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修枝强度对杉木干形的影响

来源 :林业科技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进行不同强度的杉木幼林(4a生)修枝试验,修枝每年进行1次。试验后6a(10a生)调查了不同修枝强度(6、8、10、12cm)及其对照(未修枝)的杉木不同高度处的直径并建立了高精度的削度方程,通过削度方程推算单株材积和形数。结果表明:修枝对杉木的胸高形数和H/D值有显著影响,胸高形数和H/D值均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修枝强度为12cm的形数和H/D值却小于对照。
其他文献
通过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采样,小波空间变化过滤噪声,构建了基于信息熵的网络流量矩阵,使用PGM-NMF算法对网络流量矩阵进行分解,构建的基于非负子空间方法的残余矩阵,应用Q图
运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社会统计方法,依据广西的调查数据,对社会网络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存在性别差异,并且男性的社会网络要优于女性
“理性”在康德那里既是纯粹的先验存在,又是“此在”过程所必然体现的“原理能力”和“调节性”作用;“理性”存在的意义在于自由与自然的区分,在于人的本质存在的凸现。康德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