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留心、细心、爱心、耐心去对待孩子们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e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留心、细心、爱心、耐心去对待孩子们,该是幼儿教育的宗旨吧?那么,如何去爱?其实是挺不好把握的,但如果深入其中,那就是一种享受。
  一:作为幼儿教师应多留心观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那天孩子们正玩得起劲,‘‘好吓人啊。’’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小军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想看又不敢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原来是一条小绿虫(蝴蝶幼虫)。
  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告诉他们这是蝴蝶幼虫。同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认真地看着、听着。借着户外活动的机会,孩子们认识了蝴蝶幼虫,增长了知识。作为幼儿教师应多留心观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
  二:作为幼儿教师应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我班的琳琳小朋友特别听话,上课非常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玩。我知道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三:作为幼儿教师应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李欧是我们小班的一名妹妹小朋友,她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她的,所以她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较弱,依赖性较强。前些天刚开学时,她感冒发烧了,在医院挂了好几天盐水,等身体好了后来幼儿园,她却哭着不肯来,要回家,要奶奶,要回去睡觉,老师对她又哄又骗可她还是哭哭啼啼,要老师给她奶奶打电话,要回家,一会又说冷,我就让她坐在太阳下晒太阳,摸摸她的手问她:“还冷吗。”看着她可爱又可怜的小脸,我又心疼又无奈,轻轻地握住她的手,把她抱在怀里,让她的头靠在我的胸前,没想到她马上不哭了,似乎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我问她一句,她答一句,慢慢地转移了她的注意力,由此我感到,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能胜过千言万语,这样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正是我们教师所求之不得的吗?
  四:班上有一名幼儿叫杨林,她开朗大方,做事认真,思维活跃,成绩优异。她经常在老师讲解时或同学回答时,情不自禁地“插嘴”。面对她的“插嘴”,说实在,我曾经为此而生气、不满,但回头想想,她“插嘴”也只是急切向我、向同学们表达想法而已,也是一种学习欲望呀。这也证明了她投入学习,没有开小差呀!一次我给孩子讲《乌鸦喝水》这则故事,当学习到“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时,杨祁祺又情不自禁地“插嘴”:“老师,还有其他办法呀!还可以用吸管喝水,我们平时喝饮料都用吸管的。”我不禁赞叹,同学们也热烈鼓起掌,她美美地坐下。我转而一想,何不把它深入下去?于是说:“你说的好啊!老师为你高兴!那小朋友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乌鸦喝到水呢?”在老师的鼓励、撩拨下,孩子们大胆想象、猜测,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探索。没过多久,无数小手举起来,还伴着“我来!”“我来!”孩子们的学习積极性也调动了起来,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无论在生活,工作中,“爱”是很重要的,尤其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孩子的世界当中,我是那样的快乐,虽然孩子的年龄小,有的连话都说不清,我们之间虽然没有真正的语言上的沟通,但是却有着一颗真诚的心,所以用“爱”去建立我和孩子之间的情谊。孩子是那样的纯真,我们应当让他们却又感受爱,带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政治课在现实教学中面临着学生“敬而远之”的尴尬境地,本文对此提出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从教师形象素质、课堂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让学生愿学乐学政治,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亲和力新课程生活愉快教学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却显得有点“尴尬”。一方面,它担负着智育与德育的
【项目基金】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教改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jg0912)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产物,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一种新型的特殊办学模式,是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担任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但是由于特殊的办学体制、教师和生源特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生互动性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突出
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儿童作为一个具有独特精神的的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就带着这种探究的欲望从大自然那里得到满足的。儿童的自身探究的本能就是儿童哲学的出发点,而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是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不断认识,探究自己未知的世界,就是儿童不断建构自己哲学世界的过程。童话作为一种神奇的
【摘要】当前,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报道越来越多,由于家长们特别关心子女的异常行为,认为自己子女患此病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认识儿童多动症。本文旨在阐述关于儿童多动症的各方面的研究,包括定义、成因、症状、治疗等,使人们对儿童多动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多动症儿童,让一些家长、老师走出误区,使儿童多动症患儿尽可能得到好的治疗。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主要症状成因  一、儿童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