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拉德:澳大利亚的“撒切尔夫人”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4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4日,澳大利亚政坛风云突变,朱莉娅·吉拉德取代陆克文成为澳大利亚首位女总理。这位棕红色头发的政坛美女凭借果断的行事风格让很多人将其与撒切尔夫人媲美。
  上任半个月之后这位美女总理遭遇了小插曲,7月9日一名男子投掷鸡蛋袭击她。她躲过“飞蛋”,却没有花颜失色,还开玩笑说这个男子需要一些煎蛋当早餐。事后,澳大利亚人笑谈,她的机智灵敏的确很像撒切尔夫人,但是她还更具幽默,更有魅力。
  
  戏剧性的24小时
  
  去年,当记者请陆克文评估副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出任总理的几率时,陆克文说:“她是一名极妙的副总理,终有一天也将成为一名极妙的总理。”当时,陆克文是澳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理,他和那名记者均未料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于是诞生了两项记录:陆克文成为19年来首位没有完成首任就辞职的总理;吉拉德成为澳洲首位女总理。
  其实,随着陆克文支持率的不斷下跌,工党内部“换帅”的呼声早就响起。6月19日,澳媒体就掌握了澳政局变动的机密,称工党核心议员将于下一周逼宫陆克文。当然,吉拉德仍在等待出手的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陆克文的班子在严峻的形势下风声鹤唳,其幕僚长在私下调查吉拉德的忠诚度。这件事情6月23日被澳媒体揭发。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吉拉德随即在党内展开公关活动,正式开始“倒陆”行动。吉拉德首先打电话向党内大佬比尔·肖腾求助。
  黄昏时分,她在维州发家时认识的盟友也即政变幕后的四大天王——肖滕、戴维、农业部长博克及南澳工党右翼派系领导人东尼赶到吉拉德办公室密谈(肖腾事后公开承认自己是怂恿吉拉德推翻陆克文的幕后推手)。
  晚上7点过后,副总理办公室致电“陆办”,在外出席活动的陆克文被召回办公室,给他摆下鸿门宴的是吉拉德和同属工党左翼派系的国防部长约翰-福克纳。就在此时,吉拉德阵营积极行动,四处打电话拉支持者,晚上9点,他们信心满满,终于确定了有多少人将支持吉拉德。晚上10点20分,陆克文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了吉拉德所为,并宣布举行领导人投票表决,一场权力争夺战正式上演。
  Nine Network时事新闻主编奥克斯爆料称,在两人的密谈中,陆克文曾请求吉拉德再给他一段时间,让他重塑民调支持率,如果尝试失败,他将在大选前主动辞去总理的职务。吉拉德起初同意了,不过当她知道陆克文已经失去工党大佬级人员的庇护后,她又反悔了,决定逼走陆克文。当然,吉拉德表示她将把这个秘密“带进坟墓”。
  24日上午,陆克文为了避免工党因公开摊牌而陷入分裂,同时也为自己“留有余地”,在投票开始之前宣布放弃竞争。工党112名议员举行党内投票,吉拉德获得全票支持,陆克文下马。
  一度声望如日中天的陆克文闪电下台,由其女助手吉拉德接手,震惊澳洲朝野。然而陆克文女儿杰西卡却早已在其处女作小说《鲁比竞选》中“预知”了这一幕。在这本即将于今年8月出版的小说中,杰西卡描写了一个“情绪化”的男总理被其女性副手发动的“官廷政变”赶下台,其情景与实际情况如出一辙。
  
