期阅读促进观察力的发展
  1.观察更精细
  观察是幼儿进入图画世界的通道,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也得到了提高。随着孩子阅读经验的积累,孩子观察的目的会日渐突出,他们会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自己组织观察,能根据文字的提示,注意与情节发展有关的图案,并且根据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理解故事、发现故事的线索。他们能把故事所有的细节和故事的情节联系起来。图画故事书阅读能帮助幼儿对所感知的对象有更准确、深刻、完整的理解。以幼儿发展较慢的距离感觉为例,心理学家认为,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而对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当然这种发展并不是通过看图画书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这必须经过成人有意识的引导。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利用画面中通过构图所呈现的稍显复杂的物体之间的关系来对幼儿进行观察的训练。老师就曾启发孩子注意画中物体的遮挡关系,她很自然地问孩子:“小鸟在哪里,不见了吗?”孩子绝不会认为小鸟真的不见了,他们甚至会带点不屑地告诉你:“被树挡住了呗。”
  2.观察更持久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年龄越小的孩子观察的时间越短,很容易转移注意对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为低年龄孩子创作的图画书篇幅都比较短小。但是在观察中,我们也在发展。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孩子由于被某种精彩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他们的观察能坚持很长的时间。
  图画故事阅读对幼儿观察力的促进体现在,他给了幼儿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发现的心。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颗被美丽的童话滋养的心,拥有一双被美丽的画面饲养的眼睛,他们眼中的世界变得美丽起来,他们的人生变得美丽起来,因为他们已经学会用眼睛发现美、用心体会美。
其他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的差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于钢琴练习,同时在这些学生之中,绝大部分学生在进校前从未学过钢琴,所以针对他们所展开的钢琴教学只能从最基本、最基础的内容起步。  学前教育专业常见学制为中专三年、大专五年、本科四年三种,钢琴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为三年、五年和三年。对
摘 要: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重形式轻实质等问题引起本文作者的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注重形式还是注重实质?小组合作学习是为少数人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还是促进大多数人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随意进行还是要把握好学习的时机?作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注重实质,促进大多数人的发展,把握好学习的时机。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反思    时下,凡公开课,小组合作学习就如餐厅的特色佳肴必点不可,百点不厌。
高中开设美术课,是为了有机地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一方面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为了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和品质。美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且要带动学生能独立地认识美,有选择地接受新的观念。  一、欣赏模式的探究  一幅美术作品,直面的鉴赏很难细致地体现作者的思想,
牛轮状病毒(Brovine Rotavirus,BRV)是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成员。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本实验利用牛轮状病毒VP6基因513~916间高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感染牛轮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发式。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群体研讨、合作交流,实现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意义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她总是谦逊地长着她的绿荫。”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用泰戈尔的这句名言来勉励和激发自己对工作真挚的热爱和对事业不懈的追求。  一、敬业爱岗,做一名真正的教育者  从1993年毕业以来,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在这期间,我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利用班会、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和丰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将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班集体管理模式——行政班和教学班并行发展,这将促使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转向多元,要求教育工作者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思考班集体该如何管理。  关键词: 行政班 教学班 管理模式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选修课的开设,学生“走班”上课情况的出现,长期以来固定不变的“班级”形式将被打破,成为一个动态的组织,这对传
本试验选择发热、贫血、黄疸症状明显的山羊,通过鲜血压片、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和电镜观察等方法对山羊附红细胞体形态学、运动学和染色特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