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欧12国游中,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等4个国家,在世界地图上几乎找不到,他们比通常说的小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还要小得多,最小的面积不到半平方公里,最大的也不过160平方公里,人们就把它们称为袖珍国。国家虽小,可都是世界上富有的国家。
“金元教国”梵蒂冈
我们乘坐的大巴停在罗马城火车站附近,导游把大家吆喝下车,交托给“地导”。领我们的这位“地导”是位中国女士,来罗马十多年了,当然是罗马通。她带领我们一会儿坐公共车,一会儿步行,穿街过巷,折腾了一阵,来到了罗马城的西北角。从一个大门进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能容纳30万人的宏大的椭圆形广场,一座雄伟高大的教堂,她说这就是梵蒂冈城国。接着领着我们参观,滔滔不绝地介绍眼前的景物,介绍这个国家的历史与现状……
梵蒂冈城国,居于山冈之上,这里原是罗马皇帝的花园,耶稣死后,他年长的门徒彼得成为教会首领,来到罗马传教,蒙难于这个山丘花园,也葬于此。从此在教徒的眼里这里就成了圣地。罗马的主教,因处于帝国的首都罗马,政治、经济势力强大,影响超过其他地区的主教,就逐渐演变成彼得的继承人,独占“教皇”之称。公元756年,当时的皇帝将罗马城与周围地区赠予教皇斯蒂芬二世,拥有世俗权,这就是教皇国的开始。以后国家数次兴亡,疆域屡有变迁。1870年意大利完成了统一,教皇国并入了意大利,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但不承认灭亡,常与意大利对立。1929年2月1日,墨索里尼为了寻求天主教会的支持,与教皇庇护二世签约,承认梵蒂冈是主权国家,政教合一,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于一身,脱离意大利而独立,从此,罗马城中出现了城中之国——梵蒂冈城国。
这个国家面积有多大?以梵蒂冈城墙为界,总面积0.44平方公里,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地导”幽默地说,相当于一个城市公园,围绕城墙走完一圈,用不了1小时。人口不到1500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梵蒂冈一无农业,二无工业,三产也不发达,是什么使它成为“金元教国”,黄金外汇储备达100亿美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富有、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的呢?听了“地导”的介绍,亲眼目睹了梵蒂冈的风采,我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梵蒂冈的富有主要靠宗教的力量。全世界有八亿多天主教徒,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来到梵蒂冈朝圣,聆听教皇的训示。虔诚的教徒来时都有捐赠,形成稳定的财源。后来用捐赠的钱办起了银行,逐步形成了金融托拉斯。经济活动十分活跃,在北美、欧洲许多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资本渗透到意大利等国家的经济部门,特别是银行信贷与房地产。有资料表明,宗教银行的盈利是财政的最大宗收入。此外,旅游业的收入也很可观。整个梵蒂冈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圣彼得教堂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有美轮美奂的壁画、雕塑;圣彼得广场建筑艺术是举世无双的;国家图书馆是收藏世界上手抄本、手稿、孤版书最多的图书馆。这些对无神论者也有吸引力,每年都有近千万的人游览参观。梵蒂冈邮票也是世界上邮票爱好者收藏的对象,游客经常会买一些作纪念,邮票业年收入300万美元。这四大财源就像圣彼得广场的四根高大粗壮的大理石廊柱,支撑着这个教国运转,使它能够向一百多个国家派出圣使或代表,使它能够召开世界教主会议发号施令,并有实力在九十多个国家建立大使馆。
古老的共和国圣马力诺
离开威尼斯,沿高速公路东行一小时许,迎面出现了一道山梁,峰峦起伏,三峰突起,每座峰巅雄踞一座古堡,有龙盘虎踞之感。导游指了指说,那就是圣马力诺共和国,最高峰叫蒂塔诺山,海拔700多米,首都圣马力诺市就在那座山上。大巴离开高速公路,爬坡绕弯,越转越高,爬上一道陡坡,眼前一亮,是一个停车场。导游说,圣马力诺市到了,这里只能停留一个小时。
我们急匆匆地下车,抬头一看,眼前是层层叠叠的石头建筑物,有的凌空突起,有的紧贴石壁,古朴壮观。顺着一条缓坡石板街前行,气喘吁吁地走到尽头,眼前出现了一个不大的平台,这算是个小广场,广场中央竖着一尊半身塑像,导游说,这是马力诺,石匠,开国者。
