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下水文”的负面影响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下水”作文,早有人提倡,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写作信心,培养写作能力。有些教师也很喜欢用“下水文”来指导学生写作文。笔者在实践工作中觉得,这种方法指导写作不太好,要是使用不当,负面影响甚大。本文从“影响写作的积极性、思维、情感、内容和潜能”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下水文”的负面影响这一中心。
  关键词:下水文 影响 积极性 思维 情感 内容 潜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1-02.074
  指导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语文教师“下水”作文,是已有人提倡过。作文教学中,有些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喜欢用“下水文”来引导。
  因为“下水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一部分老师还未意识到“下水文”对学生写作的不良影响。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用这种方法去指导学生写作,负面影响不小。
  一是学生容易产生写作的依赖性心理,助长抄袭思想,影响了写作的积极性。
  俗语说:“读书最怕写作文,最怕挑大粪。”学生怕作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因为要写好一篇文章,学生要花一定的时间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构思。
  我们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的时候,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踏踏实实地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是一些学生平时缺乏写作兴趣,写作基础又差,又想得到一个高分数,如果我们以“下水文”让学生参考,很自然的,他们的心理就有了一种依赖性,写起作文来很有可能就按“下水文”模样改头换面地套作成篇,再也不肯真正动脑筋去作文了,独立思考的写作训练就大打折扣。
  久而久之,每次作文都是这样机械地指导,学生既少了写作兴趣,又少了写作欲望,因为老师会给范文(“下水文”)参考,所以每到作文就依赖老师的“下水文”去完成写作任务,这就难以培养良好的写作兴趣和习惯,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观察、思考、重真情实感、自主写作和创新表达的任务就没法完成,写作训练也就没有真正的训练写作的作用了。
  二是程式化紧套学生,影响了写作思维,难以开展自主写作和自由表达。
  作文,应该是不拘一格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生活,自主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写作通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作者运用自己的感观,把周围的一部分社会摄取、影印、储存在大脑里,触动了写作冲动,经过扬弃、加工、改造,使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想到渗透、想到制约,最后借助于恰当的结构形式和语文文字表现出来,成为独立于大脑之外的精神产物。”
  可见写作训练是一个体现认识与表达统一、主观与客观高度协调、感性与理性不断深化的复杂运动过程。
  要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必须让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生活、捕捉最新信息的同时自主地自由地表达见解和感受。
  如果我们的“下水文”写作在学生作文之前,在揭示命题的同时,就把它交给学生观摩与参考,这“下水文”的模式就会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写作的这种复杂运动过程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写作中、下水平的学生,他们看了“下水文”后,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欲望就会大大减弱,思想上受到束缚,难以摆脱“下水文”的思维圈套,照葫芦画瓢的弊病就会出现了。这样容易造成写作的程式化,写作训练的效果就大大削减了。
  三是破坏学生写作的情感线索,影响学生作文真情实感的抒发,难以写出感人的文章。
  大家明白,“感动人者,莫乎情也”。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世间万物,在瞬间万变的环境中,每个人对生活的种种现象都有着不同的感情。
  他们各自的思想活动的不同,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情也就不同,他们反映生活的方式也就不尽一样,或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或描摹状 ……我倚门卖笑是指生活阅历要比学生丰富得多,表现生活的情感线索也就与学生有了很大的差别。
  情感是作文的生命,好的作文就是一段富有生命激情的心灵体验。
  “情动于心,发而为文”。“情动而辞发”,学生感情真挚,才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言辞才能真实动人,写作内容才能开合有致。
  “下水文”却不自觉地把感情线索给了学生,学生用之捆绑着自己的写作脖子,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少有学生那种天真活泼的口味,真情实感的抒发也就空洞无物,我们的作文教学就难以达到目的。
  四是束缚学生选材,影响写作内容的新颖性,难以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
  作文要有风格,讲求真善美的统一。文章要有新颖的题材,题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缺乏了生活,那最漂亮的文章也是枉然。
  要想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对生活充满感情,才能保持写作的动力,有了生活的基础,学生就有材料可写。
  妈妈的唠叨、爸爸的严厉、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关心;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国内外新闻,语文所描写的山川风景,只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懂生活,他们对这些都会感到新奇而充满情感,有着自己独到而新颖的感悟,写起作文来就不怕“无米之炊”了。
  如果以“下水文”去导写,无形中就是以老师的生活感受去束缚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认为“下水文”写的内容好,不知不觉中渗透了“下水文”者的生活,这就会使得自己作文的题材内容缺乏新颖性与丰富性。
  我们应该知道,学生对生活的感情是天真烂漫的,有着冰清玉洁的心灵,他们所选的题材往往充满着纯朴天真,有着真善美统一的一面,我们为何要向他们施加阻碍,何不顺其自然,让他们的作文有个丰富多彩的局面呢?
  五是阻碍了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影响写作潜能的发掘,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定势,写作风格还没有形成。
  在作文教学中,抓住这一契机,多渠道、综合性和多向性地进行有效的指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拓展写作思维,启发写作思路,不断地丰富写作阅历,让他们自主地领悟生活、表现生活,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巧,发展写作个性和发掘写作潜能。
  作文指导时,只要我们保护好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创设一个心情舒畅利于自主感情抒发和自由表达的写作环境,学生就能深化认识、各抒己见、开拓思路,不拘一格地写出好文章来。
  如果写作之前,给了“下水文”,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受着这“下水文”的风格影响,写出来的文章多半大同小异,没有个性,更说不上发挥潜能了。
  写作练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发掘写作潜能,我们作适当的指导就够了,余下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做为好。
  我想,在作文教学中,以“下水文”指导学生作文,要适时而为,且要慎用、巧用,千万不要滥用,尤其是对那些初学作文者。
其他文献
独生子女的娇气给体育教学带来诸多的困难,也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本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异质分组实验.研究中学生心理、钻研教材、教法,
让学生在政治课上快乐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实施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必然途径,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
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中,对改革“两课”教学内容的提法、课堂讲授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效果与课堂效果的区别以及考试改革的方向等方面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要建立科学的
现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还使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气氛活跃,尤其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语
目的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在妇科护理当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护理干预是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措施,本次研究主要对护理干预用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病情控制的主要意义
审美经验是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尧斯有关审美经验的论述对当今审美经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尧斯从对阿多诺的否定性美学的批判出发,提出审美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生物科学与人类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生物学被列为中学阶段必修课之一.所以掌握好学习高中生物的方法技巧和应试
霓虹满天的情人节,巧克力、玫瑰花漫天要价,却吸引着无数的情侣趋之若鹜.万圣节的夜晚,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要学做南瓜灯.而家家团圆的中秋节,却少了一份举家赏月的美的宁静.
期刊
考试至今仍然是评定学生优劣的途径,影响考试成绩的原因有多种,考试环境是重要的一个因素.给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高校的方向.
高校大学生管理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则是我们深入探索的.高校学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