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汉字教学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流行的汉字教学法,过分强调汉字的工具性,在人文性方面缺乏探讨,使汉字教学失去魅力。微课+,即微课,微电影,微故事,微平台等技术手段的补充,让汉字从符号变成有生命、有情节的故事,变成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汉字的学习,传承中华文化,了解造字时的文化背景和道德准则。这一理念的研究,符合后现代的教学理论,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
  微课+ 教育信息化 零存整取 学习方式 汉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1-0123-01
  文字的发明,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吕叔湘
  1.汉字教学的困境
  汉字是中国文化里最古老的文明,从人类开始使用语言后,人们渐渐地发明了文字,此后,几经流转,变革,书写工具也逐渐完美,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随之变化,由工具逐渐发展到少数人的专利,再发展到全民需求,直至后来成为一群人乃至一个时代的集体信仰,汉字也由宫廷走进民间,由记录宫廷发展到记录民间生活。直到今天,汉字成为人们继空气,水,阳光,食物之后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对汉字的热爱和需求,贯穿我们的整个人类的历史,生命有多持久,汉字就有多漫长。
  自古至今,人类一出生,就开始听字,接着到认字、写字,最后到使用字。学习文字,是人类生命的第一课。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是低年级儿童最重要的学习任务,要求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字要求会写。也就是说,他们要以每天4~5个汉字的速度识记,2~3个字的速度学会书写。这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虽然说儿童的短时记忆优于成年人,但是他们的衰退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汉字的回生率高,错别字多,是许多儿童的难题,也是家长和老师的困扰。
  2.信息技术下的汉字教学现状
  (1)微课+时代的汉字教学
  第一,微课——汉字教学的革命。2015年,笔者开始微课的制作,并把它用于汉字教学。最早设计的微课是《汉字密码》,重点介绍汉字“德”。微课由“德”字的历史演变开始讲起,呈现“德”字由大篆到小篆,再到金文,到隶书的历史演变,每次演变,它的意义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德”字是中国文化的命脉,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仁爱论,其中心内容都是“德”字。这样讲学生从字音、字形、字义、字的演变方面层层深入,直到认清“德”字的全貌。更把它放进历史的背景里加以理解,这也为他们学习中国文化打下根基。
  第二,微电影——汉字教学的葵花宝典。根据儿童认知理论,“图式使记忆更为有效”微电影技术利用活动的图画和极为复杂的技术手段,对儿童记忆进行不断的强化,对汉字的人文性的重新认识,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秋天》这一课的时候,要先教汉字“森”“秋”等汉字。于是,我和团队决定拍一部无声电影来解释《秋天》里的“林、森、秋”这三个生字。采用蒙太奇的手法,一层一层推进,由一棵树开始,逐渐让越来越多的树木在不同的方位生长,长出叶子,然后叶子逐渐变黄,逐渐凋落。这就是秋天。然后镜头转移,让一组动物出场,他们在秋天里寻找食物,展开盛宴。紧接着一场大火,在树林中燃起。原来这是古人们在用火把庆祝丰收的季节。几个故事贯穿整部影片,影片里的情節隐含着汉字的内容。逐渐生长的树木,是“林”和“森”字,叶子黄了,落了,代表“秋天”。人们用火烤昆虫,代表“秋”字。“秋”字的本意就是一种仪式,用火赶走昆虫。古人很形象地造了这些字,我们更是形象地把它演绎出来。
  第三,微写话——汉字教学的延伸。孩子了解了汉字的规律以后,对这些方块字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年代久远,有些汉字的故事已经失传,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收录九千多个汉字,里面有些故事由于和我们生活相差过于久远,学生无法理解。还有许多没有故事背景的字。于是根据汉字,发挥孩子们的想象自己编故事,成了汉字课里的又一种延伸。
  例如,汉字“哇”,我们现在一般理解为象声词,而古代的意识是靡靡之音,右边的“圭”代表美玉。 这个解释,许多孩子不能理解,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写一个关于“哇”字的故事。有个孩子这样写道:“坐在一层又一层的用泥土堆砌的方凳上,我唱起了歌儿,小鸟听见了,帮我打着拍子,哇,那声音真好听。”且不论故事编的如何,但是他们对汉字的想象力,微故事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3.汉字教学的发展方向
  胡小勇先生认为,“微课开创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通过微课,解开汉字教学的密码,微课+的应用更是在教学理论上的丰富,并获得了后现代主义构建式教学理念的有力支撑。通过微课+的应用,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回归。让语文教学更像语文。教师更是从传统的角色里解放出来,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一只臂膀,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美〕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等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欣.涵泳文字 解密文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5):49-52.
其他文献
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基本的教学任务,是不可缺少的语文教学手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中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  语文朗读 教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1-0060-02  我们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期刊
什么是兴趣?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重要阶段的小学生,作为教师不光需要关注才思的培养,也需要注重学生审美趣味、审美观点、审美理念、审美价值、审美标准、审美判断等各项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发掘与提升小学生的艺术潜力与能力。本文在研究中以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为基础,围绕兴趣、内容、表演三个方面,根据音乐游戏兴趣法、音
期刊
阅读是人们进行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现阶段人们认知世界离不开阅读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将阅读和文科课程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所有的学科中阅读都是进行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途径,仅仅重视文科阅读是一种片面性的认知。一些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审题的环节不够认真,对于题目中很多已知条件直接忽视,导致因为掌握条件不足而无法解题,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从实际的情况上看,是因为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数学阅读能力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也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当前阶段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进步,就要进行有效的更新升级,做好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1-0118-01  1.
期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英语教学和谐美的前提,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习过程持续进入快乐学习→享受学习→成功学习的境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生关系 教学氛围 竞争机制 以情激趣 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中的价值以及特点的体现,也进一步的验证了地理学科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人才培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当前的地理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得到了教师们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地在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乐感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只有从学生的基本能力开始,才能够真正实现音乐教育。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构建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小学音乐 乐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
期刊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应用题都是小学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而这其中一方面是文字理解的困难,另一方面就是数量单位的识别与转换问题,解决这一难题,成了当下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去教导学生如何快速的记忆数量单位,并进行快速的转变,同样也需要学生充分的理解数量单位的含义,进行片段化处理数量单位。应注重学生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的解题思路培养,解题方法归纳,题型类型总结以及深刻单位识别转换。  小学数学 应
期刊
毋庸置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应根据当前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方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目标教学法的完善给教学方法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因此,本文以笔者实际的从教经验为基础,谈一谈应该如何把目标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目标教学法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1-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新的教学活动之中,我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尝试利用激趣教学法丰富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 激趣教学法 应用对策 直观演示法 参与表演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