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鸡病发生的特点、原因及应对策略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畜牧业走上了科学化养殖的道路,养鸡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各种疾病不断增加。从现行的农村鸡病特点来看,呈低龄化,而且趋于复杂化,疾病发生频率较高,对农村养鸡业发展造成很大制约,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论文針对农村鸡病发生的特点、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农村鸡 疾病 发生特点 原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57-01
  引言
  农村的养殖业快速发展,逐渐实施了科学化管理,原有的分散养鸡逐步转向了集中养殖,带动很多的农村养鸡户发家致富。但是,各种鸡病发生和蔓延,给养鸡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农村鸡病发生的特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推动农村养鸡业的发展,确保食品安全。
  1 农村鸡病发生的特点
  1.1 农村鸡病的种类很多
  现有农村鸡的养殖仍以散养为主,由于管理水平有限,对疫病的防控工作没能以高度重视,导致农村鸡的养殖整体环境不佳,各种疾病传入到鸡群中,并有时会与快速传播。农村鸡容易感染的疾病包括败血症、呼吸道感染等等。随着农村养殖环境的不断变化,鸡病的种类也会很多,各种新型鸡病出现,诸如肿头病、白痢病、眼病等等[1]。一旦鸡群中出现这些疾病,就会导致更多的鸡感染这种病毒,给农村养鸡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2 农村鸡病的传播性增强
  在农村养殖的鸡群中,如果有鸡得了相关疾病,就会很容易在整个鸡群中传播,不仅传播面大,而且还会导致病毒在鸡群中恶性循环而难以抑制。目前鸡病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提高鸡疫病防控力度成为当务之急。
  1.3 农村鸡病的发生无明显规律可循
  在农村鸡养殖中,如果发生了鸡病,就要采取治疗措施。但是,鸡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因此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疾病一旦发生,若在鸡群中快速传播,一些没有明显征兆的鸡病更是难以采取疾病防治措施。
  2 农村鸡病发生的基本原因
  2.1 养鸡户对鸡病的防疫意识不强
  农村养鸡户缺乏防疫常识,就会在养鸡的过程中,重视养殖而忽视了防疫,当发现鸡病产生的时候,该病已经在鸡群中大面积蔓延,即便是采取措施也难以抑制。一些地区的防疫部门会针对当地的鸡病流行情况采取防疫措施,养鸡户在具体执行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或者没按标准的免疫剂量,或者免疫次数不足,从而导致鸡群的免疫力水平不足。
  2.2 给鸡群滥用抗生素导致鸡群具有较强的抗药性
  一些养鸡户为了提高鸡群的疾病抵抗能力,会给鸡服用抗生素药物。如果大量地服用,就会造成鸡的肌体产生抗药性,当细菌性疾病发生的时候,采用药物质量难以发挥作用[2]。另外,一些养鸡户为了促进农村鸡的快速成长,会在鸡饲料中加入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具有抗菌作用,鸡长期食用,就会产生较强的耐药性。
  2.3 农村鸡的新疫病增加
  各地区之间鸡的往来运输,使各种疾病快速传播,一些病原体发生了便于导致新疫病增加。鸡本身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由于免疫鸡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致使某些鸡病在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变化,出现一些非典型疾病,这些疾病对鸡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3 应对农村鸡病发生的有效策略
  3.1 对农村鸡的养殖环境进行改善
  农村鸡的养殖中往往存在不注重养殖环境问题,养殖条件比较脏乱差,所使用的饲养设备科技成分不高,而且设备老化严重。特别是在饲养的过程中分类不够均匀,对于鸡的粪便没有实施无害化处理,容易导致疾病发生,而且在鸡群中蔓延。这就需要在农村鸡的饲养中提高管理水平,为了避免鸡病发生,就要积极针对目前农村鸡的养殖环境采取防疫等措施,对饲养条件进行改善,使用科技成分高的饲养设备,及时清除养鸡环境中的污染物,促进农村养殖的整体饲养水平不断提升。在对农村鸡养殖环境进行消毒的时候,要做到科学用药,避免农村鸡对药物具有抵抗性,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而且还可以获得良好的鸡病防控效果。
  3.2 对农村鸡的疾病防疫体系予以完善
  农村鸡养殖的过程中,要提高农村鸡的整体疾病抵抗力,就要完善疾病防疫体系。政府可以帮助农村解决构建疾病防疫体系的资金短缺问题,对兽医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防疫技术培训,所有的兽医技术人员接受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从事农村鸡的防疫工作,以提高农村鸡的检疫质量和防疫水平。农村鸡的疾病防疫措施不到位,主要的原因是养鸡户没有掌握好防疫知识,在养殖农村鸡的时候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这就需要对农村养鸡户普及养殖知识和疫病防治方法,让养鸡户掌握更多的专业防疫知识,特别要提高养鸡户对各种疫苗、兽药的认知度[3]。兽医人员要本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出发为养鸡户提供服务。农村鸡的疾病防疫体系不断完善,养鸡户就会具有针对性地采取疾病防控的应对策略,提高鸡群的健康质量。
  3.3 采用依法制疫提高农村鸡病的防疫能力
  在农村鸡的养殖中,要提高鸡病的防疫能力,就要将该项工作诉诸到法律的层面,依法采取强制性防疫措施,以确保农村良好的养鸡环境。农村的养鸡户和兽医人员要对国家出台的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内容熟悉,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防疫工作中。对于较为严重的疾病,为了避免发生和蔓延,就要依法采取强制性的免疫措施。地方有关部门要对当地的疾病检疫工作严格把关,避免有新的疫病传入。做好流通环节的鸡病检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疾病快速传播、蔓延。要针对鸡病不断提高诊断技术,提高鸡病诊断的准确性,以使农村鸡的防疫工作得到强化,确保所饲养的鸡健康状况良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鸡的疾病种类很多,实施集中管理,很多的鸡都聚集在一起,就容易导致鸡病在鸡群中迅速传播,特别是鸡病的发生规律不明显,给鸡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智友.当前鸡病主要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2(07):65—66.
  [2]范颂,邓碧珊.农村鸡病发生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4(03):86—87.
  [3]中国兽医协会.2013 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20—126.
其他文献
美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这为美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通过对郑州大学美育情况的调查研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等特点,既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也丰富了教学资源;从皖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结合的视角,
资源的整合和运用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过程与技术。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在建立统筹机制的基础上,整合政社资源和开发案主资源,通过服务过程中的资源配置,较好地达成了计划目标。
民主的核心内涵可以简明归纳为三层:价值观、政体和生活方式。在讨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时,中外学术界和政治舆论界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当代中国的生活民主进程。中国今天的
荞麦在生产中产量不高,使得很多农民对种植荞麦的热情不高,严重影响了荞麦的种植面积,文章就提高荞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