马力诺,基督教徒,是公元4世纪的人物。有的说他得罪了教主,罚他到蒂塔诺山修教堂;有的说他不满教主,隐居到此,采石为生,广做善事,人们奉为“圣徒”。这位“圣徒”接纳逃犯,逐渐组织起“石匠公社”,采石建山,采石卖石,使这里成了逃犯的乐园。人越聚越多,城顺着山势扩大。他们这代死后,后辈们仍然建山不止。到了中世纪初期,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这里也受其影响,向“国家”方向发展。到了1263年,宣布成立共和国,为纪念马力诺,称为圣马力诺共和国。以后几百年间,多次受到外来势力的蹂躏,1740年又独立行使权力,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共和国。
现在的共和国就是这座大山,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圣马力诺市约有4300人,四面与意大利接壤。政府由10名成员组成,不设总理,外长起总理的作用,国家元首由两名权力相等的执政官共同担任,任期半年,不能连任,三年后可再次当选。执政官由大议会选举产生。有一部宪法,起源于14世纪,17世纪通过,称为“第1号宪章”,300年来略有修改。国家没有军队,只有大议会卫队、城堡卫队和市政警察与宪兵,宪兵专管打击犯罪活动。
离开广场再往上走,就是圣方济各门,门的右侧是一座教堂,14世纪的石头建筑物,教堂里的浮雕、古钟、墓碑、壁画以及宗教器物相当珍贵,是一处名胜。穿过教堂,是一条窄窄的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市民们认出是中国人,友好地说着生硬的汉语“你好”,笑脸相迎地向我们兜售旅游纪念品。离开街道,爬上一道陡坡,就是高耸的城堡。城堡与城堡之间,有高大的城墙相连,看到这种景象,就想起中国的长城,于是对这个民族肃然起敬。站在城头向外俯瞰,远处是意大利的田野,近处才是圣马力诺的国土,绿油油的果园、葡萄园与片片红顶白墙的楼房。这是圣马力诺的农村景象。这个山国,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敬佩,在无资源、无机场、无铁路、无港口的情况下,凭着他们的智慧,工业骤然发展起来,服装、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化工、酿酒等中小企业遍布全山九个市镇,成为财政的主要来源。这里的人民生活富裕,全民享受公费医疗。
赌博国摩纳哥
10月3日早晨,大巴沿着地中海尼斯海岸急驶,一会儿就来到了摩纳哥公国。该国东、北、西三面被法国包围,南面临海,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最窄处只有200米,总面积只有1.95平方公里,相当我国澳门的八分之一。境内多丘陵,海拔平均500米,边境线长2.5公里,海岸线长5.16公里。沿岸高楼林立,花园星罗棋布,类似澳门风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据传,公元前6世纪,摩诺尼部落在此居住过,由此得名。
这个小国有许多奇特的地方。奇特之一是以土地换独立。公元1297年,格里马尔迪家族占据了这里的城堡。一百多年后,形成了公国雏形,先后成为西班牙、法国的保护国。1861年,摩与法国签约,以赠送芒通、罗古布伦两大市镇等条件获得独立,使领土由2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面积。以后又签约,在尊重法国的政治、经济、航海和军事利益下行使主权,外交采取任何行动须与法国协商一致。一旦国家元首无后裔,摩将并入法国。法国承担的义务是保证摩的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政府首脑由亲王任命,但必须是法国人。
奇特之二是人口构成特别。国家居民3.2万人,本国国籍的只有6089人,而法国国籍的有10229人,意大利籍为6410人,均超过本国国籍的人。其余为英国、瑞士、德国、比利时、美国等国籍的人。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语为意大利语、英语,而摩纳哥语只视为方言。
奇特之三是赌博成为支柱产业。政府多年来致力经济多元化,但到目前,工业仍然薄弱,旅游业发达,其中赌业占据重要位置,有赌博国的称谓。全国建有两个赌城,其中世界著名的赌城蒙特卡洛就坐落在王宫之北、阿尔卑斯山伸向地中海的山崖上。围绕赌场建有歌剧院、商店、游泳池、温泉浴室、运动场等,服务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每到周末、假日,富商大贾云集于此,赌博交税,消费阔绰,给摩带来不菲的收入。当地的住宿、就餐、乘车、甚至买报都带有赌博色彩,因而称之为赌博国。
摩纳哥人雄心勃勃,积极参加国际活动,现在是70个国际组织成员,其中十多个国际组织的总部就设在摩纳哥,并经常举办论坛、峰会一类的国际会议与国际文体赛事,在极力打造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微型工业国列支敦士登