  天生的政治动物
  
  虽然外界对这位头发火红、鼻音严重的女政治家比较陌生,但对澳大利亚人来说,在男性统治的政坛,吉拉德始终是一个非常抢眼的人物。
  从学校积极分子、工会律师、政治顾问直至副总理,吉拉德有着自己非凡的雄心抱负。“政治存在于她的DNA中”,澳大利亚媒体如此评论她。2001年,她升任为前座议员,进入工党影子内阁,成为劳工部长。2003年升任卫生事务发言人,与时任政府卫生部长、现任反对党领袖艾伯特之间的唇枪舌剑常常成为媒体的焦点。吉拉德的母亲说:“我同情任何一个与朱莉娅辩论的人,一旦她下了决心,就一定要达到目的。”
  吉拉德虽行事干练,但却深谙政坛之道,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老练。2004年工党再次大败,她本可以挑战当时党内第二把手的地位,党内人物纷纷促她上位,但她拒绝了。
  这样的策略在后来看是真正的“以退为进”,一年之后,她和陆克文_起挑战贝尔利党魁的职位,为陆克文成为工党党魁立下汗马功劳。随着2007年工党胜选,朱莉娅顺利当上副总理,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部长”。当陆克文因为非法移民和矿业税问题支持率大跌时,她“顺势”联合工党大佬将其拉下马。而当陆克文请求进入新政府内阁后,她说没想好给这位前总理安排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迄今唯一一本吉拉德传记《朱莉娅·吉拉德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杰奎评价,吉拉德很专注,有决心。和撒切尔夫人一样,她不仅漂亮,而且能干,甚至比保守的“铁娘子”更犀利。她在议会地板上疾步如飞,全办公室的人都能听见;在就职演讲中,毫不客气地批评:“现任政府正在迷失方向,所以需要换领导人。”在个人生活方面,吉拉德至今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2007年在接受采访时,吉拉德也坦言,自己如果有小孩,就“无法取得现在的成功”。
  今年正值大选年,执政的政府总理在首届任期内被本党拉下马的情况在澳政坛实属罕见。吉拉德何以胜出?
  从大环境来说,陆克文政府提出要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强盛的澳大利亚,全面提升澳的国家地位。然而,几乎同时到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打乱了他治理国家的安排。不仅一些重要的竞选许诺无法兑现,在碳排放、矿产税等问题上也是操之过急。这直接导致了陆克文的支持率急剧下滑。可以说,吉拉德是“不战而胜”。
  从个性角度来看,吉拉德比陆克文拥有优势不是她的性别,而是她的律师经历,相对政治经验比较老到。而陆克文则被认为是一个学者型的政治家。陆克文的失败在于他的领导风格不得人心,执政两年多来,他变得越发刻板和固执己见。脾气刚烈的他,曾多次对共事的伙伴大发雷霆,做决定时也不与内阁磋商。在任时间最长的工党前总理霍克指出,陆克文太独断,下台只能怪自己。
  反观吉拉德,可谓党内党外左右逢源,多次巧妙化解危机。吉拉德的武器就是团结反对派和中间派的斡旋能力。2003年,时任工党主席与党内不少人关系紧张,但和吉拉德却有说有笑;2008年,当陆克文就国内公务员体系大发脾气时,吉拉德出面调解双方的紧张关系;今年陆克文推行的高额资源税遭到强烈反对时,又是吉拉德始终在唱红脸。
  
  前景可期但不平坦
  
  吉拉德在担任副总理期间,曾干净利索地处理过劳资纠纷、澳洲教育危机、山林大火等一系列问题。
  但在政治取向上,可能是为了缓和保守派选民因为她身为女性又未婚而可能形成的排斥感,吉拉德被认为是保守派。上台后,她就立马与陆克文的政策切割,虽然她也曾是陆政策的助推者。在短短两周之内,吉拉德在矿产税上大幅妥协,与矿企速战速决,仅用了一周就搞定了矿产税。其次是放弃陆克文倡导的“大澳大利亚”人口计划,来获得本地选民的好感。她牢牢把握住了任何政党都梦寐以求的竞选基盘——中间派。
  为了利用自己执政“蜜月期”回升的支持率,趁热打铁保住工党政权,吉拉德决定在8月21日举行大选。预计选举进程中,经济、气候变化、难民政策将成为吉拉德与艾伯特角力的三大焦点议题。如果竞选不能成功,澳大利亚的铁娘子将可能成为比陆克文更“短命”的总理。目前,吉拉德阵营在选战民意中微弱领先。澳媒体则从世界杯期间走红的章鱼“保罗”那里获得灵感,《悉尼先驱晨报》选取的章鱼“卡桑德拉”预测,吉拉德领衔的工党将赢得选举。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如不出意外,吉拉德将很有可能获胜。
  但是从长远来看,吉拉德的政治生涯仍存在一定的隐忧。从妥协资源暴利税,对待移民,再到放弃亚太地区的外交议题,足以看到新总理可谓守成之主,而且缺乏长远眼光。在澳洲政坛素有“疯子”之称的前工党领袖马克莱顿日前接受采访指出,如今的工党对于领袖毫无忠诚可言,副总理及多位部长根本就不是吉拉德的支持者,有的甚至结怨颇深。吉拉德兴许会成为下一次内讧的刀下鬼。
  目前的热闹无非是吉拉德女性的身份,让人感觉惊奇和期待,但是时间一长,重大议题无法得到解决,扶其上位的四大天王必定要争权夺利,加上她曾鼓吹的白澳政策,都可能让工党未来的路和吉拉德未来的路更加艰险。
其他文献
“给我一尺深的水,我要搅起一丈高的浪”,这是杨平信奉的人生格言。在网络这个汪洋大海里,不甘平静的杨平卷起了怎样的波澜?    自5月14日起,每天晚上11点左右,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都会准时在红网株洲论坛实名现身。此时,众多网友已经在此守候这位率直幽默的“杨平同学”,偶尔没发现他的踪影,网友们便会发贴问:“杨平同学来了没”,“查岗了”。从最初的“另类”、争议到网络反腐,杨平与网络亲密接触的经历颇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