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载药黑磷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抗骨肉瘤活性评价

来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可稳定分散的载药纳米黑磷,并将其用于光热/化疗协同的纳米制剂.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剥离剂,聚乙二醇二胺(H2N-PEG-NH2)、壳聚糖(CS)及A型明胶(Gel)为修饰剂,筛选并载带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载药黑磷纳米片.通过透射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及体外细胞学评价.结果:剥离方法筛选试验表明BPNSs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浴超声300 W,10 h,探头超声180 W,6h,温度<30℃,表现出外观形貌均一;修饰剂筛选试验表明H2N-PEG-NH2/BPNSs质量比为10∶1,BPNSs/DOX质量比为1∶1,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及负载率;体外释放试验表明,DOX在弱酸性条件下结合近红外光照(NIR)释放迅速,展现出光控释药特性;体外细胞学试验表明PEG-BPNSs-DOX具有良好的抗骨肉瘤活性.结论:PEG-BPNSs-DOX可稳定分散,制备简单,具有NIR光控释药特性及良好的光热性能,有利于光热/化疗协同治疗骨肉瘤,在纳米递送系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存在半衰期短(约1 h)、易失活和不易透过胃肠道黏膜的特点,几乎不能口服,其注射剂也需要每日多次给药,患者顺应性较差.聚乙二醇(PEG)化、蛋白质的脂化及常规微球制备方法都对蛋白构象和生物活性有一定破坏,同时存在严重突释和蛋白聚集体形成导致的不完全释放问题.本研究选择GM-CSF为模型蛋白,通过本实验室发明的双水相冷冻相分离方法首先将蛋白制备成葡聚糖(DEX)颗粒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