在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中的瑞士与奥地利之间,有个小国,叫列支敦士登公国,是公元500年前后到此的阿勒曼尼民族的后裔。1806年成为主权国家。国土狭小,南北长24公里,东西最宽处8公里,总面积160平方公里,是我们这次游历的袖珍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有山、有河、有平原,山多在海拔1800米~2600米之间,峰巅终年积雪。土地可利用面积森林占三分之一,牧草占三分之一,农用地只占4.7%,剩下的是建筑用地与荒山。白雪皑皑的山峰与青山绿水草地相映,构成这个山国的典型景观。
这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公爵拥有最高决定权,政府只有5名成员,除首相、副首相外,其余3名均为兼职,与瑞士关系密切,外交国防都委托瑞士,我们进出境都由瑞士边防人员检查,办理手续。全国只有68名警察。
近十年来,政府采取措施,走工业富国的道路。国民经济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传统的农牧业、邮票业位次后移。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陶瓷、化工、医药、电子、纺织等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国约有几十家中小企业,分布在十多个小城镇。虽然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但两头在外的方针奏效。原料靠进口,产品95%出口,我国都进口它的成套设备与电子产品,有“微型工业国”之称。
这个国家发展经济有奇招,政府制定了低税政策与银行保密法,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我们在首都瓦杜兹街道散步,不时能看到银行大厦,这里已有15家银行,国际资本在向这个山国流动。1999年的资料记载,当时营业额已达349亿瑞郎。银行业的发展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长住人口只有5000人的瓦杜兹市,正在向“金融之都”迈进。
列支敦士登人民生活富裕,全国拥有电话机二万余部,电视机一万二千余台,每千人拥有小汽车674辆,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我们乘坐的大巴在高速公路上急驶,雪峰、青山、草地、牛羊、葡萄园像一幅幅山水画,在车窗外闪现。离开边境站时,我再一次回头把这个山国张望。
“金元教国”梵蒂冈
我们乘坐的大巴停在罗马城火车站附近,导游把大家吆喝下车,交托给“地导”。领我们的这位“地导”是位中国女士,来罗马十多年了,当然是罗马通。她带领我们一会儿坐公共车,一会儿步行,穿街过巷,折腾了一阵,来到了罗马城的西北角。从一个大门进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能容纳30万人的宏大的椭圆形广场,一座雄伟高大的教堂,她说这就是梵蒂冈城国。接着领着我们参观,滔滔不绝地介绍眼前的景物,介绍这个国家的历史与现状……
梵蒂冈城国,居于山冈之上,这里原是罗马皇帝的花园,耶稣死后,他年长的门徒彼得成为教会首领,来到罗马传教,蒙难于这个山丘花园,也葬于此。从此在教徒的眼里这里就成了圣地。罗马的主教,因处于帝国的首都罗马,政治、经济势力强大,影响超过其他地区的主教,就逐渐演变成彼得的继承人,独占“教皇”之称。公元756年,当时的皇帝将罗马城与周围地区赠予教皇斯蒂芬二世,拥有世俗权,这就是教皇国的开始。以后国家数次兴亡,疆域屡有变迁。1870年意大利完成了统一,教皇国并入了意大利,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但不承认灭亡,常与意大利对立。1929年2月1日,墨索里尼为了寻求天主教会的支持,与教皇庇护二世签约,承认梵蒂冈是主权国家,政教合一,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于一身,脱离意大利而独立,从此,罗马城中出现了城中之国——梵蒂冈城国。
