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新作文·教学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hicah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逐步的成为了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的彰显了出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农村地区,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来制定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做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1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1.1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的。目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既得到不到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又得不到来自于父母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很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使其逐渐的漠视亲情观念,从而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农村地区的教育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即便是在务工期间回到家乡,也仅仅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缺乏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其次,监管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那些由祖辈负责监管的留守儿童家庭而言,教育方面基本上是缺失的,再加上祖辈的溺爱,很冲易使孩子形成各种不良的性格;对于那些由亲戚负责监管的留守儿童家庭而言,基本上会采用放任自流的监管方式,其教育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1.2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
  虽然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一直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在某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仍然较为匮乏,教育观念也较为陈旧,从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对于学校而言,教学任务本就十分繁重,因此,不能够为那些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其次,某些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仍然较为落后,一方面,很多学校不能够为离学校较远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心理教育活动、安全教育活动以及法制教育活动等,从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
  1.3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留守儿童大多是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不但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还缺乏安全、法律、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来自于外界的影响。首先,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加上监管不力,因此,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例如在网吧、电影以及不良书刊中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使其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其次,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某些留守儿童很容易误交损友,从而误入歧途,进而对自身和社会构成一定的危害。
  2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2.1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加强家庭监护作用
  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切实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就要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加强家庭监护作用。首先,要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逐步的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使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学校和老师要发挥出充分的引导作用,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即便是身在异地,也要经常的通过电话和孩子保持良好的联系,多和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但能够有效的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还能够构建出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学校和老师还要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于长期在异地务工的父母而言,要定期的和孩子进行联系,充分的掌握孩子的近况,定期的回家和孩子团聚[2]。
  2.2加强学校的教育作用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而言,首先,要针对留守儿童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创新相关的教育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例如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信息、设置心理咨询室以及推行监护人仿校制度等。其次,要尽可能的为留守儿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相关的政府部门要不断的加大对落后地区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投入力度。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离学校较远的留守儿童提供相應的寄宿条件;另一方面,要大力的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农村学校配备专门的保育人员和生活老师,从而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与关爱。再次,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要不断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充分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学习发展状况,不断的加强家校合作。最后,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而言,要不断的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引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教职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中,以此来有效的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校园氛围[3]。
  2.3加强社会方面的教育作用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而言,除了学校和家庭方面的教育之外,还要引入社会方面的力量,加强社会方面的教育作用。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依稀,鼓励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的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以此来为留守儿童提供来自于社会的关爱和照顾。其次,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娱乐场场所的管理,净化农村地区网吧和游戏厅等文化场所和治安环境。
  3结束语
  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加强家庭监护作用,加强学校的教育作用,加强社会方面的教育作用,以此来有效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小娟.托管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93-194.
  [2]宛瑾.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1):16-19.
  [3]钱述才.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分析[J].甘肃教育,2019(01):33.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医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立项中星火燎原团队调研报告论文
  通讯作者: 谭立(1983-   ) 湖南长沙 长沙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讲师 专业方向:英语、中外比较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回归语文阅读本色,需要将语文这门课程自身的特色很好地体现出来,将字、词、句、文等作为基础,并将逐步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语文阅读的基本目的,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学生整体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回归阅读;小学语文;对策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广大教师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引进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有的教师离开对文本的
期刊
进入21世纪,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学科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意味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要求。也就是说,在核心素养时代,不同学科领域和素养之间存在多重交叉关系,某一种素养可能是多个学科的培养目标。在这种背景下,课程融合成为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课程融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道德缺失也成为了较为显著的社会问题。人才作为重要的推动力,教育部门要求学校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从根源上解决道德缺失问题。而相对于其他的科任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更大。因此,本文将以初中学生为切入点,以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前言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使中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的概念是学校各个教育学科以及教学行动,用学业引导实现学生多方面发展。同时,它也是环境地质学的教学试验的关键步骤。本文主要探究环境地质学课程思政的相关教育实质,教育方法等问题。表明环境地质学的教育领域可以适当运用课程思政成分,提供了把课程思政变为现实的集中不同方法,在不同领域进行思政建设,并对探索环境地质学的思政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环境地质学;课程思政;德育  引言:全国高等学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成为当代社会各界信息发布、交流和管理的重要载体。而作为思想及技术知识创新的重要领域,各大高校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也在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本文重点分析了当代新媒体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再结合实际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管理工作;影响  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普及到社会各界的大环境下,新媒体这一新兴媒体形式在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实现对小学生积极向上心理意识的培养是深化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理念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意识水平的需要,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学校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意识到培育小学生积极向上心理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构建明确的目标导向以及完善的德育网络体系实现对小学生积极向上心理意识的有效培养,真正达到“立德树人·从心开始”的教育目标。  关键
期刊
【摘 要】话题随意转换、文脉条理不清、段落缺乏过渡、内容缺少呼应、语段没有中心等是高三学生作文行文的常见错误。文章通过对高三学生语文模拟考试作文的“病症”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良好的語感、借用连贯知识、学会三种过渡、训练四种顺序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作文;行文错误;教学策略  李代权,广东省特级教师,高考备考指导专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已出版著作四部
期刊
【摘 要】从现实的作文教学来看,教学的总体设计,包括教学的难度、进度及重点等,主要以中上水平的学生为参照,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的训练机会是不均等的,优秀作文大多是优秀学生的“专利”,作文教学是为他们开辟的“广阔天地”,而对于学困生来说,习作是一件望而生畏的事情,他们往往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作文教学中,真诚对待学困生,唤起学困生写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作文灵感,
期刊
摘要: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悠久历史的筛选而留下来的精髓,小学生作为学习的开端,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渗透的必要性,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定位,进而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前言:一个有德行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榜样,所
期刊
儿童诗歌创作指导课的“三学四导”指的是在“以标导学—以学定教—以学验教”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意识引领下,努力构建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儿童诗写作的过程,笔者探索了四种儿童诗创作教学的策略:以标促学导诗趣,以學定教导诗意,以学定教导诗情,以学验教导童诗。  一、以标促学导诗趣  (一)诵诗——提升语感  儿童诗具有丰富的音乐性,琅琅上口,让学生感受儿童诗之美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教师要做有心人,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