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和意义
1、时代的呼唤
请听来自家长的声音:
“上小学前,我们常常带孩子到公园广场放松玩耍,可上了小学后,这种轻松的生活再也没有了,每天孩子就是坐在书桌边写家庭作业,做完数学做语文,做完语文做英语,做了练习做口算,抄完字词再听写。时光就在这沉重的家庭作业中流逝,我真的很怀念孩子没有上小学的那段时光。
请听来自老师的声音:
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这么多的家庭作业,而且是对学生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复性练习?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向记者解释说,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二是出版社和书商通过各种关系卖给学生大量的教学辅导材料,老师必须让学生写完这些教辅材料。三是老师对现行教育质量评价模式无奈地盲从和攀比心理。
请听来自高层的声音: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减负是一个顽症,久治不愈。我们查了一下历史,新中国建国初期,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明确提出减负的问题,当时最早是1950年6月,毛主席就说要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以后国务院、教育部门的发文太多了,2000年我们搞减负的时候,当时有29个文件,我们计划要发30个文件。几乎每年都发文件,据有人统计,这些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有77次之多,这些年都没有解决,所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但教育还是能有所作为的。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急需建立评估体系,严格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收集数据,指导评估。
这三个层面的信息反馈给我们:教育已经走向畸形发展的方向,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将为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指明方向。(2)引导教师、学生在课改理念下重建教与学的体系。(3)引导教师、学生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是其他学科基础性的特点,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情况
(一)国外情况
德国、瑞典、俄联邦、意大利、印度、法国、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中小学,普遍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记录,淡化考试分数之间的微小差异,在课业考评中大多使用等级制和评语制,给学校创造较宽松和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国内情况
北京市小学把语文毕业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另一部分为语文基础、阅读、习作能力的考查。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在现有的考试检测与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大量收集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依据课标,结合我区现实情况,提出合理的、有实效性的、有引导性的、真正需要的考试评价方法和模式。
(二)研究的内容
(1)对我区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了解,挖掘、积累、整理现有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利弊。(2)研究分析现有考试评价中利弊因素,将其归类、总结,摸索出既能全面评价师生教学,并能引导师生热爱母语,并终身乐于使用之。(3)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大量走访城乡各类小学,从一线得到最真实的数据,理解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真正需要的考试评价。④依据现有的检测模式和以上三条分析数据,凭借我区优势的教育资源状况,立足于教学现状,拿出一套翔实的能全面评估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办法,引导师生走向终身化、专业化教学道路上来,引导学生热爱母语,写好字、会交流、爱阅读、能作文。
(三)研究对象
(1)参与教学过程的人力资源。(2)参与研究的对比学校、年级、班级。
四、研究过程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l、召开课题开题及培训会
自课题立项后,我室积极筹备,印发通知,召开动员会,邀请市教研室领导任老师做课题的背景、意义及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与会教研员认真做笔记,并与任老师热烈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与任老师探讨。此次培训使教研员明确了课题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从思想上得到了重视,从与任老师交流中可以看出,多数教研员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已经做了相关的初步研究,对这次课题研究已经做好了铺垫。
2、室领导部署各学科研究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开题后室内很快制定出整体的研究草案,祁主任进一步细化研究方案的草案,具体学科到人,具体分工到人,从各基层学校的联系、调查问卷的制定、下校调研安排和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等各项工作安排有序,教研员很快进入岗位角色,着手本学科研究的准备和后续工作。
(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检测往期资料详实,为研究打好了基础
(1)各学年各年级试卷及考试质量分析保存完整。(2)下校调研、学科研讨活动、学科工作会资料详实。
(三)深入基层,了解现状,广纳良言,分析现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利弊
(1)深入课堂,了解现状。(2)广纳良言,集思广益。
(四)修订研究方案中的评价模式
修订后试运行考评方案共三大部分:
(1)日常测评(实践活动):※识字与写字※阅读量※习作活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阶段性测评(期中检测—笔试—年级教师自主组织):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考核的知识点整合展示在一张笔试试卷上,试题量为一小时。试题不含作文。
(3)终结性测评(专项笔试+口语+实践活动):※写字※识字阅读※现场作文考查※实践活动。
(4)整体评价:日常评价40%+阶段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20%,最后根据所有资料评定学生不分等次,只写文字材料,指出优秀之处,不足之处,告诉孩子,只有不同,只有更好,可以向更好的方向努力。