这个国家面积有多大?以梵蒂冈城墙为界,总面积0.44平方公里,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地导”幽默地说,相当于一个城市公园,围绕城墙走完一圈,用不了1小时。人口不到1500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梵蒂冈一无农业,二无工业,三产也不发达,是什么使它成为“金元教国”,黄金外汇储备达100亿美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富有、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的呢?听了“地导”的介绍,亲眼目睹了梵蒂冈的风采,我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梵蒂冈的富有主要靠宗教的力量。全世界有八亿多天主教徒,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来到梵蒂冈朝圣,聆听教皇的训示。虔诚的教徒来时都有捐赠,形成稳定的财源。后来用捐赠的钱办起了银行,逐步形成了金融托拉斯。经济活动十分活跃,在北美、欧洲许多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资本渗透到意大利等国家的经济部门,特别是银行信贷与房地产。有资料表明,宗教银行的盈利是财政的最大宗收入。此外,旅游业的收入也很可观。整个梵蒂冈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圣彼得教堂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有美轮美奂的壁画、雕塑;圣彼得广场建筑艺术是举世无双的;国家图书馆是收藏世界上手抄本、手稿、孤版书最多的图书馆。这些对无神论者也有吸引力,每年都有近千万的人游览参观。梵蒂冈邮票也是世界上邮票爱好者收藏的对象,游客经常会买一些作纪念,邮票业年收入300万美元。这四大财源就像圣彼得广场的四根高大粗壮的大理石廊柱,支撑着这个教国运转,使它能够向一百多个国家派出圣使或代表,使它能够召开世界教主会议发号施令,并有实力在九十多个国家建立大使馆。
古老的共和国圣马力诺
离开威尼斯,沿高速公路东行一小时许,迎面出现了一道山梁,峰峦起伏,三峰突起,每座峰巅雄踞一座古堡,有龙盘虎踞之感。导游指了指说,那就是圣马力诺共和国,最高峰叫蒂塔诺山,海拔700多米,首都圣马力诺市就在那座山上。大巴离开高速公路,爬坡绕弯,越转越高,爬上一道陡坡,眼前一亮,是一个停车场。导游说,圣马力诺市到了,这里只能停留一个小时。
我们急匆匆地下车,抬头一看,眼前是层层叠叠的石头建筑物,有的凌空突起,有的紧贴石壁,古朴壮观。顺着一条缓坡石板街前行,气喘吁吁地走到尽头,眼前出现了一个不大的平台,这算是个小广场,广场中央竖着一尊半身塑像,导游说,这是马力诺,石匠,开国者。
马力诺,基督教徒,是公元4世纪的人物。有的说他得罪了教主,罚他到蒂塔诺山修教堂;有的说他不满教主,隐居到此,采石为生,广做善事,人们奉为“圣徒”。这位“圣徒”接纳逃犯,逐渐组织起“石匠公社”,采石建山,采石卖石,使这里成了逃犯的乐园。人越聚越多,城顺着山势扩大。他们这代死后,后辈们仍然建山不止。到了中世纪初期,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这里也受其影响,向“国家”方向发展。到了1263年,宣布成立共和国,为纪念马力诺,称为圣马力诺共和国。以后几百年间,多次受到外来势力的蹂躏,1740年又独立行使权力,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共和国。
现在的共和国就是这座大山,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圣马力诺市约有4300人,四面与意大利接壤。政府由10名成员组成,不设总理,外长起总理的作用,国家元首由两名权力相等的执政官共同担任,任期半年,不能连任,三年后可再次当选。执政官由大议会选举产生。有一部宪法,起源于14世纪,17世纪通过,称为“第1号宪章”,300年来略有修改。国家没有军队,只有大议会卫队、城堡卫队和市政警察与宪兵,宪兵专管打击犯罪活动。
离开广场再往上走,就是圣方济各门,门的右侧是一座教堂,14世纪的石头建筑物,教堂里的浮雕、古钟、墓碑、壁画以及宗教器物相当珍贵,是一处名胜。穿过教堂,是一条窄窄的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市民们认出是中国人,友好地说着生硬的汉语“你好”,笑脸相迎地向我们兜售旅游纪念品。离开街道,爬上一道陡坡,就是高耸的城堡。城堡与城堡之间,有高大的城墙相连,看到这种景象,就想起中国的长城,于是对这个民族肃然起敬。站在城头向外俯瞰,远处是意大利的田野,近处才是圣马力诺的国土,绿油油的果园、葡萄园与片片红顶白墙的楼房。这是圣马力诺的农村景象。这个山国,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敬佩,在无资源、无机场、无铁路、无港口的情况下,凭着他们的智慧,工业骤然发展起来,服装、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化工、酿酒等中小企业遍布全山九个市镇,成为财政的主要来源。这里的人民生活富裕,全民享受公费医疗。
赌博国摩纳哥
10月3日早晨,大巴沿着地中海尼斯海岸急驶,一会儿就来到了摩纳哥公国。该国东、北、西三面被法国包围,南面临海,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最窄处只有200米,总面积只有1.95平方公里,相当我国澳门的八分之一。境内多丘陵,海拔平均500米,边境线长2.5公里,海岸线长5.16公里。沿岸高楼林立,花园星罗棋布,类似澳门风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据传,公元前6世纪,摩诺尼部落在此居住过,由此得名。
