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美术布艺创新教学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小学美术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意义重大,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程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泥塑、布艺、剪纸等课程受到小学生的喜爱。本文对小学美术布艺创新教学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布艺 创新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各个学科纷纷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小学美术课程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教学内容变得多种多样,增加了丰富的手工制作课程,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小学美术布艺创新教学将中国传统布艺带入课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授课时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制定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丰富小学生的美术课程内容,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好奇心强,教师需要创造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轻松的教学环境不仅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而且使教师的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延伸教学内容,并将实际生活融入课堂中,丰富课堂内容。教学环境的创造要符合教学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确定每一节布艺手工课的教学主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喜好的卡通形象作为课堂需要完成的布艺作品。具体教学环境的创造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展示环节。教师在具体制作方法讲解之前,要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手段向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布艺成果,激发他们的动手兴趣;(2)示范。展示环节完成后,教师要向学生示范材料和工具使用方法及布艺制作过程和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的愿望;(3)提问阶段。完成演示之后,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构思自己的布艺作品,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喜欢哪些卡通形象?”“你会用哪些颜色的布料完成你的作品?”等等。以上环节的铺垫能够帮助教师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热情,从而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新内容学习中。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手工布艺制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采用分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强化实践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改善教学效果,使他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熟悉布艺制作流程,吸取其他同学的优点,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组之前,教师需要对班内学生性格有所了解,了解哪些学生比较活泼,哪些学生比较内向,分组时,有意识地将这些学生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中,让活泼的学生帮助内向的学生。教师要根据班级人数将全班分为7至8个小组,指导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形式确定布艺形象和使用材料,并完成布艺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组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应实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适时给予一些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在所有小组成员均完成成果之后,教师还要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设置奖项,评选出完成最好的作品,给学生更多鼓励。实践证明,分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教师更主动地掌握课堂教学进度,顾及更多学生,给学生更多鼓励,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模仿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更多的是模仿过程,只有通过模仿掌握布艺制作的基本流程,学生才能进行更好地创新,因此,现阶段小学布艺创新教学还应关注学生模仿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提高而增强,高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远远高于低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尤其重视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布艺制作过程展示的同时,引导学生模仿老师行为,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学习布艺制作的主要过程。例如,在完成“变废为宝”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先完成一个简单的布艺作品供学生模仿,并在他们自主制作过程中指点制作的关键点,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只有学生通过模仿借助自己的努力完成整个布艺的制作过程,才会对布艺这门艺术产生更深的理解,便于展开进一步创新,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布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达到以上三项教学目的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督促学生独立设计布艺作品,为他们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促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在布艺课程所有课时上完之后,组织学生参加布艺大赛,不限制任何体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布艺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不少学生已经能独立完成手工布艺的制作,并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有些学生设计了一个袖套,在袖套上装饰小熊或小女孩儿的图像,有的同学设计了一幅布艺装饰画,将自己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还有的同学制作了一本布艺书。在制作完成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让学生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开设布艺创新教学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了强化布艺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发挥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的作用,通过合作创作、自主创作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朱朋杰.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J].上海教育科研,2013,04:87-88.
  [2]孙海燕.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4,34:41.
其他文献
摘 要:追求课堂教学效果,是无论何时教育教学领域都不会过时的话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往往会导致一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缺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介于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成为每一个一线教师不
春意盎然的三月,开启新的奋斗征程.15日上午,在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热烈气氛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大会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
期刊
丙型肝炎是仅次于乙型肝炎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世界流传的广泛性,尤以我国和东南亚为最严重。在我国,此病阳性率达5%以上,个别地区达10%以上。由于这种病能进一步恶化成肝硬化和肝癌,
期刊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表述现状“我觉得《泼墨仙人图》用的墨很黑,而且他是个啤酒肚。”“我不喜欢《蒙娜丽莎》,她不好看,有点胖。”“维纳斯是男的还是女的?”“这幅画颜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对于学生的能力有很多,而质疑的能力影响创新精神的养成,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来探讨一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分别从“学生敢于提问题”、“学生敢于从生活、现象中提问题”、“学生敢于从实验现象中提问题”、“学生敢于从事物的反面提问题”等方面,并且阐述了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来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等能力得到发展。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许多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由家里老人或亲朋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未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
摘 要: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内容,此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古诗和文言文功底,并且考查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洞察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的素养,提升学生的内在品味与底蕴,同时也培养了文学情怀。但当前的传统板书和背诵默写教学形式达不到这一要求,仅仅是为了往后的学习铺垫基础。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教学;问题  我国拥有悠久的古典文化历史,经年积淀、大浪淘沙之后成为经典国学,在青少