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是这样打开的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ll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他们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把自己封闭起來,长此以往势必问题更严重,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打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作为教育者和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重要向导,要有耐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心理活动,打开他们的心灵。
   一、因材施教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育,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化的人,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由于大多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较低,教师应在课堂上为他们制订一套新的标准。例如,减少家庭作业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当这些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客观地了解情况,耐心地引导,减少对他们的要求,当作业完成后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突破最近发展区,提高自身水平。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和减少问题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一致,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应盲目地对所有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一般学生会认为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则忽视或严厉批评。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导致一些学生被教师忽视,他们的潜能没有被教师挖掘。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类智能分为八类,我们的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数学和语文两种智力,而忽视了其他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向良好行为转变。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
   二、改进教师教育方式,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就学生而言,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其精神和情感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小学生已逐渐增强了独立意识,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填鸭式”的满堂灌的说理,他们不满意教师高高在上的优越性,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现在许多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大多数教师都采用说教、谈话或严厉批评的方式,往往效果甚微。由此可见,教师的旧教育习惯已不再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个人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使自己拥有广博而深刻的知识,作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作为学校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更符合教师的期望和教学目标,对学校的积极转型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另外,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对这样的学生有一颗爱心,应该凭借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感情,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应该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责备学生。此外,对学生的问题应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多关怀,多倾心交谈,使学生能体验到老师的关怀。最后,教师应宽容学生,用理性思维来看待事物,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平等、民主、友好的和谐关系。
   三、充分发挥好同伴的模范作用
   在学校里,学生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每个孩子都崇拜榜样,同龄人角色模型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可以帮助学生一起进步。尤其是在小学,我们可以看到,当老师表扬一个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模仿学生的行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教学中,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可以采取好的榜样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观察好的榜样言行,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素质,示范教育的目的是为有问题的学生树立榜样,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把示范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质量传递给有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有问题的学生,在榜样的领导下,将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并有后续努力的潜力,不断自我完善,逐步接近榜样的角色。此外,周围的同伴角色模型更具说服力和仿真性,与这些同龄人相比,有问题的学生更能受到启发和启发,有更多的决心和目标去争取。从这个角度看,榜样的力量在培养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良好行为中起着非常好的作用,并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总之,班级管理中应该更加重视有问题的学生的存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立多层次、多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作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应同时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积极利用课堂文化氛围,为有问题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打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白毓秀.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培训,2008(12).
   [3]陈慧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问题生”转化[J].心理教育,2009(12).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作用,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小学生正确三观建立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学中出现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和不足现象,注重高素质队伍建立和培养,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以及丰富教学内容等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作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国家民族进步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是传
摘 要: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讲解传授方式,虽然呈现了很多经典文章,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难以对所学内容产生透彻理解,因此,必须要加强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授课理念与模式的种种束缚,积极引用情境教学等新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构建更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教学法强调认知、情感活动的有机整合,具有真切、形真等特点,在小
摘 要: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平静的心态,要有一定的教育艺术,才能“对症下药”地施教。  关键词:情境;教育时机;集体力量  遇到问题学生,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一個巨大挑战。做好此类学生的转化工作,要头脑冷静,心态平静;要坚持不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要讲究教育艺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小郑,单亲家庭孩子,父母离异,随外婆生活。家庭的特殊,导致他脾
摘 要:对待厌学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要足够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和引导孩子及时消除厌学情绪,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使孩子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之中。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厌学是学习上的一种负面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受,进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学生一旦产生厌学情绪,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
摘 要:微课,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通过分析微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所起到的作用,为广大教师高效、科学地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教学方式;数学;微课  当前我国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多样,这也为微课在课堂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相比较传统课程而言,微课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营造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使
(山西省汾阳市实验小学)  摘 要:文章写作离不开思维的逻辑,也离不开情感的表达。情感是人内心的显露,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饱含情感的写作是一篇优秀文章诞生的重要动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将记叙文感情充沛地写出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情感在小学生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情感教学。  关键词:情感教学;写作;作用  情感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砖一木也能育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几千年来,“窗”与教育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如:“窗下”特指上学读书;“寒窗”形容勤学之苦;“同窗”即是同学的代名词……有鉴于此,窗内小学从“窗”字入手,挖掘“窗”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因地制宜,打造独有的校园“窗”文化。  钱钟书的有关“窗”的哲理名言“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其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实现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学活动,还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借此提高小學英语教学质量。主要立足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应用方法;感官体验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是一门极具实践性与综合
摘 要:游戏辅助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游戏可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都是后天发展起来的,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情境模拟,对学生思维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在小学生音乐课教学中,运用游戏辅助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小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升的阶段,是通过情感来认
摘 要:分析了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消减大班额下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策略,意在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原因对策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的高年级学生而言,因为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难度相较于低年级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更加抽象、更考验学生的逻辑理解能力。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以及人口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