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一路一带”政策的实施,中国国际贸易往来日趋密切,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很大一部分学生虽考试能得高分,却不具备相应英语社会能力,无法开展流畅英语会话。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并不是应试人才。英语教学质量关乎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为满足企业对学生英语素质的要求,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成功就业,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展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因此,本文将针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展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工作过程;英语教学;教学改革;改革策略
引言
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基数大幅度增多,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素质满足企业要求,促进学生成功就业,成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英语教学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展开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增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保障英语教学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以工作过程作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导向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大中小型企业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人才英语能力[1]。在我国不断深化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未来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业务将与世界接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自然要成为工作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语言技能。但当前很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差强人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最终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2]。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对工作情境教学的利用,从而锻炼学生英语社交能力,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英语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中国信息网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国内英语教学现状普遍不理想,多侧重英语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围绕知识点、考点、单词,普遍沿袭传统教学理念。教学过程针对性差,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缺乏对学生知识诉求的考虑,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且课堂上学生很少主动思考,大多数属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少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效率低,多死记硬背学习[3]。教学考核方面,普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而这种传统考核模式,学生不能保持长期的学习自觉性。因此,加强英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在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已难以获得预期教学成效,培养出的人才英语能力也不符合企业需求。因此,应基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机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下面本文通过几点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改革教学内容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为增强竞争实力,获取最大化利益,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考试型人才[4]。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要有明确定位,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考虑到未来工作中知识的应用,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职业岗位工作需要出发,整合、取舍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能有良好的衔接。另外,应适当弱化理论教学内容,强化教学针对性,合理选择教学侧重点。此外,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教学知识,跳出传统教材束缚,使学生能掌握一定专业英语知识,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素质。
(2)改革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英语社交水平,应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而情境教学法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途径。教师可基于情境教学法构建工作情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展开英语实践教学。在具体情境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设计工作情境,进行情境描述,保障教学情境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互动性、开发性。倘若教学情境缺乏合理性,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能。情境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强调情境学习任务合作性,从而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知识。另外,情境还原过程中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不同角色转变,帮助学生切身体会不同工作交际情景中的沟通方式,通过形象性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显然这种基于教学情境的英语教学模式,灵活性和趣味性更能,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也有很大帮助。但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做好教学引导工作,避免部分学生“混水摸鱼”影响学习氛围,阻碍教学计划实施。
(3)改革考核方式
通过有效的教学考核能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检验教学质量,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但传统教学改革方式,很多时候一部分学生仅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考试前“临阵磨枪”,所以不能有效检验教学实效性。因此,应对教学改革方式进行适当改革,科学调整成绩权重。可通过增设实践成绩,削弱考试成绩强化学生英语实践能力,避免以往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现象。另外,应引入阶段性考核机制,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此外,平时成绩不应以考勤为标准,应强化问题考核与学习状态考核。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教学改革。通过正文分析可知道,可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来弥补传统教学不足,为学生构建基于工作情境的英语教学,从而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与有效性。
基金课题:本文为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为17403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玥.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下培养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研究[J/OL].现代交际,:(2017-07-22).h
[2]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6):37-40.
[3]张杰.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11):32-35.
[4]李洁,郭嘉,王一普.大学生英語综合应用能力教学新模式初探——南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纪实[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02):80-83.
作者简介
刘力蕊(1980.9-),女,河北省定州市,回族,冀中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赵娟(1980.12-),女,河北省定州市,汉族,冀中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冀中职业学院)
关键词:工作过程;英语教学;教学改革;改革策略
引言
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基数大幅度增多,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素质满足企业要求,促进学生成功就业,成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英语教学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展开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增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保障英语教学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以工作过程作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导向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大中小型企业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人才英语能力[1]。在我国不断深化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未来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业务将与世界接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自然要成为工作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语言技能。但当前很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差强人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最终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2]。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对工作情境教学的利用,从而锻炼学生英语社交能力,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英语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中国信息网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国内英语教学现状普遍不理想,多侧重英语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围绕知识点、考点、单词,普遍沿袭传统教学理念。教学过程针对性差,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缺乏对学生知识诉求的考虑,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且课堂上学生很少主动思考,大多数属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少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效率低,多死记硬背学习[3]。教学考核方面,普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而这种传统考核模式,学生不能保持长期的学习自觉性。因此,加强英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在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已难以获得预期教学成效,培养出的人才英语能力也不符合企业需求。因此,应基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机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下面本文通过几点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改革教学内容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为增强竞争实力,获取最大化利益,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考试型人才[4]。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要有明确定位,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考虑到未来工作中知识的应用,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职业岗位工作需要出发,整合、取舍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能有良好的衔接。另外,应适当弱化理论教学内容,强化教学针对性,合理选择教学侧重点。此外,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教学知识,跳出传统教材束缚,使学生能掌握一定专业英语知识,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素质。
(2)改革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英语社交水平,应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而情境教学法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途径。教师可基于情境教学法构建工作情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展开英语实践教学。在具体情境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设计工作情境,进行情境描述,保障教学情境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互动性、开发性。倘若教学情境缺乏合理性,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能。情境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强调情境学习任务合作性,从而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知识。另外,情境还原过程中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不同角色转变,帮助学生切身体会不同工作交际情景中的沟通方式,通过形象性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显然这种基于教学情境的英语教学模式,灵活性和趣味性更能,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也有很大帮助。但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做好教学引导工作,避免部分学生“混水摸鱼”影响学习氛围,阻碍教学计划实施。
(3)改革考核方式
通过有效的教学考核能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检验教学质量,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但传统教学改革方式,很多时候一部分学生仅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考试前“临阵磨枪”,所以不能有效检验教学实效性。因此,应对教学改革方式进行适当改革,科学调整成绩权重。可通过增设实践成绩,削弱考试成绩强化学生英语实践能力,避免以往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现象。另外,应引入阶段性考核机制,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此外,平时成绩不应以考勤为标准,应强化问题考核与学习状态考核。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教学改革。通过正文分析可知道,可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来弥补传统教学不足,为学生构建基于工作情境的英语教学,从而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与有效性。
基金课题:本文为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为17403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玥.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下培养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研究[J/OL].现代交际,:(2017-07-22).h
[2]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6):37-40.
[3]张杰.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11):32-35.
[4]李洁,郭嘉,王一普.大学生英語综合应用能力教学新模式初探——南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纪实[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02):80-83.
作者简介
刘力蕊(1980.9-),女,河北省定州市,回族,冀中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赵娟(1980.12-),女,河北省定州市,汉族,冀中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冀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