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104例MP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胃肠胀气、眩晕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MP,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脑电图动态监测对颅脑外伤后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中重度脑外伤患者132例,均在入院24 h内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查,并于外伤后6个月、1年及2年复查脑电图,随访2年。分析外伤后癫痫的发生和控制情况与脑电图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时间段分析,132例患者中脑外伤后24 h内脑电图结果显示存在癫痫波18例,而6个月内发作癫痫34例,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88,P>0.05);脑外伤后6个月动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就诊并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51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地塞米松治疗,45例),分析比较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病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指标差异未见统计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含量与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依据其血清NGAL的中位数值分为高血清NGAL水平组(血清NGAL水平>中位数)与低血清NGAL水平组(血清NGAL水平≤中位数),每组26例。比较两组铁代谢相关指标[SF、TSAT、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Fe)]水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变化情况。结
目的观察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末节断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以40例末节断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指腹静脉动脉化再植手术,观察组采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指甲长度、远侧指间关节(DIPJ)活动度、手指感觉、两点辨别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手术疗效显著,能够最大程度地提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食管全系膜切除(TME)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90例食管中段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先进行2个周期紫衫醇+铂类(TP)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同期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超声、CT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可疑颈动脉体瘤,行超声及CT检查,并最终通过手术及病理明确诊断的20例患者。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超声、CT特征,并比较分析二者诊断颈动脉体瘤的差异。结果CT、超声及二者联合诊断颈动脉体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3.3%、80%、93.3%,特异性分别为100%、40%、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0%、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40%、8
目的研究术中控制性降压在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生化、炎症因子指标及病理切片情况。结果①实验组肝细胞形态、微血栓形成、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手术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对改善兔肝缺血
目的探讨Narcotrend(NT)分级指导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根据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对丙泊酚浓度进行调控,研究组在NT分级指导下对丙泊酚浓度进行调控。比较两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中并发症及用
目的探讨苄青霉素与米诺环素分别联合头孢曲松对二期梅毒患者临床治愈率、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及血清固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二期梅毒患者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5例)和B组(65例),分别在头孢曲松基础上给予苄青霉素与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愈率、皮损消退时间、治疗前后TRUST滴度水平、血清固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B组临床治愈率(93.85%比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