(一)背景和意义
1、时代的呼唤
请听来自家长的声音:
“上小学前,我们常常带孩子到公园广场放松玩耍,可上了小学后,这种轻松的生活再也没有了,每天孩子就是坐在书桌边写家庭作业,做完数学做语文,做完语文做英语,做了练习做口算,抄完字词再听写。时光就在这沉重的家庭作业中流逝,我真的很怀念孩子没有上小学的那段时光。
请听来自老师的声音:
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这么多的家庭作业,而且是对学生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复性练习?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向记者解释说,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二是出版社和书商通过各种关系卖给学生大量的教学辅导材料,老师必须让学生写完这些教辅材料。三是老师对现行教育质量评价模式无奈地盲从和攀比心理。
请听来自高层的声音: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减负是一个顽症,久治不愈。我们查了一下历史,新中国建国初期,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明确提出减负的问题,当时最早是1950年6月,毛主席就说要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以后国务院、教育部门的发文太多了,2000年我们搞减负的时候,当时有29个文件,我们计划要发30个文件。几乎每年都发文件,据有人统计,这些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有77次之多,这些年都没有解决,所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但教育还是能有所作为的。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急需建立评估体系,严格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收集数据,指导评估。
这三个层面的信息反馈给我们:教育已经走向畸形发展的方向,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将为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指明方向。(2)引导教师、学生在课改理念下重建教与学的体系。(3)引导教师、学生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是其他学科基础性的特点,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情况
(一)国外情况
德国、瑞典、俄联邦、意大利、印度、法国、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中小学,普遍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记录,淡化考试分数之间的微小差异,在课业考评中大多使用等级制和评语制,给学校创造较宽松和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国内情况
北京市小学把语文毕业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另一部分为语文基础、阅读、习作能力的考查。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在现有的考试检测与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大量收集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依据课标,结合我区现实情况,提出合理的、有实效性的、有引导性的、真正需要的考试评价方法和模式。
(二)研究的内容
(1)对我区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了解,挖掘、积累、整理现有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利弊。(2)研究分析现有考试评价中利弊因素,将其归类、总结,摸索出既能全面评价师生教学,并能引导师生热爱母语,并终身乐于使用之。(3)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大量走访城乡各类小学,从一线得到最真实的数据,理解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真正需要的考试评价。④依据现有的检测模式和以上三条分析数据,凭借我区优势的教育资源状况,立足于教学现状,拿出一套翔实的能全面评估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办法,引导师生走向终身化、专业化教学道路上来,引导学生热爱母语,写好字、会交流、爱阅读、能作文。
(三)研究对象
(1)参与教学过程的人力资源。(2)参与研究的对比学校、年级、班级。
四、研究过程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l、召开课题开题及培训会
自课题立项后,我室积极筹备,印发通知,召开动员会,邀请市教研室领导任老师做课题的背景、意义及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与会教研员认真做笔记,并与任老师热烈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与任老师探讨。此次培训使教研员明确了课题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从思想上得到了重视,从与任老师交流中可以看出,多数教研员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已经做了相关的初步研究,对这次课题研究已经做好了铺垫。
2、室领导部署各学科研究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开题后室内很快制定出整体的研究草案,祁主任进一步细化研究方案的草案,具体学科到人,具体分工到人,从各基层学校的联系、调查问卷的制定、下校调研安排和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等各项工作安排有序,教研员很快进入岗位角色,着手本学科研究的准备和后续工作。
(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检测往期资料详实,为研究打好了基础
(1)各学年各年级试卷及考试质量分析保存完整。(2)下校调研、学科研讨活动、学科工作会资料详实。
(三)深入基层,了解现状,广纳良言,分析现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利弊
(1)深入课堂,了解现状。(2)广纳良言,集思广益。
(四)修订研究方案中的评价模式
修订后试运行考评方案共三大部分:
(1)日常测评(实践活动):※识字与写字※阅读量※习作活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阶段性测评(期中检测—笔试—年级教师自主组织):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考核的知识点整合展示在一张笔试试卷上,试题量为一小时。试题不含作文。
(3)终结性测评(专项笔试+口语+实践活动):※写字※识字阅读※现场作文考查※实践活动。
(4)整体评价:日常评价40%+阶段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20%,最后根据所有资料评定学生不分等次,只写文字材料,指出优秀之处,不足之处,告诉孩子,只有不同,只有更好,可以向更好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