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越地楚歌诗及越文化的走向——以《吴越春秋》为中心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歌诗是汉代的主流艺术形式。《吴越春秋》中的楚歌诗并非先秦成诗,而是汉代越地文人赵晔的自创,或自出机杼,或改写史料,是汉代越地楚歌诗的代表。这些楚歌诗既继承了楚歌诗以"悲"为主的情感特征,同时也表现出越文化特色,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强烈、复杂,篇幅增加,语言更为丰富细腻,有明显的文人案头创作痕迹。汉代越地楚歌诗的出现是在汉代大一统社会背景下楚文化风尚及地域文化转向的产物,它反映出越文化在汉代与主流文化逐渐趋同、融合的走向。
其他文献
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加强实习课的演练,以开发学生技能。笔者在多年的实习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制定周密合理的实习计划、因材施教,实行分组教
针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及传统电气设计专业软件的不足,利用Excel编制低压配电系统计算校验软件,实现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电压降、断路器级间配合等一系
在中国影坛上,谢晋是跨越时间最长、观众覆盖面最广的导演,从1948年担任《哑妻》助理导演直到今年,他的创作生涯长达60年,基本上与新中国的历史同步,经历了新中国十七年、文化大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