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5年将开展8次极地科考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新华社上海9月25日电(记者 张建松) 记者从“2011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未来5年,我国计划开展5次南极、3次北极科学考察。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开展极地关键地区的环境综合考察,加强极地气候与环境变化监测,开辟极地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南北极地区的科学认识。我国迄今已进行了27次南极、4次北极科学考察。今年11月初,我国将开展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明年7月初,计划开展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
  曲探宙表示,未来5年,我国将通过5次南极、3次北极科学考察,有计划、分步骤地完成南極周边重点海域、南极大陆以及北极海域的环境综合考察,掌握南北极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揭示极地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的作用,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此外,为提升极地科学考察能力,我国正积极在东南极大陆构建考察航空网络,购置首架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建设配套的保障机场,我国南极考察可望进入“航空时代”。
  据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孙波研究员在“2011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介绍,在南极科学考察中使用飞机是各国的普遍做法,飞机第一时间到达也是一个国家南极考察实力的重要象征。我国的东南极考察航空网络将计划形成连接中山站—昆仑站、中山站—格罗夫山、中山站—戴维斯站(澳)—凯西站(澳)的空中交通枢纽,借助于已经形成的南极大陆洲际航线和我国首架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和轻物资可方便迅捷地进入南极并抵达纵深地区,将大大提升科学考察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
  
  (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又是农民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就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著名论断。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现阶段开展农民教育应把握好“四个要”  1教育环境要“优”  1.1干部起模范:各级干部需切实提高素质,增强
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一直以来是社会较大的隐患问题,处于管理盲区。笔者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多年从事消防安全工作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系统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旨在解决出租房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