这个小国有许多奇特的地方。奇特之一是以土地换独立。公元1297年,格里马尔迪家族占据了这里的城堡。一百多年后,形成了公国雏形,先后成为西班牙、法国的保护国。1861年,摩与法国签约,以赠送芒通、罗古布伦两大市镇等条件获得独立,使领土由2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面积。以后又签约,在尊重法国的政治、经济、航海和军事利益下行使主权,外交采取任何行动须与法国协商一致。一旦国家元首无后裔,摩将并入法国。法国承担的义务是保证摩的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政府首脑由亲王任命,但必须是法国人。
奇特之二是人口构成特别。国家居民3.2万人,本国国籍的只有6089人,而法国国籍的有10229人,意大利籍为6410人,均超过本国国籍的人。其余为英国、瑞士、德国、比利时、美国等国籍的人。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语为意大利语、英语,而摩纳哥语只视为方言。
奇特之三是赌博成为支柱产业。政府多年来致力经济多元化,但到目前,工业仍然薄弱,旅游业发达,其中赌业占据重要位置,有赌博国的称谓。全国建有两个赌城,其中世界著名的赌城蒙特卡洛就坐落在王宫之北、阿尔卑斯山伸向地中海的山崖上。围绕赌场建有歌剧院、商店、游泳池、温泉浴室、运动场等,服务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每到周末、假日,富商大贾云集于此,赌博交税,消费阔绰,给摩带来不菲的收入。当地的住宿、就餐、乘车、甚至买报都带有赌博色彩,因而称之为赌博国。
摩纳哥人雄心勃勃,积极参加国际活动,现在是70个国际组织成员,其中十多个国际组织的总部就设在摩纳哥,并经常举办论坛、峰会一类的国际会议与国际文体赛事,在极力打造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微型工业国列支敦士登
在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中的瑞士与奥地利之间,有个小国,叫列支敦士登公国,是公元500年前后到此的阿勒曼尼民族的后裔。1806年成为主权国家。国土狭小,南北长24公里,东西最宽处8公里,总面积160平方公里,是我们这次游历的袖珍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有山、有河、有平原,山多在海拔1800米~2600米之间,峰巅终年积雪。土地可利用面积森林占三分之一,牧草占三分之一,农用地只占4.7%,剩下的是建筑用地与荒山。白雪皑皑的山峰与青山绿水草地相映,构成这个山国的典型景观。
这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公爵拥有最高决定权,政府只有5名成员,除首相、副首相外,其余3名均为兼职,与瑞士关系密切,外交国防都委托瑞士,我们进出境都由瑞士边防人员检查,办理手续。全国只有68名警察。
近十年来,政府采取措施,走工业富国的道路。国民经济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传统的农牧业、邮票业位次后移。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陶瓷、化工、医药、电子、纺织等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国约有几十家中小企业,分布在十多个小城镇。虽然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但两头在外的方针奏效。原料靠进口,产品95%出口,我国都进口它的成套设备与电子产品,有“微型工业国”之称。
这个国家发展经济有奇招,政府制定了低税政策与银行保密法,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我们在首都瓦杜兹街道散步,不时能看到银行大厦,这里已有15家银行,国际资本在向这个山国流动。1999年的资料记载,当时营业额已达349亿瑞郎。银行业的发展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长住人口只有5000人的瓦杜兹市,正在向“金融之都”迈进。
列支敦士登人民生活富裕,全国拥有电话机二万余部,电视机一万二千余台,每千人拥有小汽车674辆,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我们乘坐的大巴在高速公路上急驶,雪峰、青山、草地、牛羊、葡萄园像一幅幅山水画,在车窗外闪现。离开边境站时,我再一次回头把这个山国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