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的教学体会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去展开。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 教学思路
  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较高,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出现了成绩分化,由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多次阶段性评估考试不及格。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呢?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
  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是以后的运用和今后的创新,所以数学需要学生们积极自主地去探究。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应该改变,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们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和培育探索事物的能力。作为学生来说,也不应该是只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内容,还应该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从中发现问题,甚至可以解决问题,教师是学生们探究问题的引导者。
  二、对高中新生学习方法的思考
  毋庸置疑,如果学生能够在高中一年级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而产生的成绩滑坡问题,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优秀,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其信心和专研学习的热情,形成了良性循环。鉴于此,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总结教训,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不会学习为善于学习,经过一短时间的刻苦努力,必定会有所改善。
  在每个班级中,中等学生居多,他们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比起成绩突出的学生都一般,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花些时间来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状态,教与学相结合,课上和课间相结合,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和课间结合,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调整教学思路
  同学们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从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入手,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正在渐渐地成熟,很多事物都使他们充满了惊奇,他们对事物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性格有关系,有的学生不愿意在公开的场合发表出自己的看法。
  介于学生的以上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想出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讨论的方法,如可以设立一些有思考空间的问题鼓励参与,设立一些学生身临其境的问题鼓励发表意见,设立一些没有准确答案自由发挥的问题激发独立研究的能力,设立一些较有难度、较为抽象的问题激发领悟力。但是,在教师掌握学生们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并且有自己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设立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充分把握住问题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们尽可能快地被吸引,最终实现老师所期望的学习目标。还应该注意课堂上的教学氛围,适当的时候有必要调整和营造出和谐的学习环境。
  四、提高课堂效率
  1.抓教材处理。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教师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2.抓知识形成。一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抓课堂练习,暴露学生的存在问题。在数学课堂中,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症结遗留下来,典型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充,注重实效。
  4.抓解题指导。教师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而且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教师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而且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解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5.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6.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表达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教师应让善于思考而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原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是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与时俱进, 必须要不断更新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思路,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行动起来,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参考文献:
  [1]杨玉文.谈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0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黏液腺囊肿非手术治疗及心理分析。方法对从2000年以来收治的76例儿童黏液腺囊肿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电离子治疗止血效果好,出血少,视野清楚,可彻底去除囊肿和囊壁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也在积极进行,构建历史高校课堂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情感教学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师生情感的调动,帮助学生回归历史课程本源,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历史本质,实现个人情感的塑造。因此,将情感教学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育学生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历史教学的契合,提升教学有效性。对情感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有了新的期望与要求,创业型卓越人才培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据此,
卓越计划将引领高校全面和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改革教育理念、构建全新的专业建设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几年中,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之中也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一线工作中,笔者也深深地认识到了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设计的重要性。在数学学科的知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只有有效依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心理特
地球科学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新时期,在防震减灾国家任务引领下,以空间等高新技术为特色的现代大地测量学与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复杂动力系统理论相交融,历经50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