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偏好信访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信访者视角的分析

来源 :社科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作为一种弱程序性的救济途径,在当前社会中有着很大的需求量,而本应作为“主力军”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信访者的信访行为进行分析。信访诉求处理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信访普遍“价格”上涨,信访者福利下降;除了谋利型信访和信访者主观认为收益大于成本之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收益小于成本的;由于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存在,信访者为了寻求内心的安慰,而选择继续上访。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形成普遍的信访“价格”,增大信访的机会成本,同时帮助信访者合理评估信访的成本与收益,减少对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领域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不断对自然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使得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威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居住建筑高度不断向着高层、小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发展,这些建筑在提升居住空间品质的同时,建筑采暖问题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建筑节能已经成
目的分析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93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外分叉部狭窄86例,单纯颅外段狭窄4例,单
目的对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PLD)进行改良以提高疗效和扩大适应证.方法术前设计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的径路,使其尽可能接近突出块,采用专用髓核钳夹取突出部髓核.655例椎间盘突/
关于风险,现实主义将其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只有知识精英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由此导引出“风险—(专家)评估—治理”治理路径;建构主义则将风险看成是社会建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