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y_s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权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中挖掘数学知识,让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验快乐,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数学课堂;爱意;趣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利用数学知识自身独特的魅力,让教师在激情与享受中“教”,让学生在欢乐和入迷中“学”,让课堂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数学中体验快乐,张扬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一、“爱意”满堂中,学生放胆交流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友好的,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因此,老师每天都应该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学会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等,给学生以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让学生敞开心扉。
  1.善用激励性评价
  老师善意的微笑,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大的情感场,它如同对每一位学生作出了最有效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自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运用丰富想象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老师适度评价语言的运用,更能为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让“真棒”“你说的很到位”“你的想法很有新意”“你的发现很有价值”“你的观点离正确不远了”这些激励性评价代替了以往的“错了”“真笨”“不是这样”“坐下”诸如此类刺伤学生自尊心、居高临下的训斥,使学生在认知得到满足的同时,情感也获得了满足。
  2.善待学生的错误
  数学学习会是一个不断出错又不断纠错的过程。当学生有错或连续出错时,你是否能以宽大的胸怀去接纳他们,进行循循善诱的讲解,并在错误中寻找自己教法上的得失呢?例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时,我出示“r=5厘米,h=9厘米”让一位女生计算后报出正确的答案,她得出底面积为78.5平方厘米,侧面积为282.6平方厘米,表面积为361.1平方厘米的结果。同学们都说:“算错了!”这位学生失望地低下了头,这时我微笑着说:“别急,大家仔细看看,底面积和侧面积的答案不是正确的吗?表面积的答案也已经接近正确答案了!”同学们都笑了,这位学生也笑了,原来是表面积计算过程中少算了一个底面的面积,她信心百倍地报出了正确答案。幽默的言语善待了学生的失误,轻松的氛围成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驱动力。同时,错误资源的合理利用,重建了该学生的成功意识,也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3.多用放大镜
  学生小煜六年级时从另一所学校转进我们班,有作业拖拉、上课开小差的习惯。有一天,我在走廊里与他相遇,我真诚地问了一句:“你数学学得不怎么样,但是字特认真,如果上课不做其他事情,数学会很棒的?”从那一天起,数学课上,他变得不再与周围同学讲话,每节课都会举手回答问题,多次表现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流畅的语言表达的优点,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一个月下来,我已经很明显地感觉到他以前的坏习惯几乎消失,还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数学:作业能及时上交了,错题也能及时订正了……老师们都说小煜变得勤学了,同学们也愿意和他交往了。
  
  二、“趣意”创设中,学生快乐学习
  
  1.趣在教师的合理煽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成功。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进入乐观、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为此,可适当采用数学游戏、操作活动、合作互动、小组竞赛、课外拓展等组织形式,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学生乐此不疲的情景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投入到角色情景中去,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和老师一起说一说、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体验,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
  如在学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的情境:你们知道我们身上有许多的比吗?教师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和脚底长度大约是1:1;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罪犯的身高,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非常有兴趣,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来研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生们便开始了兴趣盎然地大胆探索。
  2.趣在合作、交流、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疑开始的。教师“包办代替”,牵着学生的“大脑”走的数学课堂总在我们身边上演。如何转变现状?在数学课堂上,我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说“不”,也可以让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现;在争议和质疑中,教师能让所有的小嘴巴都张开来,让所有的小脑子都动起来,能使学生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互相启发,共同受益;在讨论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既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又要善于讲清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有益处。不管结论是否正确,只要学生动脑筋了,就是个体的大进步。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准备好剪刀、尺子等学习工具,教师直接出示一个梯形,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同学们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有的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有的把它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在汇报交流多种方法解答时,再组织学生讨论,甚至争辩,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只要参与其中,就可以很轻松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个过程远远比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更能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一个知识的质疑、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的乐趣,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过程。
  
  三、“生活”引领中,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教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动机,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1.立足生活,引入问题
  当爸爸和骑童车的小孩出门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两人踏自行车转数一样时,一定是爸爸骑的大车快,小孩的童车速度慢;当小孩想和爸爸并驾齐驱时,总需要小孩拼命加快频率,才能勉强追赶上慢慢踩大自行车的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问题的自动生成,学生就会发现以上现象是与自行车的车轮大小不同有关系,就刺激学生去探索其中的奥秘。通过实践活动、查阅资料、询问、研究,学生发现车轮大,周长就大;反之,周长就小。深入学习中,学生还会了解到,圆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同样的情景的不同问题:每次从家到学校,自行车骑得快,时间就短;反之时间就长,从而引出“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关系”。立足生活,让学生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摸索、研究,收获了许多实践知识,这无异于扩大了课堂的教学规模,把数学教学延伸到了具体的生活中,推动了学生的实践学习。
  2.贴近生活,学会观察
  只有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学生才能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达到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目的。如测量身高后,计算体重是否属于正常范围;装修新房需要购买多少块规格一定的正方形地砖;游玩前后的数学问题;购物中的精打细算等等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教师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眼光中,引出数学知识,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能融为一体的。
  3.展示生活,理解算理
  数学中的算理是相当抽象和严谨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难理解。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观点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所以,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情境,将生活展示出来,继而与数学算理相联系。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对于这个看似十分精炼的概括,甭说小学生难理解了,就连成人也觉得太抽象,这是因为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学生的经验结构。我在听一位老师讲这个内容时,他是这样处理的:“妈妈带了179元钱,给小明买了一双鞋用去98元,妈妈还剩多少钱?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呢?请四人小组模拟妈妈是如何付钱的。”于是,学生拿着钱先付100元,找回2元,再和剩下的79元合起来,还剩79 2=81元。然后将上述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化,即179-98=179-100 2=81。于是,这一抽象的算理通过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并让学生体会了“先算整,再调整”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培养儿童的聪明才智是极有好处的。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把自主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生命力;把创造还给师生,教学就充满智慧和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教育就充满勃勃生机。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论题指出:创建和谐氛围、优化新课导语、重视探究过程是培
为实现超大型海洋平台噪声的预报,得到各开敞区域和各房间内的声压级,通过声学软件VA one的计算,将声学计算基本理论方法(有限元/边界元法与统计能量分析法)成功拓展应用在宽频
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介入治疗ASD以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深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术中多发生一过性心律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健康状况和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影响着人才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但长期以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要真正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必须正确理解:①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不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②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但不否定接受式学习;③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不等同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④探究式学习不等同于盲目追求创新。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